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分离能否成为良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6日10:40 《小康》杂志

  整个医疗体系身染重疾,寄希望于简单的医药分离,就能解决百姓的看病难问题,是不现实的。

  ★采写/《小康》记者 秦海霞

  引入 “良方”

  2006年,一份“医疗体制改革不成功”的报告让举国哗然,接下来是广泛的反思。反思中,在一些发达国家行之有效的“医药分离”被反复提上来讨论。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基本意思是未来五年,根本改变“以药养医”局面,实行“医药分家”,从而改变药价居高不下的局面,使老百姓真正看得起病。

  十届政协委员、山东大学医学院孙靖中教授,在接受《小康》采访时认为,医药分离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虽然在人类文明的初期,医生和药品就不可分割,但发现到近现代,医生和药品已经开始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公立医院医生从事的工作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是一种公益性工作,而药品的生产则属于轻工业生产。

  他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医药分离是有助于解决药价问题的——这样重新梳理了公立医院和药品生产企业的职能。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荷泽市市立医院副院长李建军在接受《小康》采访时也表示,医药分离是一个国际趋势,我们国家早晚也需要实现医药分离,因为医药分离最大的作用就是减少药品流通环节,从而降低药价,并进而减轻患者和其家庭的负担。

  但医药分了家,真的就能解决已经重症缠身的中国医疗体系的问题吗?《小康》记者所采访的医药界人士,他们的普遍意见是,医药分离并不是一剂针对中国“医疗”病的良药。

  广东省湛江吴川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叶振海对记者说:“在政府投入还不充足的情况下,就直接纳入医药分离的措施,不仅会造成医院的运转失灵,而且对患者的治疗也会非常不利。比如,如果药店药不齐全,无法买到所需要药怎么办?而且病人病情一变化要换药时,医生要等买药来,说不定病情就耽误了。”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呼和浩特市口腔医院副院长吕秋娥则从另一方面提出医药分离所面临的问题:“医药不一定分开,因为这其实也不方便,只要药品处在老百姓比较认可的价位的时候,他们还是愿意买医院的药,拿医生的药方去该医院拿药,以后有什么问题,责任很容易界定清楚。”

  《小康》调查结果显示,“医药分离是否是解决医疗困局的一剂良方” 只有42%的人选择了“是”,还有35%和23%的人分别选择了“不是”和“说不清楚”。

  “良方”疗效如何

  统计显示,一般医院总收入中,财政拨款等约占5%,药品收入约占48%,医疗服务收入约占47%,其中主要为检查化验。

  这一数据在一些医院得到证实,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副院长肖桂元对《小康》记者说,“目前医院的收入中药品占了很大一块,我们医院有42%的收入来自药品,在这样的情况下,把药品分离出去,那医院的情况会很难想象的。”

  国家对医疗的投入份额太小,这是记者在采访中所有医院和医生都感叹的。正因为投入的不足,造成“医药分离”在内的许多改革与实践最终都走了样。

  《小康》调查,“您认为如果在投入不足情况下实行医药分离,医院是否会通过‘以器械养医、以检查养医’等方式变相提高医疗费?” 81%的被调查者都选择了“会”。

  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颜青主任在接受《小康》采访时对“医药分离”不屑一顾:“药是医生的武器,用什么样的方法能让他们分开?把医生的武器取走,让医生空手斗病魔吗?这些问题不考虑就在那里就医药分离讨论来讨论去,那不是白浪费精力吗?”

  当记者说一些地区的实践中包括药店进驻医院、医院将药房交给医药公司管理和经营的“托管”方式时,颜青主任对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说要药店进驻医院的话,另一个问题就随之而来,哪家药店来进驻?怎样的方式来进驻?这里依旧涉及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后果未必不会更糟糕。”

  她的这一说法一定程度上也在地方 的一些实践中得到证实。

  2000年2月,韩国40000名医生周四在首都汉城举行有史以来最大型的罢工示威, 抗议政府推行医、药分家改革,威胁他们的生计。当初韩国医药分离的初衷也是打击医疗腐败以及降低药价,但其结果是,不仅导致韩国发生大规模的医生罢工,而且医药分离一年后,其医疗保险系统就出现严重赤字,为此韩国总统多次向国民道歉。

  国内,早在2002年3月,海南省卫生厅开始开展医院门诊药房改为药品零售企业试点工作。但改革制后发现,药房与临床“脱轨”的现象非常明显,医药公司出于赢利目的,并不从门诊内各个专家的用药习惯和特点出发,购药时有赚且赚得快的药就进,不赚的不进,常用药如治疗呼吸道、胃肠道感染的广谱抗生素经常短缺,而医生出于常年临床用药经验,对药房进的新药也不敢轻易尝试;而且改革后的药房工作人员不够专业,技术水平有限,发错药现象时有发生,增加了医护风险。

  改革能否带来实惠,患者是利益最直接的感受者。当时许多患者向媒体反映,企业化的药房药品价格还是和原来差不多,没有明显的降价。《小康》记者向海南省人民医院求证后得知,目前试点工作已经不了了之。

  但荷泽市立医院李建军副院长认为,相对来说,国家级别及省级医院药品收入在整体收入中所占比例要少一些,越往基层所占比例则越大。这是因为省级以上医院发达的医疗条件吸引了大量的患者就医,也进一步促进了省级以上医院条件的改善和增强,使它对药品收入的依赖不是那么强。

  他的考虑是,目前来看,省级以上医院可以逐步实现医药分离,因为国家对其投入多以及患者多,已经具备了医药分离的基础,但市级以下医院还不行,这就需要国家加大投入。

  继续求解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只要一提,板子常常打在医院身上,但《小康》记者所采访到的医院负责人则认为,事实上药的问题更大。

  2007年3月,来自上海的李金生代表在“两会”上指出,目前一般医药产品销售至少要经过9个环节:生产企业→买断总经销的批发企业→各大片区或者省级代理→地市级代理→医药批发公司销售商→院主管领导→药剂科主任→医生→统计药方的统方员→患者。“一个环节一层利,最终全部转嫁到患者的头上,导致药价虚高。”

  李院长认为,“最好的政策应该是给医院的药品合理的最高限价,那样医院才有可能将药品进入医院的价格降低,以扩大利润。这样到患者手里的药品不至于贵得离谱。”

  除了药品流通问题外,医院也对加强基础医疗充满了期待。李建军副院长认为,就目前来看,实现医药分离还有另一个巨大难题,那就是基层医院药品收入所占比例高的问题。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市级以下的医院“以药养医”现象尤其严重。

  他建议,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制方向应确定:政府尽快解决基本医疗,而高级医疗则应由患者买单。这样一方面是促进患者就近就基层就医,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也大有益处。对到高级医疗单位就医的则要自己负担,这样就会促进越来越多的身患常见病的患者就近到基层医院就医。

  颜青主任认为,医改想要成功,需要的是大智慧。医疗体系改革真的想要成功,要抓源头,除了纠正医药界的一些不良作风之外,就是要政府制定更好的策略。

  《小康》调查,“您认为解决药价虚高措施是什么”,除了“医药分离”外,被调查者的选择还有“缩短药品从药厂到患者之间的流通环节”、“国家增加医疗资源和财政的投入”、“推进医疗保险的规范与公平”、“促进医疗资源分配的公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