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重庆公布发展报告将建城乡统一户籍制度(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6日16:10 重庆晚报
新阶段重庆发展战略综合研究报告示意图 未来重庆老百姓的日子将越过越有滋味。昨日下午,我市“发挥直辖优势 实现科学发展——《新阶段重庆发展战略综合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出炉。报告显示,到2012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将分别达到23360元和7700元。 建立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制度 如何让农民能有序流动并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报告》提出将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我市有望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划分,统一登记为“重庆市居民户口”,在试点基础上于2012年前全面推开,并尽快过渡到以身份证取代属地户籍管理制度。切实解决进城农民在就业、培训、就医、定居、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促进进城农民安居乐业。 据悉,市公安局目前已经在制定户籍改革方案。 渝东南渝东北人口减少到900万 “一圈”将成为我市重点打造的转移就业平台,更多的市民将住在“一圈”范围内。 《报告》指出,将通过对“一圈两翼”城镇群中的“1小时经济圈”实施优化和重点开发,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重点吸纳从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因环境容量不够、劳动生产率不高、生态环境建设需要转移出来的人口。 《报告》提出,要从制度和政策上科学设计,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库区移民有序转移到主城、县城或中心镇就业。力争经过10年到15年的努力,使“1小时经济圈”内常住人口从目前的1674万增加到2200万,城镇化率达到80%。在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约5.3万平方公里区域内,常住人口从目前的1134万减少到900万,使该区域人口承载压力大幅度减轻,显著改善“两翼”的生态环境状况。 成渝经济区建成新增长极 我市与四川共同推进的成渝经济区建设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成渝经济区的范围包括我市“1小时经济圈”的23个区县和四川省成都市等14个市县,幅员面积16.8万平方公里。 《报告》指出,从全国看,成渝经济区虽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增长极有较大差距,但在中西部地区占有重要地位。与西部相比,主要经济指标大大高于西部的平均水平,从中西部地区日益形成的五大城市群、经济区的整体实力看,2006年成渝经济区处于第一位,明显高于大武汉、中原、长株潭、关中等城市群,完全有可能加快建成更具辐射带动功能的增长极。 《报告》提出,力争用15年左右的时间,在成渝经济区建成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的产业体系,资源共享、要素充分流动的市场体系,使这一区域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之后的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和西部大开发的引擎。 链接 构建“一圈两翼”新格局 开创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编者按 构建“一圈两翼”新格局,是市委、市政府推动重庆在新阶段实现新突破、大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了加深对构建“一圈两翼”新格局的认识和理解,市委财经办、市发展改革委、重庆社科院特组成“一圈两翼”课题调研组,撰写了一组专题调研文章,本报特予连续登载,以飧读者。 构建“一圈两翼”发展新格局,是市委、市政府立足新的发展起点,推动重庆在新阶段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作出的“314”总体部署的重大战略举措。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一圈两翼”新格局,对于推动我市在新的起点上“求突破、大发展、上台阶”,开创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构建“一圈两翼”新格局,是鲜明体现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的战略抉择。从全市区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看,“一圈”是发展条件最好、承载能力最强、增长潜力最大、对重庆全局和长远发展作用最为关键的重点地区,着力促进“一圈”加快发展,可以使其在较短时间内快速集聚生产要素,构建起强大的产业集群和城市群,快速增强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在全市发展大格局中发挥“火车头”作用,从而有力带动“两翼”发展。 同时,充分发挥“两翼”的区域特色优势,促进其与“一圈”协调互动,在全市发展大格局中发挥“助推器”作用,在“两翼”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提速提挡”。这一新格局,鲜明体现了以“一圈”重点突破之功,谋“两翼”提速并进之效,获全市整体跃升之果的现实战略构想。 (市“一圈两翼”课题调研组 ) 记者 李伟 重庆公布发展战略综合研究报告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