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托起少年希望(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09:14 每日新报

  

爱心托起少年希望(图)
王志勇
爱心托起少年希望(图)
李梦竹
爱心托起少年希望(图)
马燕
爱心托起少年希望(图)
田煜阳
爱心托起少年希望(图)
孙志强808号王志勇

  药费外债拖垮全家

  14岁,双建中学八年级3班学生,家住河北区开江道开江南里。爸爸患有癌症,需要大量服药、化疗,妈妈下岗多年。

  妈妈2000年就下岗了,靠着爸爸的工资,妈妈生活得还算舒心。但2005年,病魔突然袭来,爸爸被确诊为肺癌,昂贵的医药费使家里倾家荡产。

  从此,爸爸无法工作,每个月最基本的药物要300多元,每3个月一次的化疗至少需要3000多元,妈妈没有工作,400元低保是唯一的收入,只能不断地借外债。去年,妈妈有了800元退休金,但仍是入不敷出,全家人还有巨大的负担——还债。

  王志勇的班主任,双建中学的李莉老师介绍,王志勇非常俭朴,学习也努力,他的学习成绩位列班级前10名。

  809号 李梦竹

  思念母亲要考大学

  14岁,外院附属语言学校初一学生,家住宜兴埠荣安胡同。母亲病逝,父亲心脏不好,无工作,姐姐上大学,低保是全家唯一的收入。

  去年6月份,在接到外国语学院附属语言学校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梦竹的妈妈因突发脑出血离开了她。

  妈妈过世后,爸爸一下子老了很多。爸爸2004年下了岗,岁数大了,再也找不到工作,姐姐还在上大学,530元的低保是父女三人唯一的生活来源。

  近几年来,父亲的心脏越来越不好,但没有能力看,只能买些便宜的药物维持。

  学费、书费都是家里不小的负担,失去母亲的痛苦和生活的压力困扰着梦竹幼小的心灵。痛苦的时候,她总会想起妈妈的希望——梦竹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将来长本事。

  李梦竹的班主任,外国语学院附属语言学校的孙楠老师介绍,李梦竹懂事、开朗,学习成绩是班上前10名,她曾多次被评为区、校级三好学生、文明学生。

  810号 马燕

  父亲残疾靠母持家

  14岁,双建中学八年级4班学生,家住河北区金钟河大街福桥里。父亲10年前被诊断为类风湿转强直性脊柱炎,生活不能自理,肢体残疾,母亲靠打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1996年,马燕的父亲被诊断为类风湿转强直性脊柱炎,在医院治疗了三个多月,病情并没有好转,家里已经支付不起昂贵的治疗费,爸爸选择了放弃。十多年中,爸爸逐渐失去了劳动能力,被鉴定为肢体残疾。

  爸爸无法工作了,妈妈是外地人,始终没有工作,幸好找到了一个打工的地方,每月有500元左右的收入。微薄的收入无法给爸爸治病,爸爸只能靠便宜的止疼药维持。

  最近一段时间,年迈的姥姥和马燕一家生活在一起。姥姥70多岁了,没有生活来源,只能靠几个儿女轮流照顾。每个月,每个儿女还要拿出一部分钱作为姥姥的生活费。

  马燕的班主任,双建中学的翟春妍老师介绍,马燕的家庭负担很重,她很懂事,学习成绩很好,始终是班里前5名,刚上初一便入了共青团。

  811号 田煜阳

  担心母亲害怕失学

  14岁,天士力中学八年级12班学生,家住河北区王串场盛宇里。姐姐患有脑瘫,爸爸因病过世,妈妈靠摆摊、当家政维持三口人的生活。

  田煜阳的姐姐自幼患有脑瘫,煜阳小的时候,爸爸是一名普通工人,妈妈为了照顾姐姐一直没有工作。1999年年底,爸爸被查出患了肺癌。手术、化疗的费用让家里负债累累,爸爸再也无法承担繁重的工作,但爸爸在手术后3个月就去当了门卫。与此同时,妈妈也摆起卖菜摊,贴补家用。

  2003年,爸爸突发脑溢血,离开了人世。爸爸走了,生活的重任落在妈妈身上。每天,妈妈把姐姐安顿好,再去干家政、卖菜,直到很晚才回家。一年365天,从来没有休息过。

  田煜阳说,姐姐生活不能自理,他又尚未成年,他很担心母亲有一天会垮下去,更担心自己的学业会突然被迫中断。

  田煜阳的班主任,天士力中学的姜健老师介绍,田煜阳品学兼优,自觉性很强,学习成绩名列年级前30名,曾获河北区优秀学生称号。

  812号 孙志强

  学费曾是最大负担

  15岁,双建中学九年级3班学生,家住河北区宜白路振宜里。父亲过世,母亲打工,月收入500元。

  没见到父亲最后一面,是孙志强最大的遗憾。爸爸的突然病故也将妈妈击垮了,妈妈一病不起,住进了医院。很长时间,180元的低保是家里唯一的收入。

  妈妈的身体有了好转,便开始到处奔波。原来还经营的美发店早已关门,她只能摆摊卖东西、看车棚、干家政……去年,母亲参加了4050人员培训,有了一份协警的工作,每月工资500元。虽然有了点固定收入,但孙志强的学费是家里很大的经济负担,好在学校给予了减免的照顾,才使孙志强得以继续学业。

  孙志强的班主任,双建中学的崔敬老师介绍,孙志强严格要求自己,是学校学生会主席、班生活委员,学习成绩始终名列班上前3名,曾多次被评为区、校级三好学生、区级优秀学生干部。本版撰文/摄影新报记者 劳韵霏

  捐助方式

  新帮办“爱心行”助学活动于2002年10月发起,历时近5年,已举办35期,资助了800名贫困学生,足迹遍及津沽大地。

  本次助学标准为每名学生每年助学金1000元,连续资助3年以上。读者可以和贫困学生“一帮一”结对子,新帮办将安排资助者带着自愿准备的学习生活用品和贫困孩子见面,当场资助。

  捐助方式:请您编写希望资助的贫困学生序号和资助理由,发送短信至 88162907(手机)或188162907 (小灵通)。热线电话:28201907。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