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浪费现象严重 县纪委办公楼占地23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1日02:55 海峡都市报

  昨日,新出版的《半月谈》对一些基层政府的浪费现象作出批评报道。文章报道说,一些地方政府斥巨资修建办公楼,一个尚有数十万人未解决温饱的财政穷县,竟在办公楼建设方面却屡出“大手笔”;每年高昂的公务接待费,有时一餐费用就相当于一个农民一年的收入以及严重的公务用车浪费,包括各类超标准的评比活动,有的一次评比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耗费了大量的公共资金……

  一餐接待相当一农民的年收入

  公务接待、迎来送往,是基层政府浪费最为普遍的现象。

  李明是西部某贫困县的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从进入县政府办公室负责接待工作起,已有近十年的接待经历。他告诉记者,搞了这么多年的公务接待工作,最深的是两个感受:一个是浪费,再一个就是繁琐。

  李明说,由于近年来这里

能源开发步伐加快,政府部门前来指导检查的人数大增,接待任务就显得非常重。“一周至少要接待两三拨人,给人的感觉是天天都在接待。”

  “虽然公务接待都有严格的接待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容易‘破例’。”李明说,“比如喝酒,虽然我们规定接待用酒不用外地高档酒水,但在用餐时,县领导一般都会征求客人尤其是上级领导的意见,有的领导只喝固定品牌的高档酒,我们总不能说这里没有,让客人扫兴。还有一个是在用酒数量上无法控制,这里人热情好客,一旦碰到酒量大的客人,酒水常常超标。”

  他告诉记者,接待客人吃饭,主要是酒水费用较高。一餐喝上几瓶茅台酒,再加上

酸奶等饮料,就相当于当地一个农民一年的收入了。“我们这里仍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去年全县还有20多万农村人口的人均年收入才2000多元。有时回老家,听到有些老百姓骂干部大吃大喝,说一餐饭吃掉了一两百元,也就是说在他们心目中,几百元就是大吃大喝的标准,他们哪里想到,县里招待客人这些钱有时刚够买一瓶酒。”

  李明感叹,与我们相邻的另一个县,是个纯农业县,财政收入也不行。但在接待上,也要硬撑门面,甚至欠着账照样要吃喝。这种风气在经济落后地区较为普遍,有些领导经常开的一句玩笑就是“再苦也不能苦肚子”。

  “刚才讲了浪费,再讲讲繁琐。有些重要领导的接待,就要制定接待方案,确定陪同人员,准备乘坐车辆和开道车,制定参观活动流程,还有与相关部门的衔接联络、日常服务等,工作量非常大。”

  李明说,据媒体报道全国一年公款吃喝开销大约3000亿元,相当吃掉一个三峡工程。我看,建设节约型政府实在是当务之急!现在有的地方都在精简会议,推行“无会周”制度,不知什么时候会来一次“无接待周”,也能让我们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还能为国家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

  养一辆公车一年费用20万元以上

  除公务接待外,公务用车是近年来群众议论较多的政府浪费现象。公车私用、车辆超编、超标、维护费用昂贵等,使公车成为我国最大的公务消费开支之一。统计数据显示,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约有350万辆公车,包括司勤人员在内每年耗用约3000亿元人民币。尽管如此,各地政府采购汽车的数量,每年仍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以至国家财政不堪“车轮”重负。

  有专家初步估算,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再加上车辆的保养维修、汽油费用等,一辆公车一年的费用大概在20万元以上。

  今年初,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两会,蔡爱芬等36名市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公车改革,势在必行》的提案,直击当前公车消费“无底洞”现象。

  不合理的公车消费,已成为各级财政的沉重包袱和巨大漏洞。在某些地方,公车公用占1/3,领导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这是公开的秘密。

  “每天早上5时20分,我从家里准时出发到东三环领导的住处,先把领导的千金、夫人分别送到位于西城的学校和单位,然后赶回去接领导到东城区上班。下午我得掐好时间,把领导的千金和夫人先接送回家,稍晚点去接领导下班。”家住北京宣武区的老张是某机关领导的一名司机,他向记者抱怨道,“这是我每天的常规工作,往往到家已经晚上八九点钟了。只有周末领导把车开回去自己用,我才落个轻松。”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公车在养护过程中吃回扣、赚差价现象,已成为财务上的黑洞。“公车有毛病时,很多司机喜欢到一些个体维修点维修。”北京一家事业单位的司机向记者坦言,“这些老板做生意比较灵活。”

  尽管近年对超标购车控制很严格,但一些弄虚作假、超标购车,利用权力超编用车现象还时有发生。由于不少车辆成了领导“专车”,普通人员有公事,也得排在领导的私事后,许多单位办事人员难以享受到公车带来的便捷。

  在采访中,很多人认为,公车要走出泛滥无序状态,必须走法制化之路。对公务用车进行改革就要取消一部分人的特殊待遇。

  县纪委一栋办公楼占地23亩

  近年来,各地基层政府高档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造之风,成为政府浪费的一个新现象。记者调查发现,无论东部西部、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县机关和乡镇政府互相攀比建造豪华办公楼现象相当普遍。

  河南省濮阳县是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然而,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及一些县直机关竞相建起豪华办公楼,这些单位的“头头脑脑”也纷纷搬进高档住宅,此事经媒体披露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位于河南省东北部的濮阳县,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42元,就是这样一个尚有数十万人未解决温饱的财政穷县,在办公楼建设方面却屡出“大手笔”:2002年9月,濮阳县开工建设县委县政府综合办公暨公务员培训楼。该项目2004年6月竣工,实际面积增加到近2万平方米,工程总造价达3200多万元。

  随后濮阳县纪委也建起了占地面积达23.35亩的县纪委办公大楼。该楼预算投资400多万元,实际筹集基建资金723.7万元。上行下效。濮阳县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机关也各寻门路,建起了豪华气派的办公大楼。濮阳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大楼于2005年开工,该楼耗资800多万元,其中300万元系挪用该县化肥厂人员的生活费和养老金。

  豪华办公楼是盖起来了,但民心却失掉了。濮阳县城关镇宋村村民宋西林告诉记者,当时县里征耕地群众有意见,县里领导解释说,征地是因为县纪委要建干部培训和党风廉政教育中心,希望大家支持国家的廉政建设。工程建好后,群众发现所谓的党风廉政教育中心竟然是县纪委的豪华办公楼和县纪委领导的高档别墅,心都凉了!

  就在记者发稿时,接到读者来信反映东北某地政府实权部门建起了豪华办公楼,该单位局长、副局长的办公室竟然是一人占用一层楼!

  一次评比活动花费竟达百万元

  一个部门一年要开展几十个检查、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一次活动动辄花费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记者在湖北采访时了解到:2005年7月以来,湖北省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检查、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进行了两次全面清理,清理发现:因为检查评比等活动,全省每年为此耗费的社会资金多达数亿元!

  “因为各种检查、评比、达标、表彰很多,我们平均每天都有人去市里一趟,而市里也平均每天有一个领导要下来。”一位县里的干部无可奈何地说。

  记者从湖北省清理的省直机关检查、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汇总表上看到,几乎每个部门都有几个到几十个的评比活动项目,有的一个部门就高达50多项。例如农业部门的评比包括:农业、植保、农经干校、绿色食品、“沃土工程”、农情信息等方面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活动花费动辄数万元到数十万元,有的甚至上百万元。截至今年3月底,湖北共清理出各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3105项,这些活动项目需要耗费的社会资金达2.37亿元。经费来源既有财政拨款,也有行业自筹。

  许多干部反映,这些多如牛毛的检查评比活动,表面上是抓工作,实际上大多数都流于形式、劳民伤财。

  有关行政管理专家认为,不能否认,检查、评比、达标、表彰是政府进行公共管理比较直接的办法,但是过多过滥就会造成行政管理成本的高昂和管理效率的低下,其实是一种巨大的政府浪费。专家建议,改变这种局面,关键是政府要不断创新公共管理手段,增强公共服务的本领,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让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进步的成果。(据《半月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1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