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译萱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4日09:41 《法律与生活》杂志

  本刊记者/孙欣

  邹译萱正在一天天长大,4个月零7天,4个月零8天……而她的母亲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26岁,定格在生下她的两天之后。母亲的突然离去,意味着小译萱的命运从此不同。

  在医院长到三个月

  2007年1月8日下午2点24分,邹译萱出生在北京丰台医院,出生时7斤9两。因为是剖腹产,她的母亲在看了她一眼后就微笑着在麻醉药的作用下睡去了。但那竟然成了母亲对她最后的关爱。

  “孩子生下来很好,眼睛睁得大大的。一直是我看着。”尽管已经有了个女儿,但父亲邹盛石还是很喜欢小译萱。“孩子出生前我们照过B超,知道是个女孩。孩子的妈妈从手术室出来给我说抱歉,我还安慰她。”邹盛石一边照顾女儿,一边兴奋地对妻子说这说那,可妻子“好像懒得说话,还浑身发抖”,随后不久,小译萱的母亲被发现昏迷并被推走抢救。1月10日下午,这位年轻母亲永远离开了自己还没来得及抱一抱的女儿。

  就这样,小译萱还没有享受到母爱就永远地失去了母亲。

  不能接受妻子的突然离去,在与

医院反复交涉10多天无果后,邹盛石愤然离开医院,却留下了襁褓中的女儿。

  2007年3月,丰台医院把邹盛石告到丰台区人民法院,要求其把女儿接走。4月3日,丰台法院审理此案时,丰台医院又递交了一张6000多元的清单,要求邹盛石支付其女儿在1月10日至4月10日的所有花费。

  庭上,邹盛石自诉离开医院后再没见过孩子,因为“医院不让见”;医院则说“多次跟被告协商接走孩子,被告一直以要求医院高额赔偿为由,拒绝接走孩子”。尽管在这个问题上有分歧,但双方都同意了法官提出的调解建议。调解的结果是医院提出“只要被告把孩子接回去,费用以后都可以商量,并可以撤诉”。法官邢丽华明确告诉邹盛石:“抚养自己的孩子是你的法定义务。对妻子的死亡有意见可另行起诉,把孩子放在医院不管解决不了事情,对孩子也不利。”邹盛石说:“我自己的孩子哪能不要呀!就是对医院的做法不满意。”他最后同意“只要孩子体检正常就可以把孩子接回去”。

  4月11日,在法官陪同下,丰台医院的医护人员抱着3个月大的邹译萱和邹盛石一同来到儿童医院体检。那天,小译萱穿着一件大红的衣服,又用红头绳扎着一只冲天小辫,可爱得像一朵花。她的小脸胖嘟嘟的,体重达到14斤,从头到尾没哭过一声,就是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东张西望,不时发出点呢喃或乐着想跟人对话。大家一下就喜欢上这个可爱的孩子了,纷纷责备邹盛石:“这么好的孩子,你怎么忍心?”邹盛石开始还辩解着:生活困难,自己一个大男人无力抚养这么小的孩子。

  法官邢丽华让他抱抱孩子,刚开始他还说:“孩子太小,不知道怎么抱。”可是一抱到怀里,他就再也不想放手了。

  亲着孩子的小脸蛋,邹盛石的眼泪扑簌簌落下来。邢丽华对那天印象最深刻就是,父亲一直在哭,孩子一直在笑。

  丰台医院松了一口气,“我们在抚养这个孩子时付出太多了”,采访时医院方面除了这句话再不愿多说。

  与父亲相依为命

  “医院的人叫她什么丽丽,回来后我给起的名字叫邹译萱。”邹盛石抱回女儿后立刻起诉了医院,要求对方承担医疗事故责任。

  邹译萱终于回到家里,终于跟自己的父亲在一起,但最初生活上的不习惯是显而易见的。邹盛石是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因为收入有限吃住很简陋,小译萱不可能再像在医院一样每天洗个澡了。奶粉也是邹盛石东拼西凑来的,有时没奶粉了就给她喝点面糊糊。巨大的反差让小译萱在最初的几天里哭闹不休。看着女儿哭,邹盛石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她一哭我就想如果有她妈妈在,日子就不会这么苦了,她妈妈会给她奶吃,会哄她”。

  现在,看着小女儿,邹盛石经常会回忆起过去的生活。他与妻子在一起10年了,感情很好,大女儿8岁了。他们在北京租了个小门面卖些小百货,主要是妻子经营;他帮亲戚送货,两人收入一个月下来有2000多元。大女儿在家附近上小学,三口人住的地方不大可乐滋滋地。后来,妻子总说再生个孩子吧,就一个孤零零的,这才要了老二,为了妻子的安全,又想经济收入不错,邹盛石一直让妻子在离家不远的丰台医院检查。“从(怀孕)五个多月就开始检查了,想着是大医院,可怎么知道人就没了呢!我大女儿是在村卫生所生的,也没出什么问题。”妻子死后,大女儿被送回老家,由70多岁的奶奶照看。“每次一打电话,她就哭,想我,想妈妈,她从来没离开过我们。”说着,邹盛石的眼圈又红了。

  因为无人帮忙看孩子,邹盛石成了“奶爸”,没了收入,加上妻子住院花去所有的积蓄,他们的生活陷入困顿。

  记者见到的小译萱,尽管还是一逗就笑,尽管还是漂亮、可爱,可比一个月前小脸已经瘦了一圈,嘴唇发白。邹盛石说,孩子比一个月前瘦了两斤多,而且最近还在发烧、拉肚子,“医生说有炎症,给孩子输了液,一个多星期了,还没好利索”。

  记者与邹盛石谈话时,小译萱被她23岁的表哥抱走,可能因为困了,小译萱发出轻微的哼哼声,年轻的表哥把她抱在怀里,晃着,安慰着,一小会儿工夫她就闭上了眼睛。

  “真是个听话的孩子呀!”记者感叹。邹盛石看了孩子一眼,点点头:“很乖的。除了刚来的那几天不习惯,还有最近拉肚子晚上哭之外,一般能一觉睡到天亮。现在还知道要人抱,早上一睁眼看到我在旁边就笑,就张开小胳膊要我抱。”

  为了节省开支,邹盛石把小卖店转让出去后就搬到大红门跟外甥女、外甥一家住在一起,15平方米的小屋里住了6口人。“这样他们下班了有时还能搭把手,不然我一点带孩子的经验都没有。大女儿全是她妈妈带大的,我都很少抱她。现在我自己带这么小的孩子,真是难呀。”所以邹盛石很感谢自己的这些亲戚,尤其是外甥,也就是这个23岁的大男孩,不仅帮着带孩子,还把自己的积蓄和工资拿出来帮助父女俩。“上次去法院,邢法官提醒我孩子100天了,该去照个像了。可我买奶粉的钱都没有,哪有钱去给孩子照相呀。我外甥看不下去,自己掏了钱给孩子理了发,又照了相。”

  小译萱身上的衣服有别人给的,更多的是她妈妈生前准备好的。“她还给孩子做了小被子,还花15元钱买个小推车,现在晚上我就把孩子放在推车上睡觉。”眼前的点点滴滴都让邹盛石时刻想起妻子,尤其是孩子没奶粉吃时。邹盛石怀疑小译萱的拉肚子跟换奶粉有关系:外甥女的一个同事听说了孩子的事很同情,就送他们两包雀巢奶粉,吃完了外甥又给孩子买了一桶完达山奶粉,可能换得太猛孩子不适应。

  父亲要把女儿养大

  表哥裤兜里的手机响声惊醒了小译萱,她睁开疲惫的眼睛一时有些茫然,可是看到记者对她的微笑她还是笑了。“这孩子很像她妈”,说着,邹盛石拿出自己的手机给记者看,手机的开机画面是亲热的母女俩,母亲年轻、漂亮,大女儿活泼、伶俐。记者问邹盛石有没有因为生小译萱而失去了妻子因此怨恨孩子,他干脆地回答:“没有。都怨我命不好。”“怨医院”,他外甥补充。

  因为小译萱的可爱,有人提出要收养她,邹盛石拒绝了。他说自己“一点这个打算都没有”,尽管曾把孩子放在医院一段时间,但没有抛弃她的意思,“毕竟是自己的孩子,我要好好把她带大”。他计划等医疗纠纷一落地,就带着孩子投奔在浙江打工的姐姐,“有姐姐帮忙看孩子,我就可以出去挣钱了”。对于什么时候可以再把大女儿接到身边,让姐妹俩生活在一起,他表示“目前想都不敢想”。

  对于记者送给他的关于医疗纠纷的书,他似乎不太感兴趣,“带这个孩子就够我受的了,其他什么都干不了,也干不下去”。采访中,记者能明显感到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法院,“希望法院能公正裁判”。

  “孩子怎么样了?”听说记者刚见过小译萱,邢丽华头一句就问。听说小译萱瘦了,她心疼无比:“这么可爱的孩子真是可怜呀!”邢丽华说自从立了医疗纠纷的案子,邹盛石几次来打听情况,而且告诉她孩子没奶粉吃了。“我只能明确告诉他这个案件跟孩子的奶粉没直接关系,如果生活困难必须通过其他途径解决,不能以孩子为砝码。”

  邢丽华几年前也碰到过一个类似的案件,当事人把孩子扔在医院两三个月,最后也是调解解决。“我一直跟当事人做工作,告诉他们要通过正常的途径解决问题,也给医院做工作,让他们理解当事人的心情。这种案件还是调解最好,如果判决后当事人不能接受有可能会导致强制执行,对孩子非常不好。”她说自己的同事十几年前碰到这么一个案件,孩子被养在医院好几年,能明显感觉到那孩子比同龄的孩子压抑得多,“医院对孩子再好,也不如自己的家好” 。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