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盲青年调音心、耳、手三位一体 黑暗中捕捉“施坦威”喜怒哀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5日09:40 上海青年报
顾安平,上海目前唯一的盲人高级调音师。在接触钢琴的20多年间,他一直用手、用耳、用心与钢琴作着对话,在一片黑暗的世界里,使钢琴恢复它们的亮色。在顾安平的哲学里,钢琴也是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的生命。因为如此,在这高贵的"乐器之王"面前,他始终保持着不卑不亢。最近,29岁的顾安平接到了一个新任务,为一架顶级的施坦威三角钢琴调音。 本报记者 郦亮 本版摄影 记者 施培琦 ●新闻背景 俗称调音师,正式称谓钢琴调律师。其主要任务是对钢琴进行音色调试、音准定律、机件调整、部件整修。钢琴调律师从业条件主要有两点:一、从业者要具备很好的音乐素质,这对调音师的工作非常有帮助;二、钢琴调律师的手和耳比较重要,调音时要求八度控制,如果手够不到八度的话,会很费劲,所以要求手比较大;此外听力也要比较准确。 自钢琴在19世纪进入上海以来,中国本土的调音师应运而生。1993年,钢琴调律师被列入第103个国家职业技术工种,并开始职业技术培训。截止到2006年,全国通过职业资格考试的调音师约有800人,属于紧缺型人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钢琴调律师有上百人,其中高级调音师有几十人,而盲人高级调音师只有顾安平一人。 1搭脉 顾安平习惯于戴着他那1000度的放大镜,闭着眼睛试琴。由于宿命的安排,他天生右眼失明,左眼只有0.1的视力。于是在过去的20多年里,他一直是用心,而不是用眼睛与各路钢琴作着对话。“钢琴是一个活物。”顾安平说,“钢琴本质上是一个能制造美好的生命。” 于是,身为调音师的他,每每坐在一架陌生的钢琴之前,他做的第一步,就是老中医所要做的——搭脉。 在一个初夏的午后,阳光透过窗外的枝叶,在顾安平和他面前的施坦威身上,投射成一朵朵斑斓的光点。这架15岁的9尺施坦威三角钢琴是钢琴世界的国王,150万的天价,使其在我们这座城市的数量不超过10架。今天顾安平要做的,就是让施坦威以他的意志进行演奏。 在这个不大的空间里,施坦威站在距顾安平0.5米的地方,显示着它的高傲。但它显然找错了对手,双眼紧闭的顾安平根本看不见,也不想看,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这方面,顾安平更像个哲学家,他说:“正如人不可貌相,尊贵的躯壳里也许只有稻草,而真正的好琴,也许朴素得让人不屑一看。” 顾安平的左手在斯坦威上敲出了一个“DUO”音。他皱了皱眉头,搭脉的第一个印象,他觉得手感有点紧——那是施坦威给他的阻力。他又行云流水般地弹了一曲肖邦的《波兰舞曲》,对钢琴的击弦器、羊毛毡、共鸣箱和关节,进行了一系列的“望闻问切”,心里有了底。在顾安平看来,钢琴同人一样有性格,有活络的,有木讷的;有随性的,有顽固的,这台施坦威显然有点顽固。 2契合 顽固意味着挑衅,不过顾安平喜欢这种挑衅。10年前,还在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调律专业当学生的时候,他就热衷于做难题。凭着经验,顾安平判断琴键紧,是旋轴里的轴钉出了问题。“钢琴姓钢,其实它和人一样脆弱,人老了,关节会不好,轴钉就是钢琴的关节。”顾安平的话里处处有着人生的隐喻。 在钢琴2万多个零件中,轴钉最小,直径不过1毫米。换轴钉需用一个差不多粗细的钉子将其敲出,如同针线活一般,常人尚且吃力,不过这恰是顾安平最拿手的。他说:“我用耳朵穿线。” 关于顾安平的耳朵,坊间有很多传说。最玄的一个是,某日顾安平突然说“对面养了一只鸟对吧”,家人出门寻找,果然在100多米的远处,看到一只画眉在鸟笼里唱歌。盲,成就了顾安平的听力。有时他相信自己有超能力,他可以用耳朵做许多别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顾安平给施坦威换轴钉,用的就是耳朵。他先用钉子在轴钉周围试探,当听到金属接触的声音的时候,他敲下去,一次成功地取出了轴钉,他这样做已经很久没有失手过了。这是针尖对针尖的声音,在50分贝的环境中,它很容易被淹没于无形,但却逃不过顾安平的耳朵。 施坦威的隆威,是由它实打实的钢筋铁骨作后盾的。其音板用的是最好的北美云杉,琴弦则是最顶级的罗丝劳牌。但是15岁的年纪,已足以让这个高贵“国王”的肌体出现劳损。顾安平抚摸着每一个零件,对此,他早已轻车熟路,他柔软的指尖游离在零件与零件的边缘。顾安平闭上眼睛,屏住呼吸,将耳朵贴到1厘米的地方,去听手指触摸零件的微响。他终于又发现,“MI”键的琴弦松了几分,他手指在其上的旋钮轻轻一弹,音准恢复了正常。 换了“关节”、扭紧了琴弦的施坦威放弃了顽固,在顾安平的弹指之间变得配合起来。顾安平把调音称作“契合”,任何调音,都是调音师和钢琴“人琴对话”的结果,这里面没有胜者,也没有输者。“这就好比中医,只知道用猛药的医生,肯定不是好医生。” 3期待 顾安平和施坦威作别,他收取了200元的调音费。他感到滋味万千,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施坦威。他走到门口,回头瞥了瞥那个全身漆黑的傲气的家伙,有点难舍。他已经喜欢上了它。现在做什么?顾安平脱口而出:期待重逢。 几乎每给一架钢琴调完音,顾安平都会这么想,只是这次格外强烈。他是一个怀旧之人,尽管他看不到,但他了解每一个“契合”对象的品性,将它们视作朋友,并静静地等候着那些美丽邂逅的到来。 曾经,顾安平的一个客户将钢琴卖给了他的朋友,这人后来又请顾安平去调音,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顾安平一敲击琴键就惊呼:“这是我的朋友!”举座惊讶不已。顾安平说,识朋友,有的时候眼睛未必可靠,用心去感悟,你甚至于可以感觉到它那熟悉的气息。 钢琴的平均寿命是80岁,顾安平说,他愿意陪伴这些朋友们一辈子,和它们一起变老,即使在他自己80岁满脸皱纹的时候。 但是,顾安平似乎注定要生活在悖论之中。4年前,他在南昌路开了一家琴行,为了讨生活,他不得不把自己亲手调制过的钢琴一架架地卖出去,因此也经常要饱受别离的苦痛。“虽然我从没见过它们的样子,但我知道,它们就在我的身边,它们在遥远的地方想我,我也想它们,我们永远不分离。” 小传 1979年,出生18天,爸爸第一次发现儿子的眼睛和别人不一样。4个月大时,接受了第一次眼科手术。右眼完全失明,左眼裸眼视力只有0.1。 2岁时,第一次摸到琴键,兴奋不已,站在钢琴椅上不肯下来,天生的乐感,令家人震惊。 4岁时,正式开始学琴,启蒙老师是在上海交响乐团担任一级钢琴独奏演员的姑妈。小手被姑妈握住,一个琴键一个琴键地摸索,很快烂熟。五线谱则听姑妈读出来,并背诵于心。 8岁时,在没有空调的房间里刻苦练琴,汗水顺着脸颊滴在琴键上。 15岁时,将贝多芬的《奏鸣曲》 演奏得无懈可击,以此获得钢琴10级证书,第一次品尝到了成就感。 15岁时,一举获得“练耳”10级优秀证书,第一次发现自己的耳朵竟然这么好。秋天,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调律专业学习。将一架钢琴2万个零件拆了重装,完全靠手熟悉了钢琴的构造,重装速度比同学都快。 18岁时,正式踏入社会,成为一名钢琴调律师,起先遭遇白眼,但很快赢得了信任。 26岁时,兴奋的一年,终于获得高级钢琴调律师证书,调律费也随之上升到了200元,成为上海第一个盲人高级钢琴调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