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任永蔚专访香港民政事务局长何志平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9日16:28 CCTV4
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民心工作 刚刚从意大利访问回港的民政事务局长何志平,时差还没有倒过来,却还是在周六的上午牺牲休息时间,如约前来接受采访。采访地点约在位于尖沙嘴海边的香港文化中心,透过落地窗看过去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维多利亚湾岸,一座座高楼栉次鳞比,晴天丽日之下,熠熠生辉。 对于何志平来说,这是难得清闲的一刻,回归十周年之际,香港社会各界推出800多项庆祝活动,而身为民政事务局长的何志平就如同总指挥,穿梭其中,负责协调和组织各项活动。 记者:为庆祝回归十周年举办800多项庆祝活动,此时此刻香港社会希望借此向外界传递怎样的信息? 何志平:传达一个信息,就是香港社会上上下下都是万众一心庆回归。800多项庆祝活动,不是全部都由政府主办的,其中一大半都是社会团体自发性地去组织,这些活动都是他们为主力去推动的,我们回归十周年,香港人当家作主,也是以主人翁姿态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庆祝“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落实十周年。 记者:这是不是也说明十年来,香港市民面对于回归祖国的心态有很大变化? 何志平:是啊,十年来,香港人讲普通话更普遍,一般来讲,香港市民都会听、会说普通话,这是很好的现象,香港政权回归了,但是文化回归还需要一段时期,才可以完成达成民心和文化的回归,因为香港市民跟祖国母体已经分离了150多年,150多年之后我们重逢、重新投入祖国母亲怀抱里面,还需要一段时期才重新认同,这种认同不是要马上可以达成的,这是民心工作,文化的工作,是和风细雨的,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工作,可能需要一段时期、不同阶段才达成的。但是最主要还是要接触,要促进香港市民与内地市民的交流;有了交流我们就可以认识,认识我们国家的国情和改革开放之后取得辉煌成就;认识中国是了解,打开人心的大门,有了了解,我们就可以对国家的成就肃然起敬,会尊重我们国家的成就,最后就是认同,以国家为骄傲,作为中华儿女的一部分,感到自豪。 培育香港市民对国家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民政事务局的一项使命,民政事务局连同辖下的公民教育委员会和青年事务委员会,在2004年成立了“国民教育专责小组”,开始制作推出惯以国歌的“心系家园”系列电视宣传短片,每年10月1日推出一集,在香港各大中文电视台的主要新闻前播放。如今已推出三集短片,今年10月1日将推出第四集,展示祖国近年来的成就,体现香港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为国家发展奉献一份力量。“国民专责小组”每年还资助社区团体组织青年内地考察活动,每年约有7000名香港青少年参与其中。民政事务局也连续三年举办了粤港青年文化之旅,上海南京文化历史之旅,云南广州文化历史之旅以及畅想长城迎奥运的交流活动,共有750多名青年参与。 记者:确实这些年来,我们也注意到,作为民政会事务局长,您积极推动香港和内地之间的各项交流活动,特别是您还多次亲自带领青少年去内地参观交流,有什么深刻感受呢? 何志平:我不断去促成香港市民与内地市民的交流,但是当然一切交流活动都要从娃娃抓起,青少年的交流活动特别有意思的,所以这几年来,我不断带着不同的团队,去天安门广场参加升旗礼,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天安门的升旗礼,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激动的经历,很多学生对我说,这些交流活动改变了他们的整个观念和对国家的感情。所以让香港青年人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一下我们国家山河大地的气概,让他们不但只是以游客的眼光去看我们的长城,看我们的长江,也要以一个主人翁的心态来看,因为长城、故宫、长江也是属于香港市民的,因为他们也是中国人的一分子。 香港的民政事务是一个“大民政”的概念,还包含文化、体育、宗教、少数民族、人权等等,用何志平的话说他也是香港的文化局长,为促进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这些年也实施了不少计划。 何志平:第一交流的领域越来越广阔了,不但是表演艺术的交流,视觉艺术包括美术摄影方面的交流,还有文化产业经营者、管理者经验的交流,不同层面的交流更加宽阔了。第二,交流的层面也从专业人才到青少年方面的交流,交流的内容也在深化;第三,我们要打造几个品牌出来,比如粤剧,香港跟广州、珠三角附近一些市镇组成粤剧发展委员会,希望把粤剧提升到国家的层面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第四,建立文化交流的机制,打造平台,我们与文化部签署了文化交流合作的协议书。 记者:您觉得香港在促进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方面可以扮演什么角色? 何志平:香港有历史、地理、政治上的优势,香港应该把自己定位在桥梁和互动的一个平台。我们希望把中国最好的传统文化上的精髓通过香港,展示给世界认识,而世界上更优秀的文化也可以透过香港引入到祖国大地,用文化部长孙家正的话来说就是,如果有一天,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和世界上的优秀文化都汇集到香港来,香港文化更美好。 今年57岁的何志平曾是香港首位眼科全职教授,是国际公认的眼科权威,并且曾为邓小平诊治过眼病。2002年放弃专业和优厚的收入,进入政府服务,从事具体而又琐碎的民政事务,不仅不好做还经常受到攻击和责难,何志平说担任民政事务局长的五年,“有风有雨也有晴”,不过何志平从未后悔过当初的选择,他说这是自己一生的光荣。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