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1号有望提前出水 文物数量可能超出8万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1日09:34 南方日报

  ■“南海Ⅰ号”打捞全程追踪

  本报讯 (记者/张建明 李培 通讯员/张文兵 邓永鸿)昨日,笔者通过省文化厅和有关考古专家获悉,由于沉井设计科学精细,“南海I号”沉船打捞的水下工作量将大为减少,出水日期将较原来计划的7月中旬提前。另外,从前段时间沉船周边淤泥和凝结物清理的一些情况分析,“南海I号”船上文物数量可能超出原先估计。

  古船文物或不止8万件

  近两日,国家文物局

文物保护司、中国水下考古中心、省文化厅和阳江市政府的负责人和考古专家,专程到阳江海域察看“南海I号”打捞现场。

  “南海I号”周边凝结物切割和清理工作已于上月底完成,所以,考古专家们在“南天柱”打捞平台上看到的只是剩余的少数几块凝结物,堆放在甲板上。这些剩余凝结物中仍旧可见到垒叠的铁锅和白色小瓷瓶。一位广州来的老专家戴上眼镜,蹲在旁边琢磨起来。

  “更好的宝贝都收起来了!”工作人员从平台顶部一个秘密储物间里抬出两个塑料筐,筐里是一排排的白色透明塑料盒。打开盒子,浸泡在水里的,有漆片、木片、金丝、钱币和梳子等;用纸包裹的,是金手镯;用塑料袋包装的,是各类

瓷器。许多专家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珍贵文物,惊喜万分。几年前曾参加“南海I号”试探性发掘的国家博物馆馆长助理、中国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张威兴奋地说:“许多文物是前期打捞不曾见过的!”

  据省考古研究所魏峻博士介绍,曾有人预测“南海I号”载有各类文物6万—8万件,从目前情况分析,这一数据比较保守。

  沉船出水只会提前不会推后

  最近两天,南海海域天气突变,海面刮起五六级大风,掀起的海浪有几米高,还不时下雨,用于打捞“南海I号”的“南天柱”平台不得不暂时中止水下作业。平台上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对船边凝结物残渣进行最后清理和对船体定位,以便于尽快打下定位桩,安放沉井。

  笔者看到,距离打捞平台四五百米远处的平板船,摆放着12根粗壮的钢管,这就是近日从广州运过来的定位桩。这些钢管每根有60多米长,到时将插入离海面40多米的海底下,围成一个“钢篱笆”,对沉船进行准确定位,也便于沉井下压。工作人员说,受天气干扰,打定位桩的工作已经推迟。

  受天气影响,8日中午从广州启运沉井、原计划9日晚抵达阳江的“重任201”船组,中途不得不在珠海一带的海港避风。广州打捞局负责人表示,鉴于打桩进程仍未完结,目前并不急于将沉井拖至打捞现场。但只要天气配合,打定位桩的工作并不难,12根定位桩最快预计3天内就能打完。

  恶劣天气会不会打乱“南海I号”打捞进度?正在察看打捞现场的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明确表示“不会”。他解释,一方面前期工作已经“抢”出了不少时间,另一方面,沉井的设计比原来设想的要科学、精细许多。比如原先曾经担心在安装沉井的过程中,装设数十米长的穿底梁会比较麻烦,现在预先在定位桩内留有铁钩,可以用铁丝引导穿梁,从而使水下工作量大大减少。一俟海上天气条件好转,四五天就可以打好全部定位桩,然后用一个星期安装沉井,再用一个星期安装穿底梁。“据此判断,‘南海I号’的出水,只会提前,不会推后。”景李虎说。

  建海上码头送“南海I号”入宫

  广州打捞局有关人员表示,一旦天气好转,巨型沉井将正式被运送到阳江海域的作业区域。据了解,沉井进场后,将首先从驳船上的固定支架上拆解下来,为避免海上风浪将沉井打落驳船,沉井从驳船拆架后,将会尽快下水。届时,起吊船“南洋”号也将抛锚定位,为下吊沉井做准备。

  “南海I号”出水后如何从岸边拖入“水晶宫”?目前,广州打捞局正准备在“水晶宫”前,距岸边153米海面上修建一个距海底8米高、宽30米的海上码头,然后从海上码头修通一条长325米的通道,直通“水晶宫”门口。沿着这条通道,装载古船的巨型沉井将被拖入“水晶宫”内。据了解,沉井“入宫”的过程分两步:第一步,6月底7月初,“半潜驳”将首先把装载古船的沉井运到海上码头,海上码头铺垫多个气垫,依靠先进的起点搬运技术,将沉井从海上码头沿着153米长的海上通道运到岸边;第二步,从岸边到“水晶宫”再修建一条170米长的岸上通道,停靠岸边的沉井依靠这条通道进入“水晶宫”。

  笔者在阳江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路博物馆建设现场看到,广州打捞局正派出一艘清淤船在这里的海岸边作业。据了解,这艘船负责清理沉井通往“水晶宫”路上的淤泥,清理淤泥后,将会铺砌石头建海上码头、海上通道。大约6月底,这条300米长的通道将全面建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52,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