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弃名校报师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5日21:18 求学杂志

  师范保送生的“风光生涯”

  1986年,我国改革开放已近十年,整个社会正处于经济蓬勃发展的初期,大学的神圣性好像有点摇晃了,城市里就业机会多,不上大学也能找到工作,工资也不比大学生少,人们都忙着抓住机会挣钱,下海经商风靡一时;而且,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刚刚走向正轨,教育经费、教育资源等严重紧缺,大学很难考得上,当时全国一年的招生人数计划比现在江苏省一年的招生计划还要少,我所在的省重点中学正规本科的录取率不到50%,普通高中考上大学的只能按个位计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大学的盛景是在80年代,现在城里学生考大学的主观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反正都不愁吃喝的,农村的学生却仍是拼命苦读的。

  高二文理分科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理科,当时流行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从上小学到高中,我一直都是班上的佼佼者,我的理想是考

南开大学
北京大学
等名牌院校。但在高三时,学校有一个保送省属重点师范院校的名额,由于我是高度近视而且户口是在农村,我那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父亲,担心我在高校录取或选择专业时受影响受“委屈”,于是就极力要求我申请“保送”,为的是稳稳当当地跳出“农门”,从此有个铁饭碗,永远告别“修理地球”(农民)的工作。于是在学校的推荐下,我顺利通过了大学的面试,获得了保送资格,并被树为踊跃报考师范院校、献身教育事业的典型,在全市像如今的孩子们考上
状元
般“敲锣打鼓一哄而上”地宣传。由于保送,我当年六月中旬就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因而在我的同窗使出全身解数进行高考冲刺时,我却可以逍遥自在地在家中休息了。

  读书、写诗、跳舞的大学自由

  在家的时候,天天盼望着大学开学日子的到来。待到真正到了大学,发现高中的生活单调得生涩。1986年的大学校园,空气里都是自由的气息,读书,写诗,睡大觉成为文科学生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各种新思潮正悄然改变我们被蒙蔽已久的视野。那时候的大学文科学生以不独立思考、人云亦云为耻,以言人未敢言为荣,经常有出人意料的言行作为,而我们理科学生则保守多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周末舞会以及各种学生社团组织的沙龙、郊游、通宵电影以及通宵教室里看书的人群。1986,交谊舞刚开始在中国流行,每个大学中没人不去学的,学校周末举办的舞会其实很简单,一台收录机,放上几盒交谊舞磁带,将教室里桌凳挪到墙边就成了舞厅,一班人其乐融融地跳,一场舞会足够我们玩一个晚上了。周末就集体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到郊外游玩,大学四年下来我差不多把能去的风景名胜区都逛了个遍,长了不少见识。

  记忆中的大学学习也如今天的大学一样,学习具有很强的自由度,完全靠自己自觉,学校也因为社会风潮的影响对我们很是“放得开”,学校一般的晚自习教室,到一定时间就会熄灯,但总有很多人在学校专门开设的通宵教室里继续他们的书写生活,平时通宵教室人不是特别多,但到了考试之前就会座无虚席。80年代,我们除了把能玩的地方都玩了,和现在的大学生一样,我们在大学里挥霍着青春,不亦乐乎。

  80年代后期,我国经济处在一个跌宕起伏的发展时期,管理类人才特别走俏,收入好社会地位高,大学里的经济管理专业成为当时的最热门;其次是新兴科学如生物工程、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等工科专业,各高校都争相开设这类专业,同学们对这些专业也是跃跃欲试,梦想着跟随祖国的前进大步伐大展身手,做个时代的弄潮儿。但当我们大学毕业时,一般学校的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想找到理想的工作已经有点难了,多亏了父亲当年的“高瞻远瞩”,学师范的我比较容易地“等到了婆家”。

  高考、大学的时光已成了遥远的事情了,20年之后,我的考上大学的同学,现在都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而我也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如今看着现在的学生为高考拼搏着、痛苦着,偶尔也想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模糊,也清晰。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