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部外商赠车出现在虎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31日15:56 金羊网-羊城晚报
文物部门表示,太平手袋厂遗存应予保护但难度较大 文/记者 温龚锋 黄玲 图/记者 王俊伟 东莞市博物馆提出,将留下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有价值的实物,这是个喜讯。日前,记者走访了原太平手袋厂的几位管理人员,又获悉一些“内幕”。 曾经创造四个“第一” 曾任太平手袋厂销售科长的吴国良如今开了一家花店。他对记者说:“当时,太平手袋厂很出名,曾经创造了4个‘第一’”。第一个“第一”,是“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吴国良激动地说,1978年9月工厂开工,“比国家出台改革开放政策早了3个月!” 1978年7月底,上海籍港商张子弥来到虎门,提出要开办一间手袋厂。同年9月15日,太平手袋厂正式投产,工商登记是“粤字001号”。此时,离提出改革开放政策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还有3个月。 第二个“第一”,是第一位外商向当地赠送车辆。1979年。因为双方合作很好,张子弥向当地赠送了一台6座丰田面包车,车牌号为“粤93369”。当时,这是全国第一辆由外商赠送的小车。当时进口车还很稀罕,经常被当地政府借用。后来张子弥又陆续送了几辆车。 第三个和第四个“第一”,分别是第一家由来料加工转为进口加工的企业和第一座保税仓。吴国良介绍说,1984年,太平手袋厂增加了正常贸易。这也是全国第一家由纯粹的来料加工转为进口加工的企业。“从原材料到加工费,都是用美金结算”。那时候,为国家创造了很多外汇。因为贸易量增加,考虑各方面因素后,张子弥又在南海设立了全国第一座保税仓。
太平手袋厂招牌
太平手袋厂当年的车间 张子弥可能在国外 “1978年,张子弥到虎门时40多岁”,吴国良说,随着一批人的离开,太平手袋厂逐渐走向衰退。1993年底,张子弥和太平手袋厂终止合同,然后转到深圳龙华做生意。 太平手袋厂的创始人张子弥现在何处?有传闻,说张子弥赚到钱后回了原籍上海;也有人说,是去了宁波。而最多的,是说他出国了。 “他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都有房子,现在在哪里,不太清楚”,太平手袋厂原厂长唐志平说。1998年,他曾和张子弥在澳大利亚见过一面,之后又在国内见过一面。此后,就再也没有联系了。 文物保护难度较大 昨天下午,记者从东莞市广电新闻出版局了解到,该局文物科已经和虎门宣传科教办取得联系,开始着手征集和整理太平手袋厂遗下的有价值的实物。 文物科相关人士表示,经过初步了解,由于工厂很早关闭,原有的设备早已不知去向。加上近期的拆迁对厂区的破坏,因此保护难度较大。当然,作为东莞的“工业遗产”,太平手袋厂的遗存应予保护。至于怎样保护,还需进一步实地了解再作定论。
戴眼镜的是张子弥 太平手袋厂将消失 (Robby/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