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遗失的民族之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8日11:29 观察与思考

  -观察记者刘晓林

  濒临失传的“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正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中心主任田青所说:“除了我们的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除了我们写汉字说汉语之外,所有决定 了我们是中国人而不是外国人的一切,几乎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与之相关。”

  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 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和人的活动息息相关的,是靠人传承下来 的,如果从事民间艺术和技艺的艺人日益减少,遗产就要断绝了。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文化受到了空前的冲击。这更 加重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

  “事实上,《阿诗玛》在申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已经没有几个人能完整地说唱这部叙事长诗了。”很 多少数民族的创世古歌、叙事长诗,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继承下来的。“尽管《阿诗玛》有了许多整理文本,但它代替不 了民间艺人的撒尼月琴弹唱,因为《阿诗玛》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唱出来的。”

  《阿诗玛》的遭遇绝非个例,我国三大民族史诗—藏族史诗《格萨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 玛纳斯》,都面临着会弹会唱者寥寥无几的困境。随着大批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的衰老和去世,这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状 况日趋明显。

  中国声乐专家说,被称为“天籁之音”、“蒙古族民间音乐活化石”的“呼麦”演唱艺术正面临人亡艺绝,拯救行动 “时间紧迫”。

  “目前,中国能唱‘呼麦’的大约只有100多人,其中包括处在初级阶段的学生。”“呼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奇特“喉音艺术”。

  在被誉为中国传统古音乐“活化石博物馆”的福建泉州,有着千年历史的南音、木偶戏、梨园戏危机四伏,有些已经 面临无人传承的困境。而在全国其他地方,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古老地方剧种已经濒临失传。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罕见而宝贵的民间技艺和民风民俗,正在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壤。

  曾经进行过侗族大歌调查的贵州民族学院教授龙耀宏说:“我们到很多乡村调查时发现,男的都外出打工去了,只有 老弱妇幼留在家中。而且现在的保护往往只重视女声,而传统上侗族大歌是男女对唱的。”

  与生存方式的改变相比,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更为严重。一些地区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了“摇钱树”,商 业化运作使得许多民间歌舞和民俗变味乃至变形。一些旅游景点千篇一律的歌舞表演,既无特色,更无文化内涵。

  目前,在我国所使用的80多种少数民族和地方语言中,大约有10多种正处于濒危衰退的状态。

  不仅如此,100多年来,中国民间文化流失情况也非常严重。现在,楼兰古城最完整的资料不在中国,而是在大英 博物馆;敦煌文书最完整的不是在中国,而是在日本;最早发现的湖南滩头年画,不是在中国,而是在德国和日本的收藏家那 里出现的……

  “非遗”不能很好传承的原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很好传承的原因首先是技艺难度高。比如,年轻人不肯问津古老的松江顾绣,被誉为鲁绣、苏绣 、湘绣的渊源,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艺术性极高而著称于世。绣时以针代笔,以线为墨,画绣不分,要求绣工会看画、懂 画理、认得画家笔势,因此难度很高。绣的时候要先将蚕丝撇成24份,然后用12号小针穿上剖成1/24细的蚕丝,耗时 几个月至几年来完成作品。这样的高强度工作,令很多年轻人都望而却步。

  另外是收入低。传统技艺难相传,许多民间工艺都是祖上传下来的。这种常常伴之以清贫生活的精神富足,对于物质 充裕时代里成长的年轻人,已很难获得共鸣。据了解,这些传统艺人普遍的月收入也就只有千把元。顾绣传人高秀芳对自己的 收入不堪启齿,无锡惠山泥人大师喻湘莲更自嘲道:“捏泥人的收入,真还不如去卖茶叶蛋呢。”

  西风东渐使传统节日逐渐衰落,但政府强力扶持,尚可维持。我国的传统节日原本都有文化内涵,但现在“文化味道 ”越来越淡了,节日似乎只剩下春节吃大餐,正月十五吃汤圆,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

  另外,有些地方成为旅游胜地后,文化遗产遭到破坏,使保护工作不堪重负;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纯商业化运作, 市面上充斥着粗制滥造的伪劣产品,而质量上乘的产品却难寻踪迹……这些做法加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灭失,正如文化部长 孙家正所说,“我们正在一锹一锹埋葬自己的文化。”

  “非遗”是民族精神的土壤

  有识之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迅速灭失痛心疾首,但相当多的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不清楚。

  这些年中国传统文化丢得太多了。现在的孩子与纽约的同龄孩子都在同一天看NBA,都穿adidas鞋,都吃麦 当劳,都听美国歌星的歌。如此发展下去,全世界将被一种主流文化所统一。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民族文化被逐 渐边缘化的过程中看到了危机,同时也指明了振兴中华民族文化的方向。

  先抢救保护,再利用发展。当务之急是抢救和保护。国家确定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 展”。有专家对抢救、保护、发展之间的关系这样概括:在抢救的基础上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要的就是保持“原汁原味”,否则历史将在此断代,传统将在此断裂,文化将在此失传,后人 也将谴责我们……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曹保明说,即使是濒危的、也推广不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将其放入“非物 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还可以其为主题,建一个社会、民族社区,让下代人直观地体会前辈的生活情况。这样做不是要回到过 去,而是要保护我们走过的路,把我们民族的“记忆”留住。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部分面临后继乏人、缺少观众、没有经费的困境,要跟上时代、吸引观众、留住传承人、达到 起死回生的目的,免不了要对这些遗产进行改革和创新,否则没有前途。更有专家提出,不能一边保护,一边以发展的名义进 行破坏,比如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旅游项目赚钱。现在有的“发展”到蒙古长调用洋乐器伴奏,山西四大梆子带着管弦乐队 进京的地步,令人担忧。

  高层的重视以及以法保护也显得分外重要。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

  全国人大常委会指出,到2020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达到以下目标:1、摸清中国各地各民族民间文 化“家底”;2、有效抢救濒危的民间文化种类;3、拓展提升民族民间文化的科研工作;4、建立相应的机构与队伍;5、 搭建保护工作平台;6、建立一大批民族民间文化的生态保护区;7、建立相应的开发利用与科学弘扬的机制;8、在全社会 形成自觉保护的意识;9、法律保障体系的建设与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

  其实,我们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面临最大的问题不是经费的问题,而是“观念”问题。韩国政府在这方面做的经 验值得我们借鉴:政府文化部门每年认定一批国家级民间艺术家,政府对他们生活、研究、传授、展览、考察乃至医疗都给予 补助,他们可以办艺术培训班,获得毕业的学生上大学时可以得到一笔政府奖学金。而日本政府则要求社区里有青少年手工艺 活动场所,孩子们在那里可以剪纸,做风筝,还有做陶艺。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都煞费苦心!

  中国的宝贝—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精神之土壤,“智慧的结晶、民族的记忆”,我们不仅仅要时常 回望它,更要紧紧拥抱它,倾听它久远而深沉的历史的声音。所以,我们不能割断自己民族的文化脉络,更不能丢弃自己民族 的精神灵魂。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