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谋绑架案 是欲望左右了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0日02:33 重庆晨报

  5月2日,四川南充营山县潘学诗、罗显溶夫妻,在重庆高新区陈家坪某小区绑架一名1岁零9个月男孩。当天,警方成立50人专案组。本埠媒体向全国发出联合寻找孩子倡议。

  9个不眠之夜,22000公里追捕,跨4省17县,这对亡命鸳鸯终于被捉拿归案。

  16日上午,面对媒体一直不愿开口的潘学诗,用了3个小时,向记者讲述自己的过去;讲述自己为何走上犯罪道路;讲述对林家、自己老婆和女儿的愧疚。末了还请求记者带话,去请求两位无辜父母的原谅。

  今天,记者带领你走进这起绑架案的幕后,寻找潘学诗、罗显溶夫妇的犯罪轨迹,以警世人。

  妻子:扮假保姆我恨没有劝住他在恐惧中想“赌一次”“我错误相信人性本恶,这就造成

  有了绑架恶念后,没有去制止。”

  潘学诗被关押在九龙坡看守所。见到他时,记者递过香烟,潘学诗说:“我戒了。我有27年烟龄,这辈子戒了五次,这次一定要戒掉。”

  为什么要戒烟?这位当了7年中学老师、做了11年生意的男人,给了一个很哲学化的回答:“人都是被欲望左右的,要学会抵抗欲望。”他说自己策划绑架孩子并且去实施,“就是因为我太容易被欲望左右了。”

  潘学诗说,从去年11月底策划绑架开始,到现在被抓都很怕。“我的内心恐惧着,我的理智告诉我,我不会成功。”潘学诗说,但内心还有一个声音在对自己说:“赌一次,就一次。”最终,潘学诗没能逃脱欲望的摆布。

  “那段时间,我想了很多。我想我过去都是守法公民,但这事一做就没了回头路。”潘学诗在准备犯罪的3个月中,在网上查阅了刑法。他对于绑架罪的解释、量刑原则相当清楚。“我越看越怕,但是怕过之后又忍不住把绑架计划拿出来想,不停去完善细节。”最终这形成了一个怪异循环,“我往往是上网查一会儿法律资料,然后就不由自主的想一会绑架计划。”

  对于在电视里看到的那次绑架案,潘学诗说,最终我没有参照里面任何一个细节,“我认为我比那些人聪明,我想的更好。”

  “到了后期,3月下旬,我已经不去看刑法了。这太可怕了。”潘学诗说,他的内心找到了解决方法,“后来心里就一直想,我欠了很多钱,我必须尽快还上,我应该带着这个家过更好的日子。”

  “我错了,从根本上错了。”潘学诗谈及自己最终走上犯罪道路时,又牵出一个哲学终极问题:“我错误的相信人性本恶,这就造成当有了绑架恶念后,内心没有去制止,反而是想到赌一把。”

  目前,潘学诗是我市绑架犯罪嫌疑人中学历最高者,他师专毕业,教了7年高三语文。

  “我以为他只是说说”“那是好大一个罪,而且电视里的

  保姆最后也被抓了。跑不脱的。”

  罗显溶和丈夫有巨大差距。“求求你们,去向林家说一声对不起。我对不起林家。”罗显溶一直话语不多,犯事后更是沉默。“这句‘对不起’,憋在心里好久了,没法和人说。”一直沉默的罗显溶,终于负担不起良心谴责,崩溃般痛哭失声。

  “他前后对我说了三次,去绑架找钱。”罗显溶恢复一点情绪后,开始说他们夫妇俩的真实犯罪策划过程。

  “那是去年11月底,一天晚上我们看电视。”罗显溶说,当时电视里放的节目讲述广东省一个保姆,带走雇主家的孩子敲诈。“等到了12月底,一天晚上他突然对我说,我们也可以学电视里一样,去绑个孩子找钱。”

  罗显溶当时就被吓懵了。“那是好大一个罪,而且电视里的保姆最后也被抓了。跑不脱的。”罗显溶当时没有同意。

  “我以为他只是说说,没想到真的当了真。”罗显溶回忆,1月份时潘学诗又向她提起绑孩子找钱的事。

  “他第一次给我说了这事,我就一直在想,家里困难是因为厂垮了,两个大人都没有工作。”于是,当潘学诗第二次提起绑架计划时,罗显溶对丈夫说:“不要想那些歪事,这么办,你再去教书,我出去擦皮鞋,我们两个慢慢找钱来还欠债就是了。”

  而对于罗显溶的提议,潘学诗提出了反对意见。潘学诗当天也重复了一次他对妻子说的话:“擦皮鞋,1元一双,10万元啊,你要擦多少双鞋?”

  1月底,当潘学诗第三次提起这件事时,认为没有其它办法解决还款难题的罗显溶,同意了丈夫的提议,并从春节后开始策划。

  “我不恨他。我只恨自己不懂法,没有劝住他。”罗显溶说,丈夫心里还是明白的,自己的父母肯定不会原谅他。“我昨天写了一封信给爸爸妈妈,让他们离开营山,回新疆去。女儿不孝。”

  女儿是个乖巧的孩子“我现在就像被一根绳子吊在空

  中,手脚都使不上力。”

  被抓获后,潘学诗始终都面带微笑。但当谈到女儿时,潘学诗哭了。“我女儿会原谅我,我出来后可能赶得上为女儿操办婚礼。”潘学诗流着泪说。

  “女儿是一个很乖巧的女孩。11岁已经很懂事了。”潘学诗说,自己对女儿的教育是相当成功的。女儿的性格平和,成绩也很好,总是班里的前三名,而女儿所在的班级有89个学生。

  “她不仅是我的女儿,更是我的朋友。对于今天我的事情,女儿会原谅我的,我有这个自信。”潘学诗说。

  现在潘学诗的女儿11岁,正在准备着考初中。“考初中应该没有问题,平时我都不指导她的学习,让她自己去干。所以学生上近期没有问题。”

  但可以预料的是,潘学诗对于女儿中考、高考都很难帮上忙了。对于女儿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位犯错的父亲很难参与其中。“我现在就像被一根绳子吊在空中,手脚都使不上力。我没有办法了。”说到这里,潘学诗再次落泪。

  不敢想象女儿的未来“孩子生下来,他包下了所有的家

  务活,就让我躺床上不准动。”

  “做生意前是最快乐的日子。”罗显溶说。

  1991年,罗显溶在邻居的介绍下认识了还在当老师的潘学诗。“他很有才华,谈吐很得体。”罗显溶这样回忆年轻时的潘学诗。

  两人恋爱了两年,在1993年结了婚。“结婚后我们没有急着要孩子,而是过了3年的二人世界。”罗显溶说,那时的日子真的很快乐。

  1996年,罗显溶怀上了孩子。“那时一家人都很幸福。”罗显溶说,丈夫每天下课后,跑医院来看自己,最好玩的是孩子生下来,潘学诗高兴得在产房里又蹦又跳,完全是个大男孩的样子。

  “孩子生下来,他包下了所有的家务活,就让我躺床上不准动。还要给孩子洗尿布。”罗显溶告诉记者,那时看到忙进忙出的丈夫,自己真的好感动。

  再后来,孩子满月了,丈夫也辞职开始做生意。看着生意一天不如一天,罗显溶急在心里,但没有工作的她毫无办法。

  与丈夫不同,罗显溶根本不敢去想象女儿未来几年的生活。一提及悲声不止。

  用这段经历警醒世人“我要用我的余生来为这次荒唐

  的行动赎罪。尽我一切的力量。”

  对于将来的日子怎么办?潘学诗已经开始计划。“书是不能教了。”潘学诗说,“但我还可以写书,把这段经历写出来,警醒世人。”

  “以后在里面,我可以教其他人文化。”潘学诗说,出去后,只有好好对待老婆和女儿,“我这辈子欠她们俩太多了。”

  还有就是赎罪。“我要用我的余生来为这次荒唐的行动赎罪。尽我一切的力量。”

  “我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老婆。”潘学诗说,老婆也会原谅自己,但老婆的父母肯定不能原谅自己,“我把他们的女儿带进了监狱。”

  最后,潘学诗离开前,特别对审案民警说,这次犯罪是自己策划的,老婆是被自己硬拉进来,他还要求写下了笔录。

  这也是警方当天提审潘学诗夫妇的最大目的,搞清最后一个证词不统一之处:绑案架的策划者到底是谁。

  希望能照顾女儿高考“我怎么才能早点出去,听说有

  减刑的。”

  潘学诗被带走后不久,罗显溶被带了进来。“他们当中谁策划了这次犯罪?希望你这次能说实话。”审案民警开门见山地问道。

  罗显溶明显愣了一下,接着开始痛哭。几天与审案民警打交道,她知道什么都瞒不过。“我很后悔,我不懂法,我没有劝住他,我对不起他。”

  对于将来怎么办,罗显溶已经无法回答,只是一个劲的哭着。恢复情绪后,她第一句话是:“我怎么才能早点出去,听说有减刑的。”在得到警方同意后,记者告诉她,服刑期间积极悔过、表现突出可以获得减刑,举报他人犯罪也可获得减刑。

  “要多和管教谈心,他们会教你很多方法,也会教你很多法律知识。”审案民警也嘱咐罗显溶。

  “我知道了,谢谢你们。”离开前,罗显溶眼里再次燃起了希望。她希望能在高考前照顾女儿的生活。

  ■为何选择现在绑架?

  潘学诗:想找钱送礼找工作

  放上最后一根稻草,能压垮一匹骆驼。是什么事情成为潘学诗实施绑架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生活在四川一个小县城里的潘学诗来说,他并不缺少时间。策划绑架就用了4个月。“直到实施,这个计划也不完整。”潘学诗说。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潘学诗迫不及待动手?答案令人震惊:送礼。

  潘学诗认为:“现在办事不送礼就成不了。”为了谋生,潘学诗到处找工作。他在四川各地应聘,在案发前终于有了两个比较有把握的工作机会。“为了抓住这两个机会,我要送礼。这关系到以后家庭生活大事。”潘学诗给自己定下的送礼金额是3至4万元。

  罗显溶对这件事很清楚。“我们夫妻无话不谈,当时潘学诗回家说要送这么大礼,我想到还有十几万的欠款要还,难过得直哭。”

  潘学诗没有把自己7年的高三教学经验作为找工作的筹码,没有把自己出色的语文教学水平做为找工作的条件。他想当然的选择了一条歪路,“送了礼后,工作就搞定了。”直到现在,潘学诗还这样认为。

  但厂子垮后,10多万欠债还没还完,哪来的三四万现钱呢?于是,潘学诗为了尽快还欠款、为了准备礼金、为了早日从策划犯罪的心灵痛苦中解脱,决定了立即实施犯罪。

  ■如何对待被绑孩子?

  潘学诗:第一眼就喜欢上这个小男孩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潘学诗表现得很矛盾。他的性格,像是一个用无数对立面强行粘合在一起的混合物。

  潘学诗总共写了39条敲诈短信。他给每一条都编了号,逐条发送。把这些编号去掉,把所有短信粘贴到一起,这是一篇完整的写满罪恶的文章。

  在这篇没有标题的文章里,潘学诗的矛盾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狂妄地称警方抓不到他,同时又说自己每晚做恶梦;他说自己是一个平和的人,又不断威胁林家要对小孩不利;他说自己很痛苦,又说这一切都会有个美好的结局。

  潘学诗对立的性格表现在他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绑来“猪猪”,一面恶语威胁林家,而另一面,潘学诗深深喜欢上了这个1岁多的小男孩。

  “猪猪”至今不知道自己这9天里造成的震动。他认为是阿姨和叔叔带自己出门玩。林家也承认,他们没有发现“猪猪”有被虐待的痕迹。而这一切是因为,潘学诗见到“猪猪”第一眼时,就喜欢上这个小男孩。

  “我是在长途汽车站第一次看到孩子的。”潘学诗说,第一眼就喜欢上这个小男孩了。“当时老婆还劝我把孩子抱回去。”潘学诗说,当时心里特别矛盾,但还是一狠心上了找好的黑出租。

  这样矛盾的心情一直持续到潘学诗被抓。“我2号晚上给林家发第一条短信时,正在四处给小男孩找‘爽歪歪’喝。”潘学诗告诉记者,“猪猪”当时正出水痘,不能喝凉的。所以他还特地把“爽歪歪”放开水里烫热,再喂给小男孩。

  “在隆昌县,我们给小孩买了5套新衣服。”潘学诗说,都是那种很漂亮的童装,自己女儿小时候都没穿过。

  “说这些并不是为自己开罪,我罪有应得。”潘学诗说,说出这些情况,只是希望能得到林家的宽恕。“人一辈子不容易,仁慈和宽恕比惩罚更重要。林家能宽恕我们,其实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惩罚。”潘学诗又说出一句哲学味很浓的话来。

  ■绑匪是否会得到宽恕?

  林家:要认真考虑

  离开九龙坡看守所,征得高新区警方同意后,记者决定把这对夫妻的忏悔带到林家。

  走进林家,1岁零9个月的“猪猪”在妈妈怀里吵闹着要吃香蕉。茶几一角,一张A4打印纸印着“猪猪”近照和“寻人启事”四个字。“人都找回来4天了,这些东西都还没来得及收拾。”林妈妈微笑着把寻人启事扔进垃圾篓。

  听到记者的来意,正在给“猪猪”脱外套的林妈妈停下了手,“没想到他们会求我们宽恕。”林妈妈说,这件事需要认真考虑。“就是原谅他们,也是看在他们俩11岁女儿的面上。”虽然林家宽恕与否,对最终量刑没有影响,但林家对此相当慎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