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西沙水下考古发现南宋沉船华光礁一号(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0日15:53 央视《东方时空》
西沙水下考古发掘南宋沉船华光礁一号 打捞人员 央视《东方时空》6月19日播出“时空连线:西沙海底新发现”,以下是节目实录。 张羽: 在前不久的节目里,我们报道了观众非常感兴趣的在广东阳江海域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的情况。目前,这艘宋代古沉船的整体打捞工作已经正式开始,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打捞工作的最新进展。 解说: 5月17号,广东阳江海域“南海一号”南宋沉船整体打捞工作进入第一步的关键环节投放沉井,为避免海底埋藏了近800年“南海一号”在打捞过程中解体,在至此之前,广州打捞局已经专门制造巨型沉井,沉井长35.7米,宽14.4米,高12米,重达530吨。沉井照住沉船后,将从底部两侧穿引36根钢梁,形成一个封顶的钢箱,从而把“南海一号”整体起吊出海。17号下午两点,广州打捞局“南天龙号”吊船升起吊臂,将沉井在“南海一号”沉船上方定位。随着吊绳下放沉井寸寸沉入水中,准确地照住了海底28米深处的“南海一号”船艇,20名潜水员轮流下水开始水下作业,由此“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工作正式转入海底。 张羽: 按照计划“南海一号”将在7月左右整体打捞出水,出水之后将被拖往专门修建在广东阳江市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在那里这艘宋代古沉船仍旧要泡在海水里,照在一个大玻璃照里,供人们参观,同时继续研究。在很多人眼里,水下考古是一件浪漫而有趣的事情,其实那只是表面,在今天我们节目将为您展示一些水下考古不为人知的过程,我们的记者将跟随水下考古队一起潜入海底。 解说: 就在广东阳江海域的南宋海底沉船“南海一号”打捞工作展开在即的同时,2007年5月,西沙水下考古工作队完成了对另外一条同样是南宋时期的古代沉船“华光礁一号”遗址的考古发掘,出水的清白瓷、白瓷等珍贵文物近万件,考古工作圆满结束。然而在海上连续工作了50多天的考古队员此刻并不能立刻回到陆地,因为还有两项重要的工作在等待着他们。 记者: “华光礁一号”这艘南宋的沉船就在旁边的海底。 考古队员: 水下的船底板的龙骨能看得很清楚,水底看似平静,但是水下有暗流。 记者: 大概是什么年代的? 考古队员: 目前确认是南宋,那是用来抽泥的,以及对一些细小的文物抽上以后可以进行筛选。 考古队员: 这一圈的纹样是祥云,这是仙鹤,中国人传统的愿望长寿、吉祥。 记者: 你们有多久没有踩地了? 考古队员: 两个月。 解说: 5月6号,我们随西沙水下考古队的船来到了西沙群岛的北郊海域,这里地处我们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咽喉要地,此刻虽然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是海况复杂、暗礁遍布,是自古以来的险恶之地。 王亦平(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这个(海域)叫死亡之海。 记者: 死亡之海,为什么叫死亡之海呢? 王亦平: 你看一看,我们所有整个西沙的(记录),沉船最多的就是这个地方。 解说: 正是因为这一代海域有着大量的沉船遗迹,考古队这次出海最后一项任务就是寻找北郊海域的海底文物,这既是水下文物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更详实的标本,而线索则来自当地渔民。 王英(西沙渔民): 在(海底)拣贝壳嘛,见到贝壳我们用力掀起来,下面有木板,我们就把木板拿起来看,就是好像那个甲板一样,我们当时也不知道是沉船。 记者: 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其它的东西吗? 王英: 有碎片么,好像绿绿的,那个碎片,还有那个白白的那个碗。 记者: 这个事情已经过去多久了? 王英: 起码两年左右了。 记者: 你觉得这一次找到的可能性大吗? 王英: 这次具体位置我也不是太清楚,一定要找一下才能知道在哪里。 解说: 遥远的西沙群岛海域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神秘莫测的水下世界,中国水下考古精英再次汇聚。 考古队员: 在右边不远的地方好像有所发现。 解说: 茫茫大洋、幽幽海底,我们能发现什么? 5月6号,虽然风浪较大,但是在综合了各种线索后,考古队决定还是在北郊下海,展开探查工作,是否能有所收获呢?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 赵嘉斌(西沙水下考古队副队长): 咱们几个出去好吧?你休息,咱们船马上移位,移到那边靠近那个点。 记者: 在考古队仔细分析了想到所提供的线索以后,决定在北郊这个海域进行仔细、地详细地海底探摸,到底能不能找到呢?今天我们就跟着考古队在海底一起去看一看。 解说: 半个小时后考古队到达了第一目标区,由于这是在远洋捕鱼区,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危险,那就是渔网。 李滨(西沙水下考古队队员): 如果(渔网)大的话有危险。 记者: 会把咱们队员在水下缠住是吧? 李滨: 对。 记者: 这也是你们带刀的目的之一,随着把它给割开。 解说: 为了近距离的观察水下探查的过程,记者在考古队员的带领下一同下海。 记者: 我们戴的这个设备是有水下通话装置,所以我们在水下,包括和队员的交谈还有沟通,在水面上都是可以听到的。听得到我的声音吗? 解说: 与此同时,我们的水下摄像记者也一起下水适时拍摄。 记者: 现在水深多少米? 考古队员: 现在水深是10米。 解说: 而在我们周围队员们正在每个珊瑚礁中仔细探查,寻找着文物的蛛丝马迹。 记者: 在咱们周围有多少考古队员正在水下作业? 张勇(西沙水下考古队员): 一共是14个。 记者: 现在水下有十多名队员采取探摸的方式,也就是我们分散开来向一个方向一点一点排查。虽然速度不快,但是不容易漏掉线索。 解说: 一个半小时以后,队员们所剩的压缩空气已经不多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但是在这一区域却依然没有任何发现,而水下的暗流却随着潮汐越来越大。 记者: 现在十几名考古队员还没有发现任何文物,气瓶里的气已经告警,我们要出水了。 解说: 看得出来没有发现文物线索让队员们多少有些失望,就在这个时候不远的探查区域忽然传来另外一组队员的叫声。 考古队员: 李老师。 解说: 这突然的叫声让本已疲惫的队员们立刻兴奋起来又纷纷跳入水中。 记者: 是发现东西了吗? 考古队员: 不是在这么,不知道,下去再看吧。 解说: 难道真的有了什么发现吗?我们紧随队员再次入水。 记者: 刚才右边不远的地方有队员做了手势,好像有所发现,是什么呢?咱们现在一起过去看一看。 解说: 原来在海底沙尘沉积里考古队员发现了几枚古代铜币。 记者: 这枚铜币是什么年代的? 考古队员: 这枚是明(朝)洪武(年间)的。 记者: 那这枚铜币呢? 考古队员: 这枚是唐代开元(年间)的。 解说: 随着队员们进一步探查,在这个区域被发现的铜币越来越多。 记者: 刚才发现的都是零星散落的铜钱,而在这个坑里却有大量的铜钱成堆出现。 解说: 铜币的数量越来越多,而年代也越来越多样,发现最多的是明代的永乐通宝。 记者: 这个坑里铜钱已经被珊瑚礁凝结死了,所以无法取出,只能采集一些标本。 游威(水下摄像记者): 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它挖开来?说不定水下有更多的文物呢? 张利城(水下摄像队员): 这次我们主要是对水下遗址的调查,并不是发掘,我们对这些已发现文物会进行摄影记录的。 解说: 在一些队员采集文物标本的同时,另外几名却在忙着别的事情。 记者: 我看他们在水底拉上皮尺,在测量什么? 考古队员: 是在测量目前文物分布的大致范围。 解说: 除了历代铜币,考古队还在这片水域发现了一些不明朝代的古代金属构件,以及建筑砖石,甚至还有一些零星的瓷器残片。所有这些都被作为研究标本收集了起来,一个半小时以后,考古队满载出水,并通过卫星定位准确记录了文物遗址坐标,留待以后进一步发掘。 记者: 北礁这一带发现的铜币年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孙健 西沙水下考古队队员: 我们现在最早能见到的应该是唐代的开元通宝。就是这枚吧,像这种开元通宝。 记者: 唐开元也就是大概距今1300多年了,差不多吧? 孙健: 差不多,唐玄宗嘛。其后宋代一些铸造,很精良的钱有很多。有元丰(年间)有元佑(年间),这唐、宋、元、明都有了,这几个朝代。像这枚就是永乐通宝,在这批里面本身永乐通宝的量也是最大的。这种永乐通宝没有使用过的痕迹,可以看到,它是成贯的,就是用这个串起来的,它上面连麻绳的痕迹都有。 记者: 它是用做什么用的?是做海上贸易吗? 孙健: 这些钱,像永乐这些钱,我觉得不是贸易用的,它这个钱很有可能铸造好了,直接从国库提出来了,没有在市场上流通,没有用过这些钱。 解说: 如此大量而没有使用过的铜币又是谁留下的呢? 孙健: 有一些学者就认为这条船是郑和的遗迹,因为这量很大啊,这个不像是一般的民间(用的),因为民间使用过的钱,比如说民间的商船,它肯定是用过的钱,它不可能拿到大批量的新钱的。像郑和下西洋这段,我们建立了体制,实际上一种叫朝贡贸易体制,就是鼓励四夷来中国进贡,我们厚往薄来,而不在乎其中的经济利益。它有可能是郑和由国库领出来以后,作为一种赏赐之物和礼物赏赐给藩属国。 解说: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众多的古代的沉船在此沉默呢? 孙健: 从我们中国的帆船开始,取捷径过南海以后,北礁是一个必经的地方。而且北礁它这个地方,就是说它的礁岘台地很窄,而且立陡,大概跟海平面的一个角度,大概是70度的一个夹角,就是很陡,船碰上去就醉掉。 解说: 历年来,在西沙海域曾发现了大量海底文物,而今都已经成为了研究“丝绸之路”的重要标本和物证,使得我们可以在今天回忆起当年海洋中国的光荣与梦想。 魏峻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 根据宋元时期的文献记载,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当时是从泉州、福州、广州这些主要的港口出发,沿着中国的海岸线,经过东南亚的沿海,通过马六甲海峡,然后向印度的孟加拉方向进发。经过一些货物交换之后,继续将这些货物运送到西亚,运送到非洲的索马里跟坦桑尼亚。现在在整个非洲的索马里、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沿海,包括它的岛屿,都发现了大量的宋元时期的沉船跟瓷器。 西方文献的记载,这些货物在埃及和西亚地区经过地中海东岸的这些商人直接运抵当时的西方文明中心古罗马帝国。 解说: 而在另外一片海域,考古队还有了更大的发现。 记者: 在这一片的海底礁盘上发现一个石锚,这个石锚也是古代沉船的一个重要物证。这次出海的一次任务,就是要把这个石锚打捞出来。但是可以看到,今天的海况并不是很好,而且是涨潮期间,能不能把它捞上来,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解说: 到了目标水域后,风浪也更大了。但是这是考古队返航大陆前最后的机会。所以即使这样,也要尽力尝试。为了这最后的机会,只要是能下水的人,都投入了打捞。 记者: 王芳,你也下水吗? 王芳: 下。 记者: 如何把它打捞出来这是一个问题。由于这儿的水比较浅,所以队员们采取浮潜的方式,就是不带气瓶,只戴面镜和脚蹼,他们全部下水作业。 这在一般人看来也就是一个石条,为什么一定要从水里拉出来,千里迢迢地运回去呢? 赵嘉斌 西沙水下考古队副队长: 这个它本身不是一个普通的石条,它是作为过去的木石锚的一部分,像从汉朝以来就开始有这些用这些石头做碇石的。在明代以后开始慢慢有金属锚出现。 记者: 哦。那也就是说如果是石锚的话,很有可能这个船是明朝以前的船。 赵嘉斌: 应该可以这么说吧。 记者: 现在石锚就在这片海底,水不深,也就1米多深。现在我和我们的水下摄像一起下水,带着大家去看一看整个打捞的过程。 解说: 准确地说,石锚应该是叫碇石,在古代曾被绑在木锚上作为压锚使用。眼前的这块石头长近两米,宽近半米,对于没有任何起吊设备的队员们来说,俨然是一个庞然大物。为了把它打捞上来,首先一步就是先把它撬动,然后套上绳索。 很快,在清理完周围的碎石后,绳索套好了,看起来比想象的要轻松许多。 水下都准备好了以后,船上的队员开始拉动绳索。 记者: (石锚)大概有多沉? 赵嘉斌: 最少也有三四百斤吧,可能估计的有点少。 记者: 现在绳子已经绑好,要往小艇上拉了。 解说: 而此刻,水下的队员们也在一起用力。 然而,虽然水面上下一起使劲,水下的石锚却纹丝不动。 队员: 都没有用啊。 没用你也要顶起来啊。 要不中间谁顶得起来啊? 解说: 经过短暂调整后,考古队决定在石锚上加一个绳索,尝试第二次打捞。 此刻,风浪眼看着也越来越大,激起海底的水流。水下的队员们被冲得东倒西歪。甚至连小艇在海底的水锚也已经无法固定。而在水面小艇上的人们更是难以站立。时间越来越紧了。 赵嘉斌: 这样,咱们再来试一下,好吧?再来试一次。 解说: 在筋疲力尽的队员们最后努力下,石锚仅仅缓缓地挪动了一下位置。第二次打捞仍然失败。 记者: 为什么(捞不上来)啊? 王浩 西沙水下考古队队员: 太沉了。工具也不行,船也太(小)。应该是没有办法了。 记者: 今天这样,可能还是要把这个(石锚)留在海底了? 赵嘉斌: 只能留在海底了。因为我们确实没有这个能力。等下次有机会我们再来。 解说: 正是因为这片海域地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咽喉要地,其海况复杂,所以自古以来也遗留下来大量水下遗迹。而就在海上这段时间,我们也经常留意到四周的海域,不时会有边防武警的巡逻艇出现。他们的任务之一就是保护海底文物不受盗挖。然而,很多曾经的破坏已经无法挽回。 崔勇副研究员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主要是这个西沙的能见度太好了。渔民下去抓鱼的时候,他就能看到那条沉船,它看到以后就开始挖,挖了以后又炸。 赵嘉斌: 现在所见到的一些瓷器呈非常小的碎片,这不可能说是在正常环境里或者是自然力把它沉默会形成这么小(碎片),而是说完全是爆炸形成的。一些渔民介绍,大概有30多条大船,大概按每条大船两个小艇算的话,也有60多条小艇,将近有几百人(盗挖)。 崔勇: 那个沉船看见以后,非常凄惨的一个场面。几百平方米躺着全是破碎的瓷器。哎,怎么说呢,也是一种非常凄惨的,反正那个现状看起来觉得非常可惜。 赵嘉斌: 有大部分人说到文物就直接和这个经济利益直接联系在一起。这方面我想被盗掘的原因也就是基于这个方面。其实作为一个沉船遗址,它并不是说仅仅用钱来衡量,它代表了中国灿烂的航海文明,中国曾经辉煌过,曾经统治过海洋。 解说: 在离开西沙群岛的最后一天,考古队途径甘泉岛。 记者: 这次水下考古队出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前方的甘泉岛树立文物保护碑。 甘泉岛距离海南岛170海里,这片海域在古代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通道,曾经在这片海域发现了大量海底沉船的遗迹,而且在这个岛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文物,到底是什么呢?一会儿我们登岛去看一看。 解说: 甘泉岛位于西沙群岛中西部海域的永乐群岛,南北长800米,东西宽460米,高8米,是一座面积仅0.3平方公里的小岛。岛上保存有不少中国古代先民留下的生活遗迹。今天在这一块岛上,将树立起中国最南端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碑。 由于甘泉岛四周的海底礁石遍布,大船无法靠近,考古队决定将石碑吊上木筏,再用救生艇托运到岛上。 半个小时后,我们靠近了小岛,岛上没有码头,围着小岛转了大半圈,总算找到了合适的登陆地点。 记者: 甘泉岛这个名字来源于岛上的一口水井。这口井据记载是唐代时候挖的,而且经过反复的修整,一直沿用到现在。而且这口井是整个西沙群岛地区唯一一口可以供饮用的淡水井,味道怎么样呢?咱们去尝一尝。 水是淡水,但是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咸味。不过,对于古代来说,在整个西沙群岛的海域,如果能有这么一口淡水井,对过往的商船已经是非常珍贵了。 队员: 放哪儿?放下吧。 OK,行,放。 哎呀,妈呀。 王亦平副主任 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 今天我们立的这块碑是中国最南端的一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碑。这个位置是处在我们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交通咽喉要地。在这个航线上也遗留了相当多的水下文化遗产和陆地上的文化遗产。在这个岛上也保留一些我们先民的一些遗迹。 主持人: 正如副队长所说,很多人一提到文物首先会核算它的市值,其实在考古工作者眼中,文物的价值是另一种判断。比如说一个宋代民窑的破碗在市场上可能并不太值钱,而在他们眼里却会折射出历史信息,比如说它沉在海底这么多年是从哪儿来的?要到哪儿去?而这正是考古队所感兴趣的。 看到海底被破坏的这些历史遗迹,我们感到痛心。好在现在相关方面正在加大打击力度,海下盗掘的情况正越来越少。 好,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谢谢您的收看,再见。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