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苗商的入市门槛将提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5日07:39 南海网-海南日报

  本报讯(记者陈超 通讯员林红生 曹克朴)5月10日至11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种苗组培中心相关人士,对全岛多个香蕉种苗大型二级苗圃进行了走访。

  专家呼吁,香蕉风波是一场灾难,也是一个契机,规范种苗市场,狠抓香蕉标准化作业,将提升我省香蕉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种苗需求高峰推后半月

  不论是在西南部的东方、乐东,还是东部的琼海、文昌,我省各香蕉主产区今年均出现蕉苗需求较往年同期推后的现象。

  各地蕉苗供应商表示,今年的蕉苗应市高峰应该在5月底、6月初,比往年推后了半个多月。其中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今年农历比公历迟一个半月多,按照农历来算,今年蕉苗适宜的下地时间就是在公历的6月;二是去年底的旱情,影响了今年春蕉的种植时机;三是蕉农去年所种香蕉的收获时间,也决定了今年下苗的时间;四是今年3月发生的香蕉风波,影响了蕉农的种植热情。

  记者一行从部分市县了解到的香蕉收购情况,也让人感到市场形势的严峻。在乐东,正常天气下,路上跑动的香蕉运输车多是拖拉机,行业人士称,这说明大收购商没有到地头去收购,而是蕉农自己把香蕉砍出来,集中到收购点交易。

  这种小运输设备,容易使香蕉在运输过程中表皮发生摩擦,导致品相变差,价格走低。

  据随机调查,东方八所等地方一些街头香蕉收购点,给出的收购价为每斤0.45到0.55元,这还要刨去香蕉杆或者头、尾蕉(注:指一梭香蕉上,最顶端和最末端的香蕉,这种蕉与中间段的香蕉比,一般长得不好看,口感也有差异)的重量。文昌的收购行情稍好,每斤可达0.6元以上。

  种苗决定品质,标准化是趋势

  3月突发的香蕉风波,将我省香蕉产业标准化问题推到峰尖浪口。

  热农院校负责产业发展的院校长助理杨本鹏教授认为,谣言四起时,海南香蕉因为没有在各环节严格按照标准化来生产,所以也拿不出证明自己香蕉品质的最硬的说辞。

  两院(热农院校)种苗组培中心是我省最大的香蕉苗生产企业,占全岛香蕉苗市场份额的40%,年产香蕉苗1600多万株。

  该企业参与了我省即将在近期出台的香蕉种苗规范管理措施制定工作。

  杨教授表示,种苗安全是香蕉产业中非常关键的一环。虽然危害香蕉的巴拿马病等诸多植物病,与土壤、水质等都有关系,但种苗是否强壮、健康,从根本上决定了香蕉的品质。

  据介绍,香蕉组培苗的品质主要由所取的种芽和无性繁殖的代数来决定,母芽不好,组培出来的香蕉苗品质都不好。但不良的种苗商为大幅降低成本,经常会随意取芽和擅自增加代数。

  当前的市场,对这种情况没有进行有效监管。

  即将出台的香蕉种苗规范管理措施,将对供应蕉苗的企业进行资质管理,没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将不发放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以提高种苗供应商的入市门槛。而且要求应市的每株蕉苗,能够溯源到它出自哪个母体。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