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以“劳模精神”铸造和谐车站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8日11:15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消息 (驻上海记者 杨静 通讯员 孙雷) :今年7月的一天,上海站收到了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旅客汪君讲述了上海市劳模程薇和她的徒弟丛上珠以及“程薇服务台”十几年如一日为他这个残疾旅客送票上门的感人故事,不仅如此,每逢节日,程薇以及他的“徒弟”还会登门看望,嘘寒问暖。浓浓的关爱仿佛煦煦春风,使他真切感受到了和谐社会的温馨。

  多年来,上海站不仅注重劳模典型的选树,更着力培育“劳模精神”的传承者,车站劳模先进不断涌现,张庆桓、程薇、邹俊、董其浩等新老劳模交相辉映,成为了上海站客运服务工作的带头人和引领者。正是有了一批又一批“劳模接班人”,新时代的劳模精神才会长树长新,后继有人,呈现出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象。

  选树劳模-“源头活水滚滚来”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劳模”,伴随着和谐铁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在充分发挥“老劳模”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上海站党政尤其注重新一代劳模的发现与培养,他们将视野投向生产一线,重视在职工中发掘好苗子,寻找闪光点,为职工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一批服务明星逐渐脱颖而出。售票车间售票员邹俊就是这样一位产生在生产一线的新时期劳模。1986年,18岁的邹俊走进了上海站客运车间,在客运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6年,在此期间,车站发现年轻的邹俊认真钻研业务,基本功扎实,曾获原上海铁路分局技术练兵第一名, 2002年,邹俊迎来了自己事业的转折点,为了加强车站售票组织力量,提升售票窗口服务质量,车站将一批优秀同志调到工作量大、业务技能要求高的售票窗口,作为一名普通售票员,邹俊从零开始,短短数月便熟练掌握了售票技能,成了上海站小有名气的“三不倒”——问讯问不倒、售票难不倒、业务考不倒,并多次荣获上海铁路局售票进款能手第一名、全能售票第一名。2006年,她更是连续四个季度蝉联上海站售票进款第一名。在潜心钻研业务技能的同时,邹俊还自创了“诚心、热心、耐心、用心”的“四心”服务法,得到了八方旅客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她本人先后被评为路局优秀技能个人、路局“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路局先进生产(工作)者。今年,邹俊同志又荣获了2004~2006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劳模精神”迎来了新的传承者。

  爱护劳模-“成长、成才总关怀”

  劳模和先进人物是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是企业的骨干力量和宝贵财富。但劳模也是普通职工中的一员,在他们取得荣誉桂冠的辉煌时刻,岂不知在他们成功的背后,凝聚着多少汗水和泪水,付出的是怎样的酸甜苦辣,又留下多少撼人心魄的故事。上海站重视劳模的培养和选树,更重视对劳模工作、生活的关注和关心。不论经费多么紧张,该站每年总是千方百计组织劳模先进参加荣誉性疗休养,重大节日期间,站领导还会登门慰问,及时了解劳模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全力帮助解决,消除了劳模先进的后顾之忧。除了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该站还针对劳模培育对象有步骤、分阶段的施行培养计划,一方面积极组织与兄弟单位的劳模学习交流,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一方面还积极推荐劳模先进深造提高,提升他们的个人修养。车站全国劳模张庆桓,曾在车站的安排下拜全国劳模、上海市百一店三楼呢绒柜营业员马桂宁为师,学习他独创的“马派服务技艺”,提升了他服务旅客的技能,同时,为张庆桓学习深造大开绿灯,创造条件,正是在该站的悉心呵护下,张庆桓从一名初中毕业生逐步成长为现在拥有本科学历的新一代知识型劳模。

  壮大“劳模”-“万紫千红春满园”

  劳模精神需要传承,劳模精神更需要发扬。“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选树、培育劳模个人的同时,上海站注重发挥“劳模”的“辐射效应”,立足于培育“劳模集体”,不断激发车站全体干部职工争先创优的意识,使“劳模”这个光荣的称号成为全站广大职工的共同追求。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