古书修补术在津要失传?(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09:14 每日新报

  

古书修补术在津要失传?(图)
一本古书的修补最少要经过19道工序,修补工作最多的就是对卷、流口、倒书,每道工序都要小心翼翼地进行,只要一道工序出现意外,修补就算失败。新报讯【记者 徐燕 实习生朱丹】古书修补这项绝活儿面临失传的窘境。由于本市掌握这项技术的人已寥寥无几,其中能熟练并精细操作的一位老师傅,正在为没有一个本市徒弟而苦恼。

  一直在进行古书修补工作的施维民,修补工作室就设在河东区新开路附近的一个居民区内。这套房子的两个居室都用来做工作间,51岁的施维民自己用一间,跟他学技术的3个来自河北省的女孩在另一个房间。从工作进度登记本上看出,虽然现在已是2007年,但他们才刚开始修补2005年送来的书籍。

  记者看到,修复完成的古书,大部分比原书大,因为有的收藏者要求能经常翻看,所以要给书用整张的衬纸并包上书角,而那些要求修旧如旧的古书,则完全看不出修补的痕迹。施维民骄傲地说,他修补过的最古老的古书,是一套宋版图书,是收藏家周叔弢生前送来要求修补的。

  辛苦行当无人愿意学

  时间已临近中午了,可两个工作间都拉上了厚厚的丝绒窗帘,并把灯都打开。因为这些古书一不能见阳光,二不能见风,那样会让刚修复的书页起皱。修补古书需要细心加耐心,而且还要对抗季节变化。由于古书不能见风不能晒,所以夏天不能吹电扇、开空调,冬天室内温度也不能太高,几个月不见阳光已成家常便饭,这让他们的脸色看起来都有些苍白。

  施维民告诉记者,他的技术是跟古籍书店的张世顺和杨富村两位师傅学的。由于修补古书非常枯燥,当时就他一个人学,现在就更没人愿意学了。

  目前,全国掌握古书修补或修复技术的只有百人左右,天津只有几个人会,可20多年来始终坚持使用这项技术修补古书的,可能就只有施维民了。他很想把这项技术传下去,可找了很多年轻人都遭到拒绝。连他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也嫌太辛苦,再也不来工作室了。

  施维民说,他最后求助于外地的亲戚朋友,才找到目前这3个来自河北省的女徒弟。可她们毕竟是外地人,掌握技术后她们将回到家乡,这项技术也就被带走了。他很想在天津找到掌握这项传统技术的徒弟,让天津留住这项技术。

  摄影 新报记者 段毅刚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