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攀上新关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10:00 河北日报

  成交改写"天量"纪录

  大红大紫的中国内地股市,迎来了1990年股市开市以来最大的一波牛市行情。在蓝筹大盘股的推动下,沪深股市5月9日双双创出历史新高,上证综指则首度攀上4000点整数关口,并以超过3800亿元的成交总量改写"天量"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股指双双上涨,但沪深两市仅分别有399只和283只交易品种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略少于下跌的家数。

  B股、通信、3G、网络游戏、金融等板块涨幅居前,而循环经济概念股、高价股等板块跌幅较大。

  上海天相投资咨询公司资深策略分析师仇彦英表示,节后股市持续上攻,主要动力来自于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统计显示,2006年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增长近四分之一,2007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同比接近翻番。

  值得注意的是,5月8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度突破7.7关口,以7.6951再创汇改以来新高。这意味着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会令更多国际"热钱"流入中国股市。

  全国股民逼近1亿

  股市真是个令人神魂颠倒的地方,尤其在不断上涨的时候。

  5月9日,石家庄市裕华东路中信建投证券交易大厅。

  上午9时未到,交易厅大门外,人们已经开始聚集在一起,憧憬着股市再一次狂涨。

  门开,股民们一拥而入,委托机迅速被腿脚利索的人“抢占”。

  “你说,今天是涨还是跌?”一位60多岁的老者似乎在自言自语,又似乎在问别人。

  “当然涨,还用问?”一个年轻人插话。

  “就怕他跌!我还‘套’着呢!”

  “我也是……”

  9时10分,大屏幕亮起来,嘈杂的声音忽然消失了。

  几分钟过后,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匆匆走进大厅,还未坐稳,开口就是:“ST金杯怎么样?怎么样?”

  这时候,座位上几乎所有的人双眼紧盯着大屏幕,随着3949、3961、3935、3930……神色变化不定。

  上午10时50分,人群中忽然“轰”的一声,发出了更加嘈杂也更加响亮的声音:“4000了!”“4000了!”

  交易大厅东侧,两张长桌拼成的台子前挤满了人们,个个手中紧紧捏着自己的身份证,等待着填写表格。一旁的告示牌上,写着一行大字:“办理开户手续的客户在此排成一队。”

  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沪深股市账户总数达9394.54万,当月新增账户669.8万。

  其中,4月份新增A股账户473.23万,新增B股账户3.64万,新增封闭式基金账户192.93万。目前沪深股市9394.54万账户中,个人账户9352.42万,机构账户42.12万。

  17年股市5次机遇

  纵观中国17年证券市场的发展之路,都是哪些机遇制造了与财神握手的胜利者?

  ■1992年认购证:3000元引来50万元

  对沪深股市而言,1992年浸透着躁动和兴奋。这时,股票已经成为最时髦的话题,最诱人的致富捷径。

  资深股评人黄湘源回忆说,自1990年12月19日上证所成立时起,上海交易所的“老八股”(飞乐音响、延中实业、爱使股份、真空电子、申华实业、豫园商城、飞乐股份、浙江凤凰)逐渐有价无市,供不应求。

  由于股票严重供不应求,因此沪深交易所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抽签认购。

  1992年8月,深圳股市发售5亿新股,先发行500万张新股认购抽签表,中签率约10%。每人凭身份证,一次限购10张。

  而上海,则是通过认购证来完成,每张认购证30元,一次购买,1年有效。新股发行通过摇号完成。摇中号码的认购证,可申购1000至2000股股票。若一年内一只股票都没摇中,那么这张认购证就当支持福利事业。

  当时有两类人群购买了认购证:一类是胆子大,一心要“喝头汤”的人;二是银行从业者,为了完成指标,不得不买。

  正因为很多人不买,反而大大提高了认购证中签率。而上海一位认购证专业炒家刘益谦经过周密计算,发现认购证中签率为10%。于是,他开始大量购买认购证,摇号后再高价抛出。30元一张的认购证,平均以6000元售出,第一代大户就这样产生了。

  ■2000年转配股:翻倍赢利大逃亡

  认购证带来了高额回报,也让擦肩错过它的人捶胸顿足。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又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悄然而至。

  从1993年开始,很多上市公司要继续融资,纷纷开始配股。也就是上市公司向原有股东增发新股。同股同权,散户和大股东的股票都要配股。然而,由于不少公司业绩不佳,大股东不愿拿钱来购买配股,就将配股的权利转让给散户,这就是所谓的“转配股”。他们价格低廉,如果当时股价10元,配股价不过2至3元。但美中不足的是,转配股不能上市流通。

  这时候,尝到认购证甜头和后悔没买到认购证的人,开始大起胆子认购转配股。资深股民李光一当时就看到了机遇,他的理由很简单,转配股与流通股的权利是一样的,照样可以分红,只不过暂时不能上市而已。他当年预计,20年后肯定会上市流通,现在买下来,就当养老。

  果然,2000年政策突变,证监会突然允许转配股上市了。众多的转配股股民被幸福砸得头冒金星。李光一分析说,转配股获利最多的是最先抛售股票的人。后来抛股不断增加,供大于求,股价也一路走低。

  ■2001年B股开放:集体涨停天天见

  2001年,中国B股年,这一年展现在股民面前的绚丽画面,超过了之前的9年。自1992年B股市场出现,市场交易一直比较清淡,以至于进亦难、出亦难,流动性弱。直到2001年2月19日,证监会宣布:允许中国公民持合法外币入市交易。犹如旧式电影院一阵铃响,现实中不曾看到的绚丽画面,徐徐拉开了序幕。

  2001年2月28日,B股在停止交易一周后,恢复交易。这一天,114只股票无量涨停;第二天、第三天,114只股票依旧涨停!连封3天。

  在之后的一个多月里,B股风头之盛,锐不可当。短短3个月,B股总市值从500亿元猛增到1500亿元。

  ■2005年股改:前所未有大牛市

  2005年4月29日,声势浩大的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在沪深股市推出。从此,沪深股市步入了赚钱的春天。据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志林分析,股改带动的牛市,持续时间已经超过2年,超过此前任何一次牛市行情,这是历史上没有的。

  在这场股改中,平均下来,所有已股改公司股票的对价在10送3,股价的涨幅更加惊人。

  ■2006年权证,疯狂之中结财缘

  在股改过程中,权证原本是股改中大股东为不支付或少支付对价的权宜之计,但这块鸡肋在赌性十足的沪深股市,却成了争抢得无与伦比的暴利肥肉。在政府有意提供的创设和连续创设机制、T+0和放宽涨跌停限制等机制烘托之下,权证连续爆发。权证平均隐含波动率为278%,认购(股)权证平均隐含波动率为197%,认沽权证平均隐含波动率为319%。

  2006年四五月份,五粮液正股上涨160%左右,而其认购权证同期却大涨近10倍,创造了本次大牛市的暴利神话。武钢认购权证在退市前,两周时间上涨幅度超过200%……目前,依然有大量投资者围堵疯狂的权证。

  上述5次财富机遇,让众多投资者与财神撞了个满怀。

  本报综合新华社、解放日报等消息

  集成/本报记者 谷峰 徐国栋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