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首个核武基地 隐名用代号夫妻同厂竟不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1日09:11 荆楚网-楚天金报

  、据《广州日报》报道 4月28日,被称为“原子城”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原国营221厂地下指挥所正式解密,对外开放。

  从1958年开始,先后有1.5万多名共产党人隐姓埋名来到青海“金银滩”建设221厂。不到10年,这里研制并生产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金银滩”这片草场越发显得神秘。

  日前,记者来到这里进行探访,试图撩去这块土地的神秘面纱。

  借歌声扬名

  “金银滩”从地图上神秘消失

  王洛宾的一首《在那遥远的地方》,让青海湖北岸一块海拔3210米的草场成为了人们神往的浪漫之地,人们开始记住“金银滩”这个美丽的地方。

  但是,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一部名叫《金银滩》的电影悄悄被禁放,“金银滩”也在地图上神秘地消失了。1958年,中国决定研制核武器,基地就是金银滩草场。世代生活在金银滩的1715户牧民迁出,周围1170平方公里的草场变成了一个神秘禁区,岗哨密布,戒备森严。

  此后,金银滩屡次改名,起初叫“国营综合机械厂”,后来又改为“兰字839部队”、国营221厂。

  戒备很森严

  牧民不知221厂生产什么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基地粮食短缺,于是自办牧场,实行自给自足。这样做的另一个目的,也是为了掩护基地。

  当地居民石发友对记者说,经过几年的建设,221厂已初具规模。但那时候他始终不知道这个厂是做什么的,只知道部队特别多,炮兵、防空兵、警卫团都有,“晚上探照灯很亮,很远就能看到”。

  说起保密,石发友告诉记者,221厂四周有6个哨位,把整个厂包围起来了,“没证件,一只鸟也飞不过去”。30多年来,一万多个日日夜夜一直没断过岗。外人要进入221厂,必须先在西宁办好证件。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不久,国务院、中央军委派歌舞团来221厂慰问。牧民们这才知道核武器爆炸的事情,但是,他们不知道核武器就是在这里生产出来的。

  防范核污染

  刮墙皮埋进“亚洲第一坑”

  石发友说,牧工也为221厂作过贡献。在被称为“六分厂”的爆轰试验场,曾经用牧场的羊做过实验。当时,工程师根据角度的不同、距离的远近观察爆轰对羊的损害程度。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爆轰试验场呈堡垒形,面对爆轰方向有2厘米厚的钢板,钢板上留有多个观测孔。如今,钢板已锈迹斑斑,但密密麻麻的弹痕仍让人体会到当年实验的惊险与震撼。

  离“六分厂”不远,是被称为“亚洲第一坑”的放射原料深埋地。221厂撤离时,基地的墙皮都统统被刮下来,埋在“亚洲第一坑”,而掩盖用的土是根据国家环保部门的要求从湟源县拉来的。

  现在的“原子城”是个安全、漂亮、卫生的城市。据介绍,国家环保总局曾检测过好多次,证实没有任何污染问题。

  神秘“将军楼”

  王淦昌隐姓埋名住了17年

  在“原子城”,有一栋黄色的将军楼,里面曾经住着王淦昌、彭恒武、郭永怀这样的原子弹研究核心科学家。

  1961年,王淦昌改名“王京”,隐姓埋名17年来这里搞原子弹。从1961年到1978年,世界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中再也找不到王淦昌的名字。

  对于在221厂搞后勤的人来说,王淦昌显得很神秘,当年,大家都叫他“老头子”,他也经常从将军楼出来去商场买东西,后面总会跟着一个警卫。

  221厂与世隔绝,这里的人对外联络从来不用真实的姓名,而用代号。据说有一对夫妇在北京结婚后,都被调去了221厂,但互相都对对方保密,直到有一天,他们在大街上看到了对方,才发现原来他们工作的地方才相隔几十米!

  地下指挥所

  用于战备几十年没启用

  记者曾经深入到地面以下9.13米的指挥所。今年4月28日对游人开放的原子城地下指挥所就是这里,主要作用是防止空袭。

  记者顺着层层阶梯到达地下指挥所的心脏地带,首先看到一座厚实的铁门。据介绍,这个铁门至少有三吨半重,最厚的部位有30多厘米。穿过厚实的铁门,就会发现载波室、配线室、通风室、指挥室、发电机房、人工交换室和电报室等几个部分。

  “这里的发电机现在还能用,当年电报机也要保证天天畅通,可以随时直通中央。”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在指挥所最底层,记者发现了一个逃生洞,可以直通海北州宾馆。

  但是,地下指挥所对当地孩子却并不神秘。许多孩子经常在三四条逃生地道里钻来钻去。指挥所建成40多年,根本没有用过。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