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14人入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4日02:55 新京报
本报讯(记者 王荟)文化部网站昨日开始对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北京共有14人入选,其中年龄最大的80岁,最年轻的45岁。 首批公示名单共有224人,涵盖了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5大类。 作为申报单位的北京地区共有天桥中幡的傅文刚等14人入围,北京地区入围者的平均年龄为59.6岁。 一些入围的传承人认为,公布非遗传承人也是一项非遗保护措施,希望有关部门在扩大工作场地、鼓励青年人从师学艺等方面给予支持,特别是希望能够出台确有保障的措施。 根据有关规定,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要求能够完整掌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或者特殊技能,具有公认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并且能够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的人物。 文化部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有所不同,物质文化遗产是以物为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很多是通过口传、身授的方法来传递下来的。因此保护传承人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措施。 -对话 “希望有个大点地方做手艺” 弓箭制作技艺传承人杨福喜称政策扶持需尽快落实 北京市朝阳区的杨福喜此次也入围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昨晚,本报记者对其进行了采访。 新京报:对于入围公示名单,你有什么想法? 杨福喜:想尽力把这个技艺传下去。 新京报:现在传承的情况怎么样? 杨福喜:我儿子在学,另外还带了两个徒弟。 新京报:这两个徒弟的学习情况如何? 杨福喜:这两个孩子一个17岁,一个20岁,都是男孩子,都很喜欢弓箭制作。但是有一点,这些孩子将来的生活怎么办?没有劳保,没有保障。就算孩子们现在不考虑这些,可我得考虑到,他们的父母也会考虑到。 新京报:弓箭订购的情况如何? 杨福喜:现在很好,都来不及做。 新京报:一旦评上传承人后,你希望有什么改变? 杨福喜:希望能有一个大点的地方做手艺,现在是在不到10平方米的地方做弓箭,并且堆放所有的器具;还有就是解决一下徒弟们的问题。评审传承人当然是好事,也肯定会有一些政策上的扶持,我希望这种扶持能够快一点、实实在在落实下来。 本报记者 王荟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