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数千白鹭与徐氏兄弟的环保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1日07:40 南海网-海南日报

  

组图:数千白鹭与徐氏兄弟的环保难题

  告示牌挡不住偷猎者的脚步。 本报记者 程范淦

  

组图:数千白鹭与徐氏兄弟的环保难题

  每年都有大量的鹭鸟飞到徐家的芒果园里繁殖后代。 本报记者 程范淦

  聚焦理由

  他们是草根环保者。 去年7月25日,本报报道了儋州市光村镇一个芒果园里,从2003年开始,每年飞来数千只白鹭,却受到当地村民以气枪打、绳索套和上树掏的“礼遇”。

  初步估计,今年飞临芒果园的鹭鸟已较去年有明显减少。

  而芒果园的主人,光村镇沙表头村村民徐汉雄,为了保护好这些鹭鸟,宁愿让芒果年年减产直至绝收,也不对芒果树进行剪裁,不喷施农药。

  媒体报道立即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去年7月28日,儋州市林业局在光村镇竖起了“禁止捕杀买卖鹭鸟 一旦查获从严处理”、“保护野生动物 维护生态平衡”、“爱护鸟类 人人有责”等保护鹭鸟的警示牌,并制定了护鸟计划,将徐汉雄的芒果园列入生态公益林保护范畴,给予适当经济补偿。同时,光村镇各条街道也悬挂起宣传爱鸟、护鸟的横幅。

  但这些热闹的行动,维持一两个月后就销声匿迹。剩下徐家兄弟以个人微薄的力量,苦苦支撑着这片鹭鸟乐园。

  因为家中芒果园里的数千只白鹭,今年春天,在海口打工的儋州市光村镇沙表头村青年徐汉平辞工回家,专心看护这群空中精灵。

  徐汉平是家中老四,他的三哥徐汉雄从2003年开始守护白鹭至今。

  阻力重重

  “我们小时候也打过鸟。”徐汉雄说,10多年前,他到海口一家汽车修理厂工作,“离开家乡,身边的环境变化了,慢慢就认识到,保护好环境,对大家都很重要,多些绿树,多些鸟,我们的生活会快乐很多。”

  眼看着白鹭从2003年的几百只,逐渐增加到今年的数千只,徐家兄弟对白鹭的感情越来越深厚。他们笑称,好像“女朋友”那么亲密。

  但现在白鹭带给两兄弟的,更多是烦恼。

  再次来到徐汉雄家,吃饭时,70多岁的徐父用儋州话埋怨说,还叫记者来干嘛,政府又不支持,家里的钱都用到保护鸟上去了。

  来串门的乡亲徐桂方在一旁帮腔说,那群鸟弄得你们家年年亏钱,还不如把芒果树砍了种纸浆林合算。

  两兄弟低着头,没说话。

  徐汉雄告诉记者,芒果园赚不到钱,为了护鸟,这几年总是伸手问父母要资助,“每个月700多元的伙食费都是父母给的。孩子也是父母帮养着。”

  去年,徐汉雄硬着头皮向父母和亲戚借了几万元,种下20亩地香蕉,“谁知道前不久遇到香蕉风波。今年估计借不到钱了。”

  除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其他亲戚朋友都说徐家兄弟傻。徐汉平说,刚开始告诉朋友家里来了很多白鹭,朋友们都很高兴,“他们以为我们想卖白鹭。现在还经常有人说,只要我们愿意卖,一只10多块钱。”

  痴心不悔

  徐家承包的果园有370多亩,在光村镇留村场。其中芒果园162亩,种着1700多棵芒果树。

  徐汉雄说,芒果园的地租每年大约4000元,1999年开始收获,每棵树能结100斤果,一年有三四万元收入。但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收获了。

  2005年,芒果园的白鹭增加到数千只,徐汉雄请了两名工人护鸟,每月工资600元,在白鹭繁殖期守护了5个月。

  去年开始,徐汉雄没钱请护鸟员,只能是自己和妻子在干活之余,留意白鹭的情况。现在多了弟弟徐汉平做帮手。

  徐汉雄的妻子唐春英说:“这样很分心的,有人来偷鸟,白鹭受惊吓飞出来,阿雄赶紧骑摩托车赶到芒果园,但人早就跑光了。跑来跑去,活也干不好。”

  徐汉平是学水产养殖的大专毕业生,为了保护好白鹭,回家这几个月,他从网上补了不少有关鸟类的知识。

  “自从来了白鹭,果园里其它鸟也多起来了。”在果园的一个角落,徐汉平随意吆喝一声,一只大猫头鹰就从草里飞了出来。

  徐汉平介绍,2005年时,家里想利用果园建立一个户外运动的基地,但因周边配套跟不上,计划落空。

  护鸟的无能为力、家里的窘境、父母的责骂、村民的嘲讽,让徐家兄弟现在感觉很累。“只要白鹭在,我们肯定不会砍掉芒果树,但以后怎么办,谁知道?”

  (本报那大5月20日电)

  相关新闻

  2万元护鸟经费至今未落实

  据儋州媒体在去年8月2日报道:“林业局正在准备制定一个更详细的护鸟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徐汉雄的芒果园将不再更新砍伐,而是作为生态公益林保护区保存下来。在保护区内,将禁止砍伐老树,同时不断添种新树,给白鹭的繁衍栖息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市林业局将努力向中央、省、市争取资金,加大投入,一方面添加保护设备、警示牌等,一方面对芒果场承包者徐汉雄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目前,已拨出2万元经费添置护鸟设备和补贴护鸟人。”

  对此,儋州市林业局林政股股长吴子韶表示,去年7月媒体报道芒果园白鹭的事情后,市局将这片芒果树列入公益林保护范畴,给予了适当补偿,经过核对,芒果林共有162亩,按照每亩补4.5元的政策,共向徐家兄弟补了729元。至于政府当初承诺的2万元经费,“最后好像没有落实。”吴子韶表示,将向局长反映这个情况。

  徐汉雄说,去年底发到他们手上的护林经费是380元,“政策是每亩补4.5元,但林业局说我们被列进去才半年时间,按半年算只有380元。”

  本报记者 陈超 程范淦

  (本报那大5月20日电)

  我们能给草根环保者什么帮助?

  来自民间的环保力量难能可贵,但毕竟势单力薄。那么,到底人们可以给他们什么样的帮助?

  提升民众意识

  光村中心小学有2000多名在校生,一位姓王的副校长说,去年7月媒体报道芒果园的白鹭后,镇上立即召开了学校、派出所等单位的联合会议,学校也立刻向学生进行了宣传。“后来没见有人来反映学生偷鸟的事情,我们还以为没有这种现象了,既然你们这么说,我们早上再跟学生讲一下。”

  光村中学的一位副校长很惊讶:“我们这里有白鹭?我只知道洛基是白鹭天堂。”随后他找来负责学校政治工作的苏副校长介绍情况。

  苏副校长说,去年7月份学校按照镇里部署,及时在学校做了护鸟宣传,但当时学校在放暑假,学生基本上不在校。开学后,因为镇里没有部署,学校也就没再继续宣传。

  “我觉得我们光村对爱鸟、护鸟的宣传还是做得不够的,群众都还没形成这个意识。我们老师当然会经常跟身边的人讲不要吃鸟,但几个人会听?”

  海南师范大学生物系鸟类学博士梁伟表示,他多年在海南开展鸟类调查工作,“鸟类保护得好的地方,都是村民具有普遍的保护意识,没有听说凭借个人力量能做好环保的。”

  政府应起主导作用

  近年来,海南不断有草根环保人士,以个人之力保护生态平衡。其中最著名的莫过邢诒前。从1993年开始,他散尽2000多万元的家产,创办了个人鸟类自然保护区———名人山鸟类自然保护区,自己也从富翁变成了“负翁”。

  去年,文昌名人山鸟类自然保护区内的38个村庄被批准为文明生态村,相连的村庄形成了一个文明生态片区,当地将它命名为白鹭湖文明生态片区。村民也借助白鹭湖的名气,慢慢做起了乡村游的经济文章。

  邢诒前表示,他的梦想就是把保护区与家乡建成真正的乡村公园,让村民能从良好生态中受益,把爱护环境转化为自觉行为。但个人办自然保护区是个新生事物,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很关键。

  多位环保人士表示,民间环保力量是值得赞许和鼓励的,这种力量很质朴、执着,却也很分散。生态和谐需要政府起主导作用,在环境保护方面有整体的规划和坚决的推进。

  可以吸纳企业力量

  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王春东表示,这几年,他陆续接到不少企业有意参与环保事宜的请求,“政府和媒体更应该做好桥梁的作用,把各种保护力量联合起来。”

  他表示,对于鹭鸟新迁徙到光村镇芒果园的事情没有调查过,不好具体给出什么建议,但靠个人力量保护这群鹭鸟,肯定是不行的。现在不少企业有参与环保的意向,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企业资金得到有效使用,这就需要对环保项目进行详细的调查,做出可行方案,“这个工作可以由政府和媒体一起来做,下一步我们将就这个问题在全省开展调查。”

  本报记者 陈超 程范淦

  (本报那大5月20日电)

  声音

  白鹭难题猜想禾下土

  数千白鹭,很不幸,成了一个生态难题。

  留下还是离开?就白鹭本身而言,面临着生存的难题。好不容易寻找到的一方乐园,却不断遭遇来自人类的骚扰。

  坚持还是放弃?是徐氏兄弟必须面对的难题。放弃当初的环保信念,必然有悖道义。坚持,却受制于日渐加大的经济压力,还有父母的不解、村民的嘲讽。

  显然,赶走白鹭,可以换回满园芳香。但多了金黄的果实,必然少了一份源于大自然的白色灵动。这绝对不是任何一位热爱环保的人士所愿意看到的。

  介入还是回避?则成为政府部门的一道难题。回避,显然是职责上的缺失。介入,牵扯着精力和资金的问题。

  像徐氏兄弟这样来自民间的朴素环保力量,难能可贵。但要长久的坚持下去,确实很困难。当年为了名人山的生态,邢诒前千金散尽,最近总算多少有点苦尽甘来。而徐氏兄弟毕竟只是普通人,还要生存,还要吃饭。再坚定的信念也会有动摇的时候。

  仅仅来自媒体的褒奖,或是政府部门的嘉许,都只是一个饼,一个画在纸上的饼,看着诱人,却不能充饥!这种精神上的支持,很难长时间维持一种力量的存在。

  但来自民间的环保力量,却是我们建设生态省中不可或缺的。因此,无论这道难题有多难,都具有一定的标本意义,政府部门应该积极解答。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参加海南代表团审议时说:“我觉得生态补偿是有道理的,因为老百姓付出了,保护了生态,就如同保护了资源一样,需要补偿。”

  因此,对于徐氏兄弟的行为,需要政府部门花点时间,花点精力去界定,是否保护了生态。如果确实是,理应进行生态补偿。

  这当中,更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建立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没有长效的机制,即使徐氏兄弟的难题解决了,难保将来再有类似的行为,又会陷入同样的窘境。

  人们当然不愿意看到,在将来的某一天,芒果地里立上一块碑,正面书有“失鹭园”三个大字,背面说明白鹭来而复失的故事。毕竟,有些事情必须向后人交代。

  现场

  “有人从那大过来收购白鹭”

  “鸟蛋、幼崽被掏走了,觅食回来的母白鹭,在树冠上久久的盘旋,叫声比平常凄凉许多。”27岁的徐汉平说话时,表情黯然。

  民谚说,“春来不打鸟,儿在窝中望母归。”

  芒果园里,几乎每棵树下都有破碎的蛋壳,很多里面还有干掉的蛋白、蛋黄。

  这里的芒果树,树干很矮,树冠浓密,枝条繁多而坚韧,适于鸟类筑巢,也适合人攀爬,随行的摄影记者为拍照,三下两下就爬到树上。很多树上都有两到三个鸟巢,先出壳的雏鸟被来者惊扰,一副惊恐的样子。

  徐汉平说,来偷鸟的人,鸟蛋、小鸟很容易就拿到了,要想抓大的,只要事先在鸟巢上放个绳套,白鹭回来后,慢慢把绳套拉紧,就抓到了。

  因为来偷鸟的人多,芒果园西侧没有围墙的地方,用来围场的刺条被扯得七零八落,林间原本长满杂草的地方,也走出一条路来。

  芒果园对面是光村边防派出所,西侧500多米处是光村中学和光村中心小学,两校容纳着周边村庄2/3的孩童。

  “去年我在芒果园里抓到了100多个来偷鸟的人。今年大人来偷的少了,几乎都是孩子。他们成群结队,有时候二三十个一起来。”徐汉雄告诉记者。

  徐汉雄坐在一旁的妻子唐春英补充道:“去年6月,我抓到一个10岁左右的小孩,我问他为什么要来偷鸟,他说有大人问他买鸟,他不来偷大人会打他。”

  记者在光村镇等车时,随口和一位等客的摩的司机聊天。“我天天在这里拉客,见多了,经常有10来岁的小孩拿着鸟蛋、小鸟卖。鸟蛋七八毛一个,小鸟五六块一只,大的能卖10多块。镇上的酒店会要一些,也有人从那大来收购。”

  本报记者 陈超 程范淦

  通讯员 柯人俊

  (本报那大5月20日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