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茶千万富翁比比皆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0日17:16 重庆晨报

  现在,芳村茶叶市场已经成为广州“富人区”,其中“普洱热”贡献最大。“在芳村茶叶市场卖茶叶的,3年前几乎全部骑自行车,现在一辆辆宝马车停在档口。”丁俊之说:“这些可作茶商致富的印证。”

  丁俊之告诉记者,2003年起,普洱茶的价格就像插上翅膀,一路飞高。10年前,一个普洱茶饼只要6元,现在100元都买不到,“从产区云南,到销区香港、台湾、珠三角等地,经营普洱茶致富的数不胜数,昔日廉价茶品普洱茶,如今一跃成为茶商和收藏者眼里的摇钱树。”

  丁俊之举例说:“5年前,芳村茶叶市场卖茶的郑姓档主一家5口,还是挤在1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2003年普洱茶市旺起来后,他就发了,2005年买下市区17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次性付款140多万元。”

  “在这里做了10年以上的老商户,90%以上是百万富翁,预计千万富翁也有50%。”一位茶界老行尊如此形容。

  月租不贵顶手费却走高

  而且,“普洱热”让荔湾石围塘、山村等地的茶铺,成为茶界的“香饽饽”。南方茶叶市场一铺难求,周边茶叶市场铺位价普遍看涨。虽然茶叶市场铺面租金不算昂贵,但求租“转手费”高得惊人,尤其是“老字号场馆”。例如:南方茶叶市场、广东芳村茶叶城。记者调查发现,与广东茶叶城相邻的锦桂茶市场,一个面积为18平方米的商铺,月租金只是2000余元,但顶手费高达7.5万元。

  在南方茶叶市场做了10年生意的丰哥,也证实铺面租金不贵,1995年月租金30多元/平方米,现在70~80元/平方米。但是,记者听到“场外人”明仔抱怨说,“南方茶叶市场的铺位难求,上个月与人谈好一个60平方米的铺位顶手费60万元,谁知他悄悄以80万元转给别人。如果他跟我商量,也许我愿意出100万元。”

  利益诱人深入 外行收藏普洱

  富家女7日挣2万多元

  阿韵既是“富家女”,也是一名“官太”。她爸爸是出名艺术家,丈夫是“头顶官帽”的国家干部,优越的生活环境造就阿韵贪玩、爽真、乐观而又好强的性格。看到身边的朋友玩起普洱,甚至连自己尊敬的长辈也加入普洱收藏、投资行列。完全不懂茶的阿韵3月中下旬入市,就拿10万余元收购普洱茶,短短一周纯挣了2万多元。

  自此,阿韵爱上了普洱,通过个把月学习,味觉灵敏的她略懂得了品茶,且眼光挺准。现在,阿韵不玩大厂货,入的是一些价位较低,名气不大,但茶底靓的“生饼”。阿韵说:“我不等钱花,房子也有的是,买批好茶回去放着,几年后一定大大升值”。

  投资百万仅算“中等”

  今年38岁的威哥,自己开公司做冷器设备。2006年11月,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在琶洲中洲中心举行,在好朋友盛情邀请下,他天天泡在茶博会,从此喜欢上普洱茶。

  威哥懂得“经营”,让他“玩”起普洱茶比许多人有优势。看到普洱茶在茶博会备受欢迎,他迅速调入资金入市,一出手就是几十万元。威哥说他玩的不仅是品牌大厂的茶叶,而且乐于参与那些“营销链”完整、灵活的小品牌。出出入入,几个回合投入百万元资金,已经全部回本,也就是说,现在压下的百万元茶叶货品是纯挣回来的东西。威哥笑着说:“投资百万元,规模在圈内算是中等水平,有的大户拿出近亿元收藏普洱。”

  夫妻卖屋收藏普洱

  看到朋友“炒卖”普洱茶挣钱快,超叔在朋友诱领下,2005年初加入普洱茶投资收藏行列。与妻子商量后,他竟然把父辈留下的房子卖掉,套现30万元活跃于芳村茶叶市场。

  超叔告诉记者,2005年初,他用15万多元一口气入了勐海(即“大益”)、下关、黎明等知名品牌普洱茶近百件(通常84片/件),结果普洱茶价7月份价格大跌,货值跌剩一半,直到2006年下半年价格回升,两夫妇咬着牙,等到10月~11月,各品牌普洱茶价陆续回升至市场受挫前水平,迅速“出手”。

  现在,超叔坚信普洱茶走势强劲,升值前景向好,不断增加投资金额,累计购入普洱茶总值达40多万元,而且在佛山老家租下一间通风干爽的房子,专门存放普洱茶。

  普洱词典

  据载:濮人是云南种茶的始祖,商周时期云南以茶为贡品。三国时期南中茶子已有盛名,与当时国内外名特水果等产物并列。而普洱茶之名则始见于明代,云南有名茶出现,焙制方法未臻完善,大叶种茶树须架梯采摘。清代普洱茶名重天下,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钱粮。但到了民国时期,茶事则由兴变衰。由此可见,普洱茶的“第一次辉煌”在清代。

  编号规则

  第一、二码表示配方年份;第三码表示茶菁级别;第四码表示生产厂家所属地(尾码1为昆明的茶厂、2为勐海茶区的茶厂、3为下关茶区的茶厂)。例如:今麦普茶行销售的春海牌南糯早春七子饼0612,06表示2006年的配方,1表示1级茶菁,2表示生产厂家在勐海茶区。同理,中茶牌7542,75表示1975年的配方(并非代表75年生产), 4代表4级茶箐,2代表勐海茶区生产。

  透析普洱神话之炒茶内幕

  茶厂茶商联合炒价 5千元普洱叫价2万

  专题撰文 时报记者 徐毅儿 专题摄影 时报记者 黄立科 徐毅儿 实习生 陈文杰

  出厂价5000元/件的普洱茶几经转手,到了市场至少要价19000元/件。炒茶人是如何提升普洱茶“身价”的?时报记者化身“炒家”,在芳村茶叶市场“潜伏”一个多月,揭开茶厂茶商“坐庄”托价的内幕。捂货抬价,炒作宣传等是操盘手最惯用的手法。而在炒茶的过程中,取胜的永远都是大庄家,跟风的“小股民”难以预测市场风险,往往只赔不赚。

  庄家三招炒高茶价

  捂货:谎称没货炒至天价后再放货

  记者在茶叶市场看到,某个牌子的2007年新茶,一到市场每件叫价就超过2万元。难道它的出厂价就这样高?茶艺乐园(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璋向记者透露了其中“秘密”:“据我了解,这个牌子的茶,茶厂与经销商(茶商向茶厂交纳一定的加盟费,即可成为经销商,据称加盟金额为1000万元)协定的规矩是:一手经销商稳挣4000元/件,二手经销商挣10000元/件,这样,如果一件出厂价为5000元/件的普洱茶,到了市场至少已经要价19000元/件。

  东江茶香居酒楼负责人宋鑫林介绍,经销商“炒”价的巧妙在于:他们通常的做法是先推20%份额的茶品,然后不断通过吹捧叫价,进行炒作宣传,待价位升至理想阶段,再将其余80%的货推出市面。“等这些价格‘泡沫’一一破灭后,最后接手的小市民将会被套牢,而这时经销商、大户们已经挣得盆满钵满,安坐看‘热闹’了”。至于如何造价?宋鑫林说:“先推出的20%份额茶品,实际上只是在厂家与经销商内部运转,他们通过不断的‘出手’和不断的‘回收’,价格就100元、200元、1000元、2000元地被‘叫’上去了”。

  广东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燕平说:“现在的茶市如同股市一样,由茶厂、经销商联合做庄,操控大盘,小买家只是跟着大户跑”,她直言:“茶根本没有卖到消费者手中,更不用说被喝掉了。而是一直在经销商手里,他们甚至不用转仓就大大咧咧地喊‘没货了’。通过不断的吹风叫价,把茶炒至天价后,这些人才大量出货换钱。”

  记者在茶市场就有这样的经历。4月中旬,记者在芳村茶市场碰到一个来拿货的福建炒茶人,便跟他搭话:“你拿的100件货,2400/件,现在已经升到4500元/件了,发啦。”不想福建人一脸无奈:“是升了,又怎样。他们现在才给了我12件货,其余的都压着没给,能挣得了多少?”“有的人更惨,同样是订100件,现在才拿到5件。我能拿到这么多,已经算是给我面子了。”原来,一开始广筹资金“做货”的人(或称:总代理)现在又打了个“后手”——货到手,自己先卖个开门红,喝“头啖汤”。当市场快到“饱和”程度,总代理商才给“买单人”发货,这时候“买单人”想出货挣钱也不是一件易事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6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