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预计劳动年龄人口2015年前后进入零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1日12:13 中国网

  中国社科院昨天发布报告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多,我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的时代转变,这个转变的拐点将在“十一五”期间出现,转变会带来城乡劳动者工资的上涨。为此,本网连线了报告起草人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以下简称“蔡”)。

  问:目前普遍的说法是我国农村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力是剩余的,绝对数大约有1亿到1.5亿,你在报告中认为,这个数字并不准确,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你的依据是什么?

  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农村就业人员为4.85亿人。该统计中的农村就业人员,也可以被看作是乡村劳动力以及乡村经济活动人口。我们借用2005年农业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的年龄分布,把4.85亿乡村从业人员按照年龄划分为5个组别,把农村就业人员分别减去外出劳动力、就地转移劳动力和务农劳动力,就可以得到剩余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我们可以发现,真正剩余的农村劳动力中50%年龄在40岁及以上,也就是说,40岁以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数量只有5212万,剩余比例仅为10.7%。

  问:你觉得这个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蔡:改革之前的1978年,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高达76.3%,伴随着改革推动的非农产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2005年这个比重下降到64.0%。然而,这12.3个百分点的变化,表面看来似乎与1/4世纪的高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和城市化发展不相匹配。实际上,这个统计主要还是以劳动者的户籍所在地进行的,没有反映真实的劳动力城乡分布。农村就业的扩大和充分化,是通过劳动力从农业向农村和城镇非农产业的转移实现的。农村改革改善了经济激励,使得潜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显形化,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创造了积极条件。

  问:你在报告中说,国有和集体部门的就业减少,那社会每年创造的就业机会还能不能推动城镇就业的继续增长呢?

  蔡:根据数据统计可以知道,在1996-2005年期间平均每年创造的就业机会合计为688万,仍然不足以在抵消国有和集体部门的就业减少后,推动城镇就业的继续增长。

  问:那么,每年城镇新增加的就业究竟在哪里呢?

  蔡: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78—2004年的就业人数统计,在加总了城镇全部注册单位就业人数之后,还有很大一部分就业没有包括在其中。即根据住户调查得到的真实就业人数,与根据统计报表制度汇总的单位就业人数之间 ,形成了一个差额,这部分就业者占全部城镇就业人数的比重,在1997年以前只有10%左右,此后大幅度增加,提高到2005年的36%,接近1亿人。由于就业制度改革以来城镇就业继续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就在这部分,所以其就业的实现方式值得关注。

  问:是什么原因导致导致这些人没有在就业报表系统中得到反映?

  蔡:有两个原因,首先是部分单位的缺失。相当多的就业人员或者作为自我雇佣劳动者,或者在个体、私营企业就业,而这些自我雇佣和个体、私营企业没有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因此这些就业被报表制度的统计中被遗失了。其次是部分劳动者的缺失。包括许多国有大企业在内的工作单位,不再把再就业人员以及一些新吸纳的就业人员统计为本企业职工,而是列入外包劳务项目,这也导致漏报和低估。这种没有纳入统计的工人占到全部就业者的一个很大比例。

  问:如果把这些遗漏的因素考虑在内,对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效果的情况是不是会有稍微乐观些的评价?

  蔡:是的,如果把在统计中遗漏的城镇就业包括在内的话,经济增长的就业效果仍然是乐观的。而这种就业增长主要是通过改革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和非正规部门的扩大推动的。

  问:我们目前的城镇失业情况是怎样的?

  蔡:从过去十年间城镇劳动力市场状况及其变化来看,我们可以总结若干以往被人们误解的事实。首先,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调查失业率并非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是在波动的情况下有所下降。另外,目前的失业因素构成中,摩擦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是主要的组成部分。

  问: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会从过剩转向短缺?

  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要经历一个二元经济发展的过程。突出的特征是农村劳动力的剩余为工业化提供低廉的劳动力供给,工资增长较慢,雇佣关系不利于劳动者,城乡收入差距持续地得以保持。按照发展的规律,这个过程将一直持续到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变为短缺,增长方式实现一个质的飞跃,进入现代经济增长阶段。

  问:我们国家的劳动力状况是怎么变化的?

  蔡:在整个改革开放期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在二元经济条件下进行的。作为二元经济结构主要特点的劳动力无限供给,通常与人口转变有关。但在计划生育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下,在3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完成了发达国家经历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转变过程,目前已经进入到低出生、低死亡和低自然增长的阶段 。预计劳动年龄人口在2015年前后进入零增长。这种人口结构的长期变化,将直接影响劳动力供给,即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逐年下降,将从总量上不能满足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供给长期大于需求的格局正在逆转。

  问:此前出现的“民工荒”是不是也是一种表现?

  蔡:是的,2004年开始出现的以“民工荒”为表现形式的劳动力短缺现象,已经从沿海地区蔓延到中部地区甚至劳动力输出省份。

  问:那么,这样的状况会不会导致中国经济丧失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和

竞争力

  蔡:由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很长时间内,都将处于很高的水平,占总人口的比重也较高,并且在2005-2015年期间,仍然将保持正的增长率,因此,劳动力供给趋势的变化仍然只是增量意义上的。劳动力成本与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将是低廉的,因此,中国经济很快丧失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判断和担心仍然过早。即使将来劳动力出现绝对短缺,只要能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仍然可以获得动态比较优势的收益,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源泉。(文/黄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27,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