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电动自行车上牌上路说不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5日09:29 《市民》杂志

  -文章来源:本文原载于《市民》杂志2007年3月刊 作者:文/高郡阳

  轻型电动车几乎没有尾气,速度接近摩托车,占用道路的面积只相当于自行车。它便宜、轻巧、快捷,适合工薪族的购买力。在号称自行车王国的中国,有着强大的生产能力和众多的用户。这种交通工具为什么会继摩托车之后,在某些城市横遭“封杀”?莫非,我们的城市注定要被“汽车霸权”垄断?

  一问:为何不干省油的事

  市民居家过日子,讲究的是节约和实惠。要不,中央也不会一再号召共同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

  2006年11月3日,一个南方省会城市明令禁止电动车上路上牌。主事者无视一个事实:轻型电动车是减少石油资源消耗的突破口,有巨大的环保价值。

  国际能源机构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全球57%的石油消耗在交通上,到2020年,交通用油将可能会占全球石油总消耗的62%以上。交通能源转型势在必行。

  1995年,中国第一辆电动车诞生。作为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轻型电动车具有省力、低噪音、无污染、无油耗、价格便宜等特点,市场需求量极大。2006年,国内电动车产量已达1500万辆。

  尽管轻型电动车性能与汽车有别,但仍是消费者在昂贵的轿车和拥挤的公交车之外的合理选择。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预计到2010年,中国石油60%以上将依赖进口。而受

原油价格等诸多因素影响,假设石油供应突然紧缩50%,中国将有2亿多辆汽车瘫痪在半路上或车库里!

  电动车“以电代油”,改写了交通工具大量耗油的历史,环保优势显著,制定禁电令的官员,是否真了解世界之大势?

  二问:为何无视平民需要

  “禁电”令让很多市民不解:轻型电动车关系到市民自由选择出行方式的权利,为何说禁就禁?

  2006年12月8日,笔者收看了《社会纵横》。节目中有这样故事:

  场景一:冬天,小李却一身夏装打扮,脸上布满汗珠,他停下车,用毛巾抹了一下脸:“我没有文化,只能靠卖力气挣钱糊口,现在禁摩,就靠电动车了!”

  2005年5月,小李夫妇来城里务工。开始在工地做小工,每天35块钱,媳妇一时找不到工作,生活很拮据。在老乡介绍下,小李转到商场运送家具,一天能挣50元。“为什么自买辆摩托车送家具呢?”媳妇劝他。他们用积蓄买了辆二手摩托车。

  今年3月。小李喜得一子。恰逢此际,因为无证驾驶和逆行,小李摩托车被扣了,罚款600元,还差点被拘留。生活来源中断,小媳妇哭得眼睛通红。

  小李听朋友说,电动车比摩托车好,送货风险小。狠了狠心,小徐花了不到2000元买了一辆电动车用于送煤气。

  小李算了一笔帐:原来每天用摩托车送货花费32元油钱。现在骑电动车,电费才花3元。每天省下近30元钱。更主要的是,只要小心驾驶,罚扣风险很小。谁知,电动车说禁就禁了,梦想又泡了汤。

  场景二:家住该市中山八路的宋先生,一提起自己背蓄电池上班的“发明”,就摇头苦笑。

  公司离家很远:从家到公交站15分钟,一般等车需要15分钟到20分钟,倒一次公交车,坐车要花去40分钟,到单位大致需要一个小时。

  8年前,宋先生的妻子得了严重的风湿病,手指关节僵直得不能活动了,走路困难。他每天中午必须回家,为妻儿做饭。

  “为什么不请保姆?”

  “我一个月2000来元的工资,爱人下岗,每月低保才300多元,孩子要上学、穿衣,媳妇要看病吃药,全家要吃饭,2000多元实在太紧了。怎么请得起?!”

  看着丈夫如此操劳,爱人劝宋先生:“买辆电动自行车吧!”经过慎重观察,宋先生发现电动自行车确实方便,就咬牙花1800元买了一辆。他算了一笔帐:每天骑自行车到单位用50分钟,公交车60分钟,电动车则只需15分钟;公交车每天花费8元,电动车成本大约是8毛钱。

  2006年11月3日“禁电”后,宋先生不得不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了,也不得不带饭回家了。儿子不高兴地说:“不好吃,我喜欢爸爸做的饭。”妻子斥责儿子道:“不懂事!”宋先生看着心爱的电动车发呆,突然眼前一亮……

  第二天,他又骑着“电动”自行车上班了,只不过车座下的电池不见了,背上却多了一个旅行包,重达二三十斤,里面装着车上撤下的蓄电池。

  “我见了交警就把线拔出来,用脚蹬,避开交警后再把线插上。”

  “你不累吗?这么沉的包,每天都背着。”主持人问,宋先生无言以对……

  场景三:下班高峰期,张大姐连等了8辆车,都因公交车爆满未停,为此耽误了50多分钟。当记者问她对“禁电”的看法时,她情绪激动地说:“我们城市禁摩又禁电,政府承诺加快公交线路覆盖率,照我看,根本没有什么改善,反而搞得老百姓出行更加困难。”

  ……这三个故事,只是千千万万当地市民生活的缩影。笔者担心:平时坐公车出行的政府官员,养成了扭曲的发展观和财富观,无法感受平民出行的艰辛,却对他们的生活与出行方式指手划脚,横加干涉。无法倾听中低收入群体的心声,和谐社会如何共建?

  三问:为何摩、电偏偏无路权

  这个城市刚搞了“禁摩”,现在又行“禁电”,在民间赢得了“只禁城”的诨号。不经过立法机关审议,仅凭借行政部门一纸通告,即宣布生效执行,未执行法定程序,令人不解。

  《道路交通安全法》并无禁止或限制电动自行车上路的条款。只要所选择的交通工具没有危害公共安全,就纯属私人问题,政府无权干涉。

  城市管理要以人为本,一种交通工具,为广大群众所需要与欢迎,即使有需要改善之处,在管理上就应该持慎重态度,避免草率的“一刀切”。

  针对轻型电动车,政府部门尽管可以通过一纸公文,发布“禁电令”,但是否真能令行禁止?是否真正考虑过可能的负面效应?显然不够!

  显而易见的是,“禁摩”、“禁电”除了干涉市民出行的选择权和平民交通工具的路权之外,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不利于城市的和谐,并引发人们对行政滥权的质疑——这一切怎么就不在决策部门的考虑之列?

  四问:哪种车是污染的主角

  该市“禁电令”以“污染环境”为由“禁电”,可谓荒谬。

  “禁电令”称,由于电动自行车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困难,且管理体制尚未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铅酸电池确实可能导致污染,但只在到处乱扔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而现实是,有谁能在路上见到乱扔的铅酸废旧电池?

  旧电池有较高回收价值。2006年,由于受能源紧张和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的影响,一组废旧铅酸蓄电池在回收市场上能卖40元左右,使用者不会随意丢弃。从我国大小300多家废旧铅酸电池再生厂年生产能力近千吨的现状来看,旧电池回收率几达100%。

  绝大部分汽车用的也是铅酸电池,体积更大,按照“禁电令”的说法,污染更加严重,岂不是汽车也要禁止上路了?

  况且,电动车在使用过程近乎“零排放”,非常环保。如果2020年轻型电动车能够实现对新增轿车需求一定范围的有效替代,每年将减少污染排放量3000万吨。

  事实胜于雄辩。污染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是公路上排放着燃油废气的各色汽车,而不是轻型电动车。

  五问:以禁代管是否图省事

  “禁电令”中有一条理由,称电动车扰乱交通秩序。以下说法也许更接近事实:电动车速度慢,又灵活地穿梭于机动车道间,给机动车和交通管理造成不便。

  但是,中国电动车产业明显不同于欧美,消费者主要还是原来的自行车使用者。问世以来,电动车就寄托了消费者结束脚踏历史、享受便利交通的愿望。其用户构成,三部分群体特别突出:老年人、职业女性、郊区农村消费者。电动车的普及增加了弱势群体的生存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生活福利。

  交警部门认定电动车“不安全,对市民的交通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基本论据是:“去年本市发生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29宗,造成6人死亡,28人受伤”,“今年1至5月份,市区发生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事故49宗,是去年同期4倍”。

  这个论据是有漏洞的,它没有给出同期城市机动车交通事故的数目。根据上海市统计,2002年上半年电动自行车事故率为0.17%,同期机动车事故率为1.6%。很明显,电动自行车并非更不安全。退一步说,即使它有安全隐患和超速问题,也完全可以通过规范管理来解决。

  因为出事故,就把交通工具一禁了之,这难道不是因噎废食?

  六问:是否纵容“汽车霸权”

  “禁电令”没有掩饰其动机:“减少道路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摩擦,提高机动车通行速度”——原来如此! 

  道路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是有限的——电动车占了,汽车自然就少了;电动车没了,汽车也许可以畅通无阻。由此看来,汽车制造商和销售商才是“封杀令”最大受益者,在“封杀令”中,不难看到汽车利益集团那巨无霸的身影。

  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城市之所以出台一个带有明显倾向性的政策,有可能是因为汽车利益集团对城市决策者的游说能力,大大超过了电动车生产商、销售商以及电动自行车使用者对政府的影响力——尽管后者人数远远超过前者。

  也许,电动自行车要想“咸鱼翻生”,利益相关者就要重新进行力量整合,并寻找影响政府决策的新途径。试想:如果每一个摩托车主和电动自行车主,手里都捏着一张对市长的选票,那么,这个城市敢不顾民意轻易做出“禁摩”与“禁电”的决策吗?

  本文原载于《市民》杂志2007年3月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