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只个股跌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1日02:28 海峡都市报

  N本版文图 新华 上证

  北晚 CFP

  本报记者 林可 林丹

  【核心提示】

  昨日零点,财政部突然宣布,即日起将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的1‰上调至3‰。受此影响,沪深股市昨日放量下跌,跌幅均超过6%。两市绝大多数交易品种出现不同程度下跌,个股大面积跌停。与此同时,两市成交量首次突破4100亿元。

  印花税为何突然上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后市走势又将如何?

  昨日上证综指以4087.41点跳空近250点大幅低开,此后股指曾一度有所反弹,但随后又快速下挫。当日股指跌幅最大时下跌超过320点,收盘报4053.09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6.50%,全天振幅为5.99%。

  深证成指昨日报收于12629.40点,跌幅达到6.15%。

  昨日沪深两市仅分别有73只和25只交易品种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不计算ST股票和未股改股,两市有约860只个股跌停。伴随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沪深两市成交量分别达到2757.16亿元和1409.60亿元,以4166.76亿元创下有史以来的最大成交量。

  除中国石化出现3.29%的涨幅外,权重指标股全线下跌。其中工行和中行分别跌4.83%和7.12%,以5.32元和5.48元报收。两只保险类个股则双双出现超过9%的跌幅。大盘大幅下挫中证券板块首当其冲,中信证券和宏源证券双双跌停。此外,渔业、航空运输等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出现整体跌停。

  【新政解读】

  管理层明确表态

  给股市降温

  此次印花税上调,是1‰实行两年零四个月后的首次调整,将加大股票交易成本。税率从1‰提高到3‰,增长了2倍。体现在股民单笔交易费用上则提高了50%:交易费用包括印花税和佣金,佣金一般单笔3‰,以此计算,单笔交易费用从4‰上涨到6‰。

  根据我国税法,股票交易印花税是针对股票买卖、继承、赠与等情况的一种税收,依据“股票交易时实际市场价格”确定交易金额,并乘以一定税率计算出税额。

  近期,监管部门为给异常狂热的股市降温,发布了一系列“调控”措施:证监会连发两道“风险提示令”,要求券商、基金公司等加强投资者教育;央行则首次启动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汇率”的“三驾马车”,上调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

  一周前,有关上调印花税的传闻已在市场上快速流传。《上海证券报》记者曾致电财政部新闻办和国税总局新闻办,但两部委均表示未听说近期将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

  但仅过一周,调整印花税的举措就从传闻变成了现实。申银万国研究所的专家认为,调高印花税是管理层对目前股市的一种明确表态,体现出管理层对当前股市狂热的担心。这也许表明监管层对股市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值得高度关注。

  市场和政策的博弈只是开始。当前,监管层主要采取较为市场化的调控措施,包括曝光查处违规问题,强调投资者教育,提升交易成本等,对市场直接影响较小。市场应密切关注管理层是否会对最为关键的资金供应进行调控。

  【专家点评】

  抑制过度投机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表示,在市场好的时候提高印花税率,而当市场不好的时候相应降低,这符合税收工具的使用方式,也符合政策调控经济的职能。不应将其理解成是打压资本市场的行为。

  左晓蕾表示,从理论上来讲,调高印花税率会增加交易成本,从而可以降低股市的活跃程度。一部分投资者可能会因为交易成本的升高而放弃频繁买卖股票,从而达到抑制投机的效果,而另外一部分投资者则更加看重股票投资产生的高收益,不会改变投资行为。

  牛市趋势未变

  申银万国专家认为印花税上调将提高股票的交易成本,因此会对市场的活跃程度产生抑制作用。管理层出台这一政策,目的在于给股市降温。和前期的风险教育和加强监管相比,调控的力度有所提升,反映了管理层对股市过快上涨并不认可。由于沪市跌幅已达6%,上调印花税的直接冲击已大部分被消化,继续向下空间不会大。估计强支撑位就在4000点一线。但由于管理层态度明确,市场信心和预期已发生一定的变化,股市像前几次那样立即再拾升势也是不可能的。估计股市将因此进入振荡期,通过结构性的整理夯实基础。就长期而言,牛市的趋势并未发生变化,4335点不会是今年的最高点。

  市场短期降温

  中金公司认为印花税上调将带来交易成本的上升,目的是为了抑制短线投资(投机)行为。从历史经验来看,对市场投资者的心理短期影响将会较大,有利于市场短期降温。

  德意志银行估计,中国政府的目的在于打击市场投机行为,而不是整体经济。中国财政部希望通过上调印花税将市场回调15%~20%,然后成为更为有序的市场。

  市场可能不理会该政策,并保持快速上涨的势头,如果这样,管理层可能再度上调印花税;但另一方面,如果此举导致股市回调40%~50%,将令政府采取与上调相反的举措。

  【股民百态】

  新股民给吓蒙了

  昨日一上午,榕城许多股民便手忙脚乱,忙着挂单卖股,但仍有部分股民坚定持股。老人退出,新人加入。福州多个证券机构营业部表示,昨日的开户数比较平稳,并没有出现大幅减少。

  新股民小陈上周才开户,他根本就不知道印花税的上调。开盘后不久,他就不顾一切地买入中国国贸,买入价为24.35元,国贸起先一路上涨,接近涨停时又一路急跌,11时30分收盘时收在21.43元。“跌了快两元了。”坐过了“过山车”后,小陈直言心脏受不了。

  林小姐周一才开户,这两天正在埋头苦读证券书籍。准备杀进股市的她被昨天几乎一片“绿色”的股市给吓蒙了。“太可怕了,几乎全线跌停。”林小姐说,不打算买股了,还是买基金比较安全些。

  “死了也不要卖”

  不管大盘如何变化,一直坚定持股。近期网络上流行的《死了也不要卖》的歌词体现了一部分股民的心理,小李就是他们中的代表之一。

  “从今年到现在只操作了一次。”面对昨日个股的跌停,小李说,目前还没考虑卖。上调印花税,只是国家不希望股市涨太快,但牛市格局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上厕所都没时间

  “一天都在接电话,咨询的客户太多了,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昨天最忙的莫过于各证券机构的分析师了。国泰君安分析师郭天佑说,他刚到单位就在不停地接客户电话。客户询问最多的还是后市如何操作。不少股民一看到大盘变绿就想抛。他们缺少风险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这次调整给他们上了一堂很有必要的“风险教育课”。

  开户者没有减少

  大盘急跌,吓走了一些老股民,但仍有不少新股民排队开户。昨日,记者在国泰君安、广发华福、银河证券等营业部了解到,虽然面对波涛汹涌的跌势,但到营业部来开户的新股民并没减少,仍维持在往日水平。来开户的大体有两类,一是几天前就打算过来的,二是想通过大盘大跌入市抄底的。

  还会有下一步调控吗?

  N综合

  在股市快速上涨、经济增长由过快转向过热的预期下,近期政府宣布了加息、放宽QDII、提高印花税等多项降温措施,同时提高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浮动范围。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则指出,将加快新股发行节奏,吸引境外公司回归,以平衡股票市场供需关系。央行表示如果成效不大,并不排除采取进一步宏观调控措施的可能。因而,未来中国还可能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及力度,成为境内外专业机构关注的焦点。

  未来这些政策可能出台

  《新财富》研究员于欣就我国目前调控措施的运行情况,以及未来有可能采取何种调控措施做出了深入分析。

  综合各方预测,未来可能出台的政策主要还包括:

  加强监管力度

  严查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证券从业人员利用内幕信息牟利、股价异动及借壳上市等资产重组行为。

  放开QDII投资额度

  联合证券认为,目前放宽QDII投资渠道对内地A股及香港H股股价的刺激是短期、非持续性的,此项政策很可能会带动中国外汇储备投资海外市场的各种政策陆续出台,这才是应该关注的重点。

  开征资本利得税

  此前,国务院有关领导也曾召集专家学者就是否开征资本利得税进行讨论。高盛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邓体顺认为,政府应慎征资本利得税。而经济学家谢国忠针对股市调控问题还提醒投资者,股市泡沫与政府调控并不必然相关,即便中国政府不出面干预,股市泡沫也会自己破裂。

  加息力度加大

  中金公司预测,未来消费依然将强劲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难以明显放缓,并且第二、三季度CPI还将在一季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走高。基于此,中金判断央行年内至少加息两次,一次已经得到验证,另一次则会发生于7~8月间。

  谢国忠认为,加息力度可能会加大,因为过去一直是27个基点的加息幅度,与美国相若。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美国的5倍,所以,加息的幅度跟经济增长不成比例。

  现在这些举措正影响着

  银行自查

  信贷资金炒股

  据记者了解,上周,部分商业银行紧急下发文件,要求全面严查信贷资金入市的情况。从本周一开始,部分银行开始严格自查,有关检查结果将于6月中旬上报,此次自查的重点,是监控流动资金贷款、个人经营贷款,特别是大额新增流动资金,防止这部分贷款挪用入市;另外,对于证券公司等单位要重点监控。

  券商自查

  内部员工炒股

  受基金经理“老鼠仓事件”,及联合证券分析师违规炒股的影响,不少证券公司近日也已经通知自查,彻底清理员工炒股的不规范行为。

  某券商研究所近期要求,研究所员工必须在近日内将账户清理完毕,不得再买卖股票。目前,多家券商也已经发出口头通知,要求内部员工自查。

  据了解,部分券商对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专门规定。比如,对于研究所人员撰写的研究报告进行严格把关,若没有依据事实,或者一旦发现有恶意哄抬股价的嫌疑,公司会做出严格的惩罚。

  重手治理内幕交易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证监会已经将《内幕交易行为认定指引》和《证券市场操纵行为认定指引》两份草案文件转呈至最高人民法院,待后者出具相应的司法解释后正式实施。

  在《内幕交易指引》草案中,对于通过内幕交易成功规避的损失也被纳入到“违法所得”的范畴中。

  《操纵市场指引》草案将其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连续交易操纵、预定交易操纵和洗售操纵。针对连续操纵交易,这次《操纵市场指引》草案中明确规定,在一个交易日交易某一证券两次以上,或在两个交易日交易某一证券三次以上,即构成连续买卖。更为重要的是,按照新的认定指引,没有成交的买卖申报也可以算作连续买卖;再比如约定交易,只要双方买入申报和卖出申报的价格相近,就可以构成该项操纵的条件。《操纵市场指引》草案将“通过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证券交易来影响交易价格和交易量”的行为认定为“洗售交易”。

  【比较】

  历史上 上调税率引“熊”出洞

  过去17年来,中国股市印花税率曾经有过数次调整。历史上,几乎每次印花税调整都会影响到大盘的走势。印花税的每一次上调股指都要出现下跌,而每一次的下调,都伴随着大盘的波段走牛。

  调高税率

  形成牛市顶峰

  1992年6月12日

  国家税务总局和原国家体改委联合发文明确按3‰的税率缴纳印花税

  当天指数并没有反应剧烈,但随后指数在盘整1个月后即掉头向下,一路从1100多点跌到300多点,跌幅超过70%。

  1997年5月10日

  由3‰提高到5‰

  当天就形成大牛市的顶峰,此后股指下跌500点,跌幅达到30%多。

  调低税率

  牛市开启大门

  1991年10月

  深市将印花税下调到3‰

  大牛市行情从这里启动,半年后上证指数从180点飙升至1992年5月的1429点,升幅高达694%。

  1999年6月1日

  B股交易税率降低为3‰

  上证B指一个月内从38点拉升至62.5点,涨幅高达50%多。

  2001年11月16日

  再度调低至2‰

  股市产生一波100多点的波段行情,11月16日这天正是这轮波段行情的启动点。

  新市场 继续重演“见顶”行情?

  管理层本次上调印花税会不会又直接导致市场见顶?

  虽然有历史为鉴,但有市场人士认为历史不会简单重演。广州万隆分析师认为,本次上调印花税,说明管理层中期内不会考虑调整资本利得税,因为税收政策的调整应该是有一个整体安排,不会随意变动。相比而言,资本利得税推出的影响是远大于上调印花税的。

  从市场自身的角度来看,1997年的具体情况和目前可能有所不同。目前推动股市向上发展的主引擎依然动力十足;市场也没有完全呈现全面泡沫化的状况(目前是结构性泡沫);同时市场中的违规资金和违规操作行为因为监管较为严厉,所以尚在可控范围内。而1997年的市场是投机盛行、股指暴涨,市场的泡沫非常严重。

  另外从政策本身来说,1997年除上调印花税外,还出台了禁止三类企业入市(直接抽空市场中的主流资金)等重磅措施,政策措施的实质性力度较目前更为强烈。

  【警示】

  5月 监管层频频出手

  5月以来,大盘一路猛涨,管理层在4000点这个敏感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风险警示

  5月11日,中国证监会在收市后发出通知,警示投资者理解并始终牢记“买者自负”的原则,理性管理个人财富;同时要求对借壳上市等重组行为加强监管。

  影响:5月14日,上证指数上涨0.61%,收于4046点;而在15日,上证指数深跌3.64%,收于3899点。

  加息

  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从6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影响:5月18日当天上证指数收于4030点,较前一日微跌0.45%。不过,从5月18日到23日,上证指数从4030.26点上涨到4173.71点,上涨143.45点,涨幅为3.56%。

  再警示风险

  5月23日,中国证监会再次发出通知,要求证券公司严格依法合规经营、加强投资者教育、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专业管理水平。

  影响:5月24日,上证指数跌0.54%,收于4151点。

  □机构观点

  QFII:

  “组合拳”尚未打完

  接下来要看市场表现

  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认为,从央行加息到证监会打击违规行为,再到财政部调整印花税,这是一系列旨在为股市降温的“组合拳”的一部分。他相信,这个组合拳现在还没打完,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调控措施出台。

  对于A股市场的激烈反应,摩根士丹利中国策略分析师娄刚表示,其原因有四:首先,此举打破了人们的预期———大家一直认为管理层会让市场决定价格,而不会动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其次,3‰的证券印花税矛头直指股市泡沫;再次,它给市场留下无限遐想,比如,“接下来会如何”;最后,其对投资行为是有实质性打击的,因为市场的换手率必然会因此下降。

  券商:

  看空的多于看多的

  对散户是沉重打击

  在本次全景网调查的8家券商研究所中,呈现5家看空3家看多的格局。安信证券、海通证券、天相投顾、中投证券和国泰君安均认为市场将因此面临较大的调整,其中安信证券认为,“财政部调整印花税的举措速度之快,显然出于市场意料之外,对于目前的资金推动型上涨将起到重大的中长期负面影响”,而国泰君安分析师王晓东认为,“从市场角度来看,这次政策影响将会较大”,尤其是“对市场交易主体———散户将是沉重打击”。

  另外,中金公司、光大证券和兴业证券均认为上调印花税率难改股市长期上涨趋势。

  基金:

  内资比合资的乐观

  或许是个建仓良机

  作为股市的另一个重要参与者,基金公司的态度呈现明显的分化。

  在昨日全景网调查的9家基金公司中,内资基金公司普遍较合资基金公司要更为乐观。宝盈基金、东吴基金、南方基金、华富基金、富国基金等基金公司认为本次上调印花税实质性影响不大,其中东吴基金的莫凡明确指出“印花税调节是大牛市的一小朵浪花”,而华富基金更认为“昨天的调整,不失为一个建仓的良好时机”。

  但上投摩根、汇丰晋信、长盛基金、景顺长城等基金公司普遍持谨慎态度,其中上投摩根认为“本次提高印花税,将造成股票市场全年数千亿的资金净流出,这将部分抵消股票市场大量资金的流入”。景顺长城亦指出,“此项措施出台的政策信号非常明显,短期市场的结构性调整在所难免。”

  □数据链接

  基金净值

  遭受“2·27”以来又一次重创

  受两市大盘暴跌的拖累,偏股型基金净值昨日受到自“2·27”以来的又一次重创。统计显示,昨日纳入统计的208只偏股型开放式基金净值平均跌幅达5.17%。其中,超过6%的基金达到50只,超过7%的有4只。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