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彬:好作家就是讲故事的高手(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2日13:48 内蒙古晨报
田彬:好作家就是讲故事的高手(图)
田彬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李爱平)面前的田彬真正成为知名作家是近几年的事。这一点在其即将进入“老年”阶段后依 然敢于承认。田彬,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一个坦率的人,一个坦率得有点可爱的作家。

  圈内人对他发胖身躯“大肚能容”的戏谑,正好对应了他坦率的个性。新作品的不断问世,已经让很多年轻的作家们 感到压力,这样的压力更多的来源于田彬的“快刀”,许多关心田彬的同行们一致的疑惑是:“这样的超负荷运转,身体行吗 ?”作家田彬每次面对这样的提问,总会用武川方言说:“受过的苦很多,还好,习惯了。”

  作家田彬习惯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独特人生经历?这样的经历对于成为一名作家会有什么样的启发?在其新作《黑獭— —宇文泰》面世不久,田彬独家向本报记者进行了自己对自己的解读。

  ★“作家就要坚持不懈地写”

  你怎么会成为作家?这一点田彬的老乡、朋友们曾多次用调侃的语言表述对田彬成为作家的惊讶。老乡和朋友们惊讶 的似乎有些理由,“在他们眼中,我是一个商人、官人,而不是文人。”田彬说,自己尽管从很小的时候,就有过靠写作生活 的想法,但此后所经历的一切似乎和文学写作不大沾边。

  “工人、记者、编辑、处级干部、商人……”田彬用武川方言如是历数自己经历过的职业。“所有的经历都是为成为 一名作家做着有意无意的准备。我们不能想象一名没有任何经历的人会一夜之间成为作家,不可能,绝不可能。”。

  田彬的经历,外界知之甚少。据田彬讲,自己能成为作家最主要的经历是少年时期。少年时期的田彬,出生在塞外武 川一偏僻乡村,性格的“暴躁”与“刚烈”让他自小就有一吐为快的倾诉欲,而这样的倾诉欲田彬选择了纸和笔。

  乡村的闭塞,事实上是很难看到在今天普及的课外书。田彬坦诚,自己的文学梦萌芽与读书关系不大,更多的时候奶 奶充当了他的课外书。“奶奶小的时候给我讲的许多故事,成为我日后进行文学创作的模特儿。”

  幼时的田彬度过一段至今想来受益终生的日子。然而,此后的异地读书经历却成为田彬走出大山看外面世界的窗口。 初中时期,田彬是在当时的清水河县一中度过的,“校图书馆的藏书,第一次让我有了阅读小说的欲望。文化大革命爆发后, 没法上学。”田彬在经历“文化大革命”的日子里,其实只有一件事对他成为作家有着深远的意义,“潜回武川老家,用两年 时间在廉价的稿纸上用铅笔写了数十万字的长篇小说。”

  最后的结果是没有发表、无处发表。但在今天,田彬毫不后悔。“因为那是成为作家的必由之路。作家最重要的功能 在于坚持不懈地写。”

  ★“好作家就是讲故事的高手”

  “快手作家”是业内人士对田彬的新近封号。对于这样的封号田彬欣然接受,因为自从自己成为专业作家后,在短短 的时间内,竟连出七册大部头作品。

  发生在田彬身上的赞誉还有“田彬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一个好故事所具备的元素,他的小说里全有。”而这一点,恰 是田彬对一个好的作家特别强调的观点。

  在不写作的时候,田彬往往对农村有着“特殊偏好”,尽管进城多年,田彬每次采风的时候仍然选择在农村。“在农 村的炕上,我与农民一起吃莜面、山药、农家烩菜”,此时的田彬往往会以其特有的豪爽频频举杯,到酒酣耳热后,田彬往往 能很轻松地听到老乡们掏心窝子的真实故事。采风后田彬经常做的工作则是迅速地将这些故事记在日记本里,以待日后创作时 候引用。

  一个业内熟知的典型版本则发生在田彬的小说《怪变》中,评论家金鹏善、吴素娥这样评价田彬:“他就像一个兢兢 业业的‘说书人’,不管‘场子’外如何风云际会,只是一心一意给睁大了眼睛、张大了嘴的读者讲他的或传奇、或寓言式的 现代故事。正所谓‘天地间有奇人始有奇事,有奇事乃有奇文’。”长篇小说《怪变》似乎就是一篇带有强烈警示作用的现代 寓言故事。

  同样的例子还出现在田彬的自白中,在田彬看来,满以为能给别人讲故事,也能编故事,便可做小说之类的玩艺儿给 人看了。没成想,这做小说远非那么简单。虽说小说都是编的,可这编却是充满了学问的,甚至血泪……

  ★“我是给老百姓写文章的”

  有人说,看田彬的作品能够想到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那些令人激动人心的画面和主人公,这一点田彬不 置可否。基于如上的评价,田彬事实上更想说自己是给老百姓写文章的作家。

  田彬之所以有这样的定位,作家陈广斌认为,作家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塞北高原的农村度过的,他十分了解农村的人情 世故关注农民的命运和生存状态。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人物的悲剧命运和在悲剧命运重扼下痛苦的啜泣、深长的 叹息和沉重的呐喊。

  而田彬自己则认为,自己在写作上受马烽、李准、赵树理等农村作家的影响颇深。“当然,我也经常从古今中外的许 多经典名著中汲取营养。”

  著名作家扎拉嘎胡对田彬的现实主义作品这样评价说,山珍海味固然好吃,莜面山药蛋也不能缺少。西部苍茫大地正 在大面积开发,相信这里会长出惊人的鲜花的。

  或许田彬真的是一个无法超越现实的作家,在田彬的自白中,他说,1986年大学读完,自己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变 化,新观念、新概念懂了不少,还接触了颇值玩味的,超现实、未来、存在主义等等。可做起小说来,仍然是现实主义的。

  这方面的原因,田彬归结为,自己一想起那至今仍然为温饱而挣扎的故乡,那洋味很浓的“意识流”,便再也流不动 了。“做起小说来,我是超越不了现实的,我的主人公都是从我的现实生活里诞生的,有血有肉,自己看着顺眼,便也想给别 人瞧瞧,于是出了书。”

  简单的语言描述出不简单的道理,或许这就是田彬的为文之道。

  ★记者手记

  被田彬感动着……

  田彬亲切的武川方言,让人感到温暖。同样亲切的还有田彬的文学作品,读田彬的小说,你不会感到压抑,相反你会 从字里行间读到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动。

  在田彬的内心世界里,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这个从山里走出来的男人,至今仍然在用一种特殊的爱在关注着生他养 他的大山。

  田彬的这种大爱,融化到极致,最后形成了文学作品。在中国诸多的作家群里,田彬属于几流作家并不重要;重要的 或许在于,这个人一直在用爱用情用心写作。

  或许,这就是田彬之所以成为作家的标准答案。田彬的作家身份,就是这样“炼”成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