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吴仪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推进中美贸易互利共赢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8日09:31 中国新闻网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美互利的经贸关系意味着两国的企业获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增加了两国人民的福祉;也推动了各自经济的增长和转型。 中美两国需要通过加强对话和协商以合理的方式解决双边经贸问题;应该避免将贸易问题政治化的企图。 贸易逆差是由同经济全球化相关的众多因素导致的,如储蓄和投资相关性、劳动力和投资配置的国际差异等等。美国与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也是这些宏观因素的反映。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17日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互利共赢是中美经贸关系的目标,这种内在本质使得两国的贸易联系强劲而充满活力。 文章指出,到2006年,中美都已成为对方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根据中国的统计,从1979年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开始到2006年,双边贸易额增加了106倍,相当于每年增长18.9%。美方的统计显示,双边贸易额增加了144倍,相当于每年增长20.2%。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四大出口市场,增速更是保持在第一位。同期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速是对其它国家出口增速的3.7倍。 互利的经贸关系也意味着两国的企业获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从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到今年3月末,美国在中国的投资项目达到了52,887个,实际投资为547亿美元。中国现在已成为美国企业获取海外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美国企业通过投资不断扩大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2004年在中国的销售额超过了750亿美元。 双方的经贸关系也增加了两国人民的福祉,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使两国的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摩根士丹利估计,有400万至800万美国人的工作同对华贸易密切相关,其中许多职位都是因美国零售商销售中国产品而产生的。多年来,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既满足了美国消费者的需求,也降低了他们的支出。在过去10年间,中国出口产品共为美国消费者节约了6,000亿美元,仅在2004年一年就节约了近1,000亿美元。 双方的经贸关系也推动了各自经济的增长和转型。劳动密集型的中国出口产品使美国能够将重点放在开发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先进的科技产品上。美中贸易委员会在2006年初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与中国贸易的增加和在华投资的增长导致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但却带来了更多的金融、经销和服务业就业岗位。美国的就业数据也显示,尽管美国在1996年至2005年间共减少300万个制造业岗位,但同期服务业共创造了1,500万个新职位。 文章指出,经济全球化是这个时代的大趋势。中国和美国都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匪浅,因此也需要迎接挑战。两国都需进行必要的经济调整,采纳合理可靠的经贸政策,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过在美国,有一些人夸大美国与中国的贸易失衡,指责中国要对美国调整经济结构,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负责。有些人甚至鼓吹贸易保护主义。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只能阻碍经济全球化,破坏中美两国及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阻碍全球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中美两国需要根据各自的国情积极解决各自的经济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加强对话和协商以合理的方式解决双边经贸问题。应该避免将贸易问题政治化的企图。 贸易逆差是由同经济全球化相关的众多因素导致的,如储蓄和投资相关性、劳动力和投资配置的国际差异等等。美国与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也是这些宏观因素的反映。这并未真实反映中美经贸关系的总体利益变化。中国并不寻求贸易顺差。在2006年至2010年的五年发展规划中,中国政府明确制定了通过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来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宏观经济稳定的基本目标。中国一直在采取扩大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增加进口等措施促进贸易平衡。美国作为全球科技的领导者应该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增加互信、放宽出口限制,以提高美国企业的竞争力,扭转美国高科技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的趋势,减少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自2006年9月以来,两国领导人共同发起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已经成为两国讨论有关总体战略和长期利益的经济问题、合理解决经济关系中热点问题的重要渠道。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将于下周在华盛顿举行,重点将是服务、投资、能源、环境和创新等事关双方共同利益的问题。这个机制对于不断发展的中美经贸关系和促进中美之间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它对于加强中美战略互信具有重要意义。(来源:中国证券报 黄继汇)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