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流水线上“粽动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3日05:20 都市快报
本报讯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马上就到了,我又想起了小时候,坐在外婆旁边看她包粽子的场景。 要是我告诉外婆现在包粽子已经用上机器了,她老人家一定会不以为然。 搞发明的是嘉兴一个公司,最近他们开动了国内第一条裹粽自动灌装流水线,以后粽子也能像汤圆、水饺一样,用机器制作。 这条流水线是嘉兴市真真老老食品公司的,该公司总经理邵建国说,自动灌装包粽工艺还获得了国家授予的发明专利。 以前国内所有的粽子企业,向来都是用手来抓米,抓馅料,然后得把米颠实了,再称分量看够不够。这样的话,一来工人可能吃不准米和馅料的分量,二来手和粽子直接接触也可能产生交叉污染。 有了这条流水生产线以后,就不一样了。工人们只要把粽叶做成斗,机器会自动送来配好的底米、馅料和盖米,工人再把这些原料包好就行了。 “吃粽子的时候,是不是经常会发现馅都堆到粽子的一个角上去了?”邵建国说,这个机器包的粽子聚中率很高,也就是馅更容易在中间,口味更好。 当然对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机器包粽子的效率要比原来纯手工的高出很多。原来每个工人每天只能包1000个粽子,现在可以包2000个左右。目前嘉兴这家公司已经有2条生产线下线,加上在端午前即将下线的2条,他们用机器包粽子一年能达到20万个。 粽子的历史 粽子最早叫“角黍”,《本草纲目》记载:“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之形,故曰粽。” 两千多年来,粽子的形态也不断演进。从春秋时期人们的“角黍”,以及“筒粽”(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发展到了东汉末年人们用草木灰水浸黍米而做成的枧水粽。到了南北朝,粽子品种增多,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唐代时候,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明代则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材料更有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日渐丰富,而现在粽子的品种更为新鲜和味道更丰富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