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论:从“短信反污染”看权力的任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0日01:46 燕赵都市报
为了抵制当地政府建设高污染的PX(PX就是对二甲苯,属危险化学品和高致癌物)项目,厦门市民互相转发一条题为《反污染!厦门百万市民疯传同一短信》的短信。短信说:“苯项目一旦生产,厦门全岛意味着放了一颗原子弹,厦门人民以后的生活将在白血病、畸形儿中度过。国际组织规定这类项目要在距离城市一百公里以外开发,厦门距此项目才十六公里……”(5月29日《南方都市报》) 市民不会不知道,传播短信并不是解决问题的直接途径,其作用是难以预期的。“条条大路通罗马”,表达利益诉求的道路原本该有多条,但为什么市民会选择“发短信”这条路呢? 不是有体制问责的路可走吗?根据报道,今年两会期间有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签名抵制该项目,虽然被列为今年政协的头号议案,但得到的答复只是“以后不再批此类化工项目”,没说如何解决现有的PX项目,委员的努力被“太极拳”化为无形,媒体也只好无奈发出“百名委员难阻厦门百亿化工项目”的感慨。 不是有媒体监督的路可走吗?据说,在此番争论当中,当地媒体没有做任何报道,“默契”选择了集体沉默,讨论此事件比较集中的一个论坛“厦门小鱼论坛”也因此被关闭了。由于256期《凤凰周刊》报道了PX项目,厦门市政府收走了所有的《凤凰周刊》,“不准卖了”。当地媒体不让说,外地媒体说了也白说,“我自岿然不动”,媒体监督的大门也被堵上了。 不是有政府信访部门的路可走吗?想来走这条路的人不会没有,但看到政府对待网络讨论、外地杂志如临大敌的行为,便不难想象他们会面对怎样的态度。在民意沸沸扬扬的时候,市政府办公室的值班人员却告诉记者“对市民的反对意见不知道”,仅此一点,要么说明政府官员在回避矛盾,要么就是对于民意缺乏最起码的敏感———不管哪一种,都堵塞了民众与政府直接“博弈”的可能。 公权力最忌讳的就是“权力任性”。当政府部门“任性”地认为自己做着正确的事情,不同声音是“不理解”的时候,便会表现出“置万千人而不理”的一意孤行。更可怕的是,这样的一意孤行非常有力量。或许,他们认为“海沧PX项目已通过国家级环评论证和审批”,便不容讨论;或许,他们以为“海沧PX项目高标准保护环境”的努力已经作了,便没必要讨论。但不论老百姓是杞人忧天还是未雨绸缪,政府都有责任通过媒体耐心与市民沟通、解释。毕竟,城市是全体市民的城市,而不是几个官员的“GDP”城市。 国家环保总局潘岳副局长曾指出,我国化工石化行业存在严重布局性环境风险。怎样布局才能减少风险?一个最起码的条件就是受项目影响的各方要具有基本的利益表达能力,能够“说得上话、使得上劲”,任由地方政府与投资者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环境规划与区域布局,就别指望能把环境风险放到首要的地位。 在一个致力于打造责任政府的时代,那么多的渠道市民都不走,或者都走不通,这需要相关部门反思。厦门市民被迫选择了传播短信,甚至“挑拨群体性事件”这么一条路,不能不说是老百姓权利诉求的一大遗憾,责任政府的一大悲哀。矛盾越积越大,化解当下“短信传播”的危机已是当务之急,而反思如何畅通权利诉求渠道,让更多的矛盾化解在初始状态,却是责任政府长期的任务。 ■毕诗成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