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校长万钢:要搞出中国汽车工业的路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1日20:34 CCTV《东方时空》

  CCTV《东方时空》5月21日播出“万钢·掌舵百年同济”,以下是节目内容。

  最近,上海的街头一直洋溢一种喜庆的气氛。在这座既古老又现代的城市,有一所大学迎来了它的百年诞辰,它就是同济大学。作为同济大学的校长,万钢经历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记者:觉得您足够幸运,就是因为是在您的当校长期间同济大学走过了自己百年的生日。

  万钢:对啊。你想想,作为这样一个百年名校的校长,当我下了飞机回到自己的学校的时候,看到从高架路一直到我们小区的附近,心里感到很鼓舞,但是也觉得责任重大。

  记者:这个旗子挂在路边,不是您指示去做的?

  万钢:这个旗子挂在路边有很多故事啊。当然我们是希望有这个旗子挂在路边,但是这个路边都不是我们的路边,都是各个区、各个县、包括像基层,他是一个基层公司,他们主动地和我们谈起来,他们希望在百年校庆的时候为同济大学做点事情。所以我就在想他们凭什么希望要同济大学就我们这样一个学校要做这个事情呢?第一个是他们有希望,希望同济大学能够为他们培养更多的好的人才,能够更好地合作;第二个,他也是一种回报,回报同济大学在一百年当中为我们的这个国家所做的贡献。我想这不是对我校长的一种回报,而更多的这是一百多年来培养了二十五万多学生,出了一百从同济大学的校门走出过一百多名院士,他们为国家所做的贡献,他们在这个社会上留下的传世之作,真正给同济大学奠定了底蕴。

  有人说百年同济,是一部底蕴深厚的大书,字里行间蕴含着与祖国命运和城市建设同舟共济的理性和激情。1907年,同济由一个在上海的德国医生开办,当初是所医学院,到了1927年,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国立大学之一。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同济一度专攻土木建筑。改革开放以来,同济大学恢复发展综合性大学,学科在原基础上发展到环境、能源、电子、机械、汽车、轨道交通等等。不过,这所学校最重要的特色还是工科,比如城市建设、环境科学,以及以交通装备制造业为目标的现代制造业学科群体。单说造桥,全国建成和在建的60座主跨400米以上的桥梁,有同济大学参与设计建造的,就有43座,占了七成以上。

  记者:那校长当我们提到同济大学的时候,可能它从名声上,就是这个声誉上不如像复旦大学那么远呢,就是像北大、清华那么响亮,甚至没有浙大响亮,但是好像它在很多人的心里面它的位置是很实在的。那么举个例子来说,就在上海市比如说南浦大桥上面没有同济两个字,但是几乎所有的上海人都知道同济大学修的这座桥。同济大学可能在不管国内也好,甚至世界的

大学排名里面也好,可能不是那么往前,您在乎吗?

  万钢:我既在乎也不在乎。我认为每一所大学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而我们这样的一个学校从建设开始,就是以(义工)结合服务于社会,做实实在在的东西为民的,而这些并不在大学的排名榜之内,所以我们觉得很踏实。主要是我们能为上海,为我们的国家留下点什么东西,有的时候有一位领导曾经说过,说同济大学搞了这么多年建筑啊、土木啊、哪个标志性是你们的?我说我不敢说,哪个标志性是我们的,但是我敢说一句话,在上海所有的标志性建筑当中,都有同济人的心血。

  这是同济动画和传播学院的同学合作制作出来的动画片。2003年始,学校投资3000万元,建成土木、环境、电子信息、汽车等16个“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让学生自己寻找课题,寻找资源。一旦学生提出申请,校内所有实验室随时开放。在同济,只要学生敢想,他们可以造桥、造房、造汽车。学科链结合产业链,对接国家和地方重大产业需求。同济大学洒脱地走出象牙塔,而务实是同济人最重要的品质。

  记者:不是有一句话吗,“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可能只为实最适合于同济大学,最能够恰当地形容它。

  万钢:实际上现在的这个时候光讲实也不行,因为你要得到大家的支持,还要把它的远景,它的规划,它的方向整个要讲出来。所以同济大学在最近的这些年当中经常地和社会交流,向社会谈我们的理想,谈我们的意愿,比如说我自己做电池燃料汽车,很多人说这个车可能要到五年十年以后才能够走向市场,但是你要是把这个市场的前景给大家描述出来,你要把你每一步哪怕是一小步都让社会了解,每一步进步,哪怕是一小步进步都让社会了解你,要讲,还是要谈这个理念,这是我们在最近的一些变化。

  解说:万钢,2004年起担任同济大学校长,他的加入,给同济大学带来了新的变化。而这些新的变化,与万钢复杂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学科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1952年出生在上海,不到16岁就上山下乡,本以为自己就扎根在了农村,后来被选送上大学。他先被送到东北林学院,不久就转学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道路与桥梁专业。1979年,他考上了同济大学研究生,学习力学。6年后,万钢赴德国克劳斯塔尔大学机械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从事实验力学研究。在克劳斯塔尔大学,万钢研究出的降低汽车车内噪音的阻尼元件将噪音降低了80%,解决了一个汽车工业的重大难题。之后,万钢在德国

奥迪公司工作了10年。1998年,万钢被德国工业导报评选为汽车工业界科技十大精英之一。可是,就在他事业的顶峰,2000年,他却突然决定放弃在德国的一切,回到中国。

  万钢:2000年的圣诞节我离上帝最近,我就是那天晚上大家都在过平安夜的时候,我登上了飞机,离开了我已经生活了十五年的德国,我无怨无悔。我当时的理念就是说什么呢?我万钢就要凭着我的能力在社会上去看一看,能做到怎么样一个程度,我们一定能做到什么样程度,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一切都很好,而且如果说个人价值追求的话,在那已经很好了,国内有什么比它更大的值得追求的东西吗?我从1992年开始,每年我都要回来。每次回来时候,我会上黄埔的江边总会走一走。每年看到浦东的生长它一直说是一个问题,这么样的一个热土你要不要参与?看着自己的国家,看着自己的城市的发展,这是一种紧迫感。还有一个智者的指点,也是我们李国华校长,88岁,正好是2000年他来了,来到德国。他自己跟我说这是最后一次到德国了。李校长看到这个车间门口,新车间门口挂着我的像,他就若有所思。在机场的时候他跟我说一句话,他说万钢,一个人的生活有高潮也有低潮,往往是高潮来了就是一个低潮。所以你现在是很好,将来的发展也会很顺利,但是你有没有信心再去创造一个高潮。这是对我一个很高的一个,我当时就决定了,决定了要我常说我说我是喜欢游泳的,我喜欢迎接新的挑战。

  记者:您回来的目标是什么?现在您当时所想的回来以后的目标是成就自己的什么?然后真正回来以后面对的一步一步的选择,包括到今天和您当时所预定的,回国以后所追求的目标是越来越近还是说越来越远?

  万钢:我回来的目标肯定不是当校长,也不是想当更高的位置,说我回来那天我就想到今天了,没有,没有任何的思维。但是我回来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把中国的汽车工业搞出一套自己的路子来,就着眼于开发洁净能源的汽车。中国的汽车工业如果要想走到世界上最前沿的时候,必须应对这样的挑战。

  解说:回国后,万钢从同济大学普通教授做起,由一位企业管理人员成为同学们眼中的万老师。刚到同济的时候,万钢没有自己的房子,和老母亲住在一起,年薪只相当于在奥迪公司的月薪。2001年,万刚成为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也是在这一年,我国成立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向研发项目组,万钢担任首席科学家、总体组组长,同时他带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师生承接了其中最复杂的燃料电池轿车的研发。但是最初,人们对这项似乎很前卫的项目并不看好。

  万钢:我们这个专项在启动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战略发展方向,但是实际上并不认可,并不完全认可。尽管如此,我们还得到了很多企业的大力的支持,但是并不是说完全一样的。

  解说:仅仅2年之后,2003年8月,我国第一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一号”就问世了。2004年8月,第二代“超越二号”在第六届国际必比登安全环保性车挑战赛上,以5项测试优秀的成绩在展露头脚。

  万钢:最近就是十一五的八六三计划从去年年底落实以后,已经三个月过了,从我们的主体组到全国各地承担单位都去看了一下,得到了四个基本的判断,一个就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已经把发展清洁能源汽车给它创造它的良好的政策环境。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来实施,大的汽车厂已经把洁净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作为他的企业的发展战略。已经排入了生产计划

  也就是在2004年,这个掌握着清洁轿车方向盘的科学家和教授又正式接手了同济这所百年名校的方向盘。他的角色又一次发生了改变,从万老师变成了万校长。

  万钢:那么作为我这一任的校长面临过最大的挑战就是学校规模扩大的时候怎么样来合理地科学地来进行我们的校区布局调整和学科布局的调整。我们和全体班子一起做出了决定,也就是说把我们的强势的能和社会紧密结合的一些学科进行调整。借着校区布局调整的机会,我们把我们和装备制造业,现代装备制作相关的学科都迁移到了嘉定校区。

  早在2001年,上海嘉定区就被规划成为国际综合性汽车产业基地,其功能涵盖整个汽车产业链。2004年,同济大学将汽车和软件学院迁往这里,并把嘉定校区定位为汽车与轨道交通工业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

  万钢:所以

奇瑞的研究中心搬到了同济大学的嘉定校区的附近。上汽的工程研究院就建设在我们校区的旁边。大众的开发部变成了真正的开发中心。包括丰田的开发和培训中心也悄悄地搬到我们的校区的后边。这种聚集形成了对区域经济的一种发展的能量也正是互相的互动,这是我们校区布局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这样的校区的规划使学校和汽车企业的交流更加方便,这使学生在学校中就能接触到正宗企业文化和核心科技,使教学与科研、产业之间直接挂钩。最近,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学生们研制出了一款新式汽车,居然只用一公升汽油开了331公里。与此同时,作为校长的万钢也在积极引进人才。曾在美国航空航天局、通用汽车公司工作过的杨志刚教授、曾在福特汽车公司工作从事新车开发的章桐教授等人,在万钢的说服下都加盟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06年初,同济大学研制的“超越三号”燃料电池车在巴黎必比登赛场,创下了4个a,一个b的骄人成绩,赢得了国外同行的由衷赞叹。

  记者:就是您刚才讲了这么多,给人的一种感觉就是您很善于规划,善于跳出来一个所在的这个范围和空间看这个问题,是您所在的专业也就是工程这方面这个学科的要求让您培养了这样的一种思维的习惯,还是说您很早就规划自己要站在一个领导者的问题,领导者的角度去看这样一个问题?

  万钢:实际上我没有想到站到领导者的位子上。因为我也出身低微,下过乡,到过中国社会的最底层生活过很长时间,我的很多的东西实际来于我自己的教育背景,正因为这种多宽多方位的更换角色,使我更加学会了从各个角度上的换位思维。所以我在当校长以后,给我最大的我第一个就想的就是到底社会对大学需要什么东西,这是我深层次的想法,也正因为是这些想法促进了我们的规划。

  有人评价万钢,他最大的常项就是善于把教育、科技、和产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在不久前,万钢的角色突然又发生了一次出人意料地转变,从万校长成为国家新一届科技部部长。从一位普通的归国学者,到科技部部长,这中间的过渡只有7年时间。面对这么快速的角色变化,万钢的心情非常复杂。

  记者:您也回答了,说没有想到,肯定没有想到回来以后会做校长,会做部长。但是我的问题是,做校长也好,包括明天做部长也好,会不会有利于对您当时预设的这个目标的完成更有帮助?

  万钢:今后我可能很遗憾的我不能自己来操作这个项目了。但是这些同学,这些朋友们,他们会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

  记者:放心吗?

  万钢:放心。

  记者:舍得吗?

  万钢:不舍得。但是我还很关注。我这些天想了想,我也想开了。总有很多人要来做这件事,可能我在另一个岗位上,我能忽悠呼吁更多的人。

  记者:是忽悠还是呼吁?

  万钢:不是忽悠,呼吁和忽悠太近了,呼吁更多的人,感召更多的人来做这件事。因为这件事业很大,而且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是我们国家发展的一个方向。

  记者:希望您顺利,也希望您能成功

  万钢:谢谢。

  记者:虽然我们知道这条路上不可能顺利,而成功也不是那么轻易能够到来的?

  万钢:对。他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思索,更长的时间去学习,更长的时间去了解。他需要你审时度势,他需要做更多方面的工作,这是重任在前,也是要有思想准备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14,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