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十年走过深度融合之旅 正酝酿职业资格互认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9日02:40 新闻晨报
    本报讯 (记者 李元 于任飞 张源 杜琛) 10年恍然一过,我们没有看到“香港之死”的预言成为现实,看到的却是“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从西方门户跻身东西方门户,香港和香港人演示了全球化的全新模式。

  与此同时,作为中国经济两个最重要的经济“引擎”———沪港,一同走过了10年的深度融合之旅。10年间,香港在沪投资始终占据在上海投资的国家和地区首位,截至5月底,香港在沪投资项目累计13270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85.47亿美元,分别占上海这两项总额的28.76%和23.78%。而伴随酝酿中的

  CEPA补充协议,沪港经济将再次比翼齐飞,在中国不断融入全球化竞争中扮演重要角色。

  四大项目“缩短”距离交通

  香港离上海有多远?两个半小时的飞机旅程、7天的自由行又或者是在新天地“东魅”与某港星惊鸿一瞥般的相遇……答案不一而足,但可以肯定的是,香港正离内地越来越近。每天往返于沪港两地的13个航班,让香港几乎成了不少

上海人生活的一部分。

  香港运输署新闻发言人庄子为对晨报记者说:“在香港运输署的计划下,有4个跨境基建项目正在筹备或者建设中。”4个项目中,深圳湾口岸和上水至落马洲支线预计将在今年内开通,届时深圳湾口岸将成为连接香港与内地的第四条跨界行车通道。拟建的港珠澳大桥是首个涉及内地及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大型跨境合作项目,预计会成为连接香港及珠江西岸的主要陆路通道。

  广深港高速铁路建成后预计可使广州至九龙的通车时间缩短40分钟,其意义不仅局限于珠三角地区,由于该铁路线所路经的深圳龙华站及终点站广州石壁,将来都是接驳全国铁路网的枢纽,与京广线及杭福深线连通后,将使香港与北京及上海等主要城市的联系更为紧密。

  经济

  两地工商界今年将有合作大戏

  “沪港现在是谁也离不开谁!”坐在位于人民广场的崭新办公室内,香港特区政府驻沪经贸办主任陈子敬禁不住感叹,“两地距离越来越缩短了。”

  “香港企业在沪超过万家,而且越来越多的香港企业渴望在这片经济沃土拓展新的业务,作为政府我们就是要想办法替他们了解这边的投资环境和政策程序。”陈子敬说,这是特区行政长官对他们的要求。

  陈子敬说最近的日程安排就是不断与上海外经贸、工商、旅游、金融等部门进行沟通,许多具体的合作已经基本落实,年内两地合作肯定有“重拳”出击。“虽然这些合作现在还不便具体透露,但肯定会给两地的工商界一个‘大礼包’。”

  陈子敬说,两地金融领域合作必将深化,今后要加强香港金融中介机构在上海市场的参与,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同时协助提高上海投资者、集资者及金融中介机构向外投资的流动性,争取让香港发行的金融工具进入上海市场等。

  “很快,你会发现更多的香港人才在上海工作,每个上海人都能感受到‘香港服务’。”陈子敬透露,同时根据“优秀人才入境计划”,许多上海人将更加容易到香港工作读书。

  “总之,无数人的梦想将因为沪港合作的深化而得以成就。”陈子敬自豪地说,机会就在眼前。

  各出高招吸纳尖子学生

  2002年,教育部首批香港8所院校在内地自主招生,当时的招生范围还仅限于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四省以及京沪二市。2004年至今,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的范围已扩大为25个省市,招生的香港高校数目也从8所增至12所。香港大学媒体发言人透露,2007年,港大为新入学的内地学生预留了844万港元入学奖学金;而香港中文大学则为约100名内地学生提供每人50万港元的奖学金,分4年发放。

  与此同时,内地大学对香港优秀生源的争夺也不甘示弱。去年2月,

复旦大学首次赴香港免笔试招生,招生办主任郑方贤告诉记者,今年较去年相比,报名参加面试的香港学生明显增多。“今后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在香港的招生规模。”

  到目前为止,复旦在香港每年只招10人,考核不设笔试内容,只限定学生必须在香港中五会考成绩达到4A或以上才有资格报名。“我们的选择范围限定在香港的‘尖子生’内。”为了吸引他们,复旦还设有每人每年5万港元的奖学金。

  打分迈进香港门槛

  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香港人口超过690万人,但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缺口达10万人。

  鉴于此,香港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引进人才的措施,包括优秀人才入境计划、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等。其中,出台不久的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尤为引人注目,成为内地高端人才赴港以及留港的新途径,并给了申请人以更大的自由度。

  香港入境处新闻发言人杨素英介绍说,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分“综合记分制”和“成就记分制”两套评估标准,两者的最高评分同为165分,但不可同时申请。

  前者从年龄、学历和专业资格、工作经验、语文能力以及家庭背景5个方面对申请者进行考评,最低及格分为80分。后者是为具备超凡才能或技术并拥有杰出成就的人士而设计的,此计分制以申请人的成就作为评核基准。如申请人曾获得杰出成就奖项(例如奥运奖牌、诺贝尔奖、国家/国际奖项)。已经移居香港的郞朗、奥运跳水金牌得主伏明霞、执导电视剧《汉武大帝》、《雍正王朝》的女导演胡玫就属于这一类。

  根据香港入境处提供的资料显示,自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推出至今年5月底,共接获829宗申请,其中80%来自内地,已有195名海外及内地人士通过该计划在原则上获得批准来港居住,其中从事最多的行业是“金融及会计服务”。

  正酝酿职业资格互认

  “上海就像一个刚刚拉开帷幕的剧场,里面空位很多,机会很多,大戏正要上演。”上海市人事局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黄渭茂这样形容上海目前的人才市场状况。

  黄渭茂透露,为了让沪港两地人才交流的通道更加通畅,上海市人事局正在酝酿促成香港和内地职业资格的互认,此构想正在和国家有关部门沟通。

  目前,两地在某些领域已经做出了职业资格互认的尝试,比如香港与内地建造业已经有产业测量师、建筑师等5个专业完成了互认。

  2003年,CEPA协议签署后,上海与香港达成了八项重点合作领域,沪港人才交流与合作便是其中之一。与此同时,上海“引进千名香港专才计划”正式启动,如今上海共引进香港专才1733名,涉及

房地产、咨询、金融、旅游服务等各个行业,香港人甚至可以在内地的政府机构任职。

  对于引进的香港专才,黄渭茂认为,香港专才往往更熟悉国际惯例,在工作中能更好地跟国际接轨。不仅如此,他们还带来新的工作理念。同时,香港人的高度敬业精神,做事规范却又不失创新的精神,让他们深得上海同事的认同和喜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