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清洁工程]喜看广西各地市干部“三多三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8日07:08 广西新闻网

  喜看干部“三多三少”

  ——“城乡清洁工程”带来“十大变化”(1)

  编者按 2006年9月底,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提出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把‘城乡清洁工程’开展成群众的民心工程、企业的信心工程、城市的管理工程、发展的环境工程和干部的作风工程。”全区上下贯彻落实“城乡清洁工程”齐心协力、行动迅速、声势浩大、措施得力、成效显著,总体上可以概括为:落实“五大工程”,带来“十大变化”,即干部作风转好、执政能力提高、城市管理有序、企业信心增强、市场营销两旺、城市形象提升、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居住环境改善、群众素质提高和民风悄然变好。近日,本报记者深入基层,采写了一组系列报道,再现了全区各地的新变化。

  6月28日12时10分,南宁市财政厅宿舍墙外悬挂了一条非法广告条幅,市政监督员接报后来到现场查看;12时15分,通过“城管通”将核实情况发送到城市管理监督中心;12时17分,非法悬挂的广告条幅被清除。从接到举报到处理结案只花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南宁市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与指挥系统实施,建立起了“城乡清洁工程”长效管理和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新机制,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实现了城市管理、监督、指挥、执法、处置和评价工作的数字化。

  在采访中,很多干部发出这样的感慨:“城乡清洁工程”对干部是一种压力,要求干部直面考验,变压力为动力,勤动脑,多思考,不但转变了干部作风,还提高了行政效能,增强了执政能力。随着“城乡清洁工程”的不断深入拓展,广西各地干部队伍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执政能力明显提高,呈现出“三多三少”的新局面。一是积极工作、主动加班的多了,互相扯皮、得过且过的少了。二是从主观上查找问题、强调个人责任的多了,讲困难、谈条件、发牢骚的少了。三是思考长远发展的多了,急功近利、满足眼前成绩的少了。

  河池市市政管理局局长农文广深有感触,“城乡清洁工程”确实锻炼了我们干部,干部处理关系民生民计的问题多了,干部们经常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因此思考也多了。在结合本地实际为群众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了业务水平,不断适应城市的发展。办事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明显增强,减少了闭门造车的盲目性,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河池市政管理局的干部在上街检查时,发现大雨过后不少街道的积水很多,便开展调查研究查找原因。原来河池市城区的排水系统使用的都是立面排水,一到大雨容易造成排水不及时,积水严重。因此,河池市政管理局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把城区4条主干道原来的立面排水改造成地面排水系统,市区里不再出现“水漫金山”。

  来宾市忻城县在“城乡清洁工程”开展以来,拔下了10年以来西龙片违法占地的“硬钉子”。为此,建设局局长黄奉茂深有体会,干部深入基层了解民意,多想办法解决困难,办起事情才能得心应手。譬如,对于此次拆迁的一“钉子户”,县委书记就多次亲自到他家做思想工作。另外拆迁后,县委、县政府把一户困难户老人安排住进了城关镇旧政府的住宅房。

  据了解,“城乡清洁工程”开展以来,广西各市领导干部分工协调,处理城乡环境卫生以及关系民生问题突发事件,通过经常性的城乡应急处理工作和日常检查,使得各地领导班子执政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全区共收到群众投诉问题37355个,处理投诉问题36865个,处理率高达98.69%,行政机关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明显提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城乡清洁工程”带来的喜人变化。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