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公司收购全球最大硬盘制造商传言调查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9日11:5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丘慧慧 徐志强 郑迪 8月25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全球最大的硬盘制造商美国希捷公司CEO威廉·沃特金斯(William Watkins)透露说,一家中国企业有意并购希捷。 沃特金斯没有透露该“中国公司”的具体情况。他一方面声称“希捷公司并不打算出售”,同时又说“假如中方股东 的出价够高,这笔交易就会很难阻止。” 但沃氏透露,“中国公司的收购意向已经引起一些政府机构的警惕”。美国媒体引述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官员 迈克尔·韦塞尔的话说:“这显然是电脑系统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中国或其他国家的收购意向应当得到全面评估,以便确定 我们所承受的风险。” 8月27日,本报记者先后致电希捷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中国企业资讯部经理张桂琛,以及希捷中国区总经理杨建 初,两者均表示,对所谓“中国公司”有意收购希捷的传闻,“在今日之前都毫不知情”,张桂琛表示也是从网上才知道这个 消息的,她个人认为,在技术、产品、公司运营以及产业链结构等诸多环节,“尚无哪家中国公司具备收购希捷的实际操作能 力。” “中国第一硬盘”接手? 目前,硬盘并不在美国的出口管制商品之列,但要收购美国硬盘厂商,仍然要通过联邦政府的审查。 在中国最大电子产品集散地深圳赛格广场,业界人士对该传闻皆表示惊讶。他们认为,国内目前涉足硬盘业务的只有 长城集团旗下易拓科技,但长城并未达到并购希捷的条件。“易拓做硬盘的量很少,而且还有一些是做OEM合作的产品。” 赛格广场一位专营PC配件的店主说。 在易拓科技的公司网站上,可以看到“中国第一硬盘”的自诩。工商资料显示,成立于2001年的深圳易拓科技有 限公司是长城集团旗下产业,由长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长城电脑,000066.SZ)与一家美属维尔京群岛注册公司 ExceLStorHoldingsLimited分别持股61.6%和38.4%,公司董事长即为长城集团董事长陈 肇雄。 长城电脑的一位已离职高管也对 “中国第一硬盘”收购“全球第一硬盘”表示不知情,他认为“还没有这个能力” ,理由是,易拓科技早年引进的是IBM的生产线和技术,一开始易拓的收入来源就是IBM的“下单”,后改为与日立合作 后,日立曾经承诺大约每年有1000万个硬盘委托易拓科技生产。此间,易拓自主品牌的硬盘“易拓(Excelstor )”在市场上亦有销售,但并非主流产品。 那么,易拓是否会为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而寻找并购机会? 对此,这位前高管人士认为,即使存在其它机会的可能性,但是长城是否有足够的资金和运作能力亦值得猜测。 除了易拓,长城集团旗下还有另一家与存储业务相关的公司——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城开发,000 021.SZ,原简称“深科技”)。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是全球第二大硬盘磁头专业制造商,占有世界硬盘磁头市场10 %以上的份额,2006年公司营业收入102.97亿元。 长城集团是否有意将旗下“中国第一硬盘”与其生产硬盘组件的公司长城开发进行业务整合,“向联想学习”走国际 并购之路呢? 业界人士对这一可能性也普遍表示怀疑:他们认为,长城开发近年的发展后劲令人担忧,尤其是日立大量扩张其在中 国的存储业务在上下游的布局后,主业生产磁头的长城开发业务也势必受到冲击。 此外,值得注意的另一个背景是,在2005年的央企大合并中,经国资委批准,长城集团和熊猫电子一道被中国电 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CEC)并购。中电2004年底时资产总额约400亿元,三者合并后的新公司资产超过550亿元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合并后的长城集团仍基本保持着原有架构的完整和相对独立。 希捷出售的可能 除了“中国买家”之谜,另一个核心谜团是,希捷是否真的打算出售自己的主业? 从近年公开的情况看,希捷的硬盘业务扩张势头很好,看不到急需出售主业的迹象。一年多以前,2006年5月1 9日,希捷刚刚通过换股完成了对当时位于全球前五位的硬盘制造商“迈拓”的收购,希望以此整合减少成本。在此过程中它 又完成了对原迈拓苏州硬盘制造厂的收购。 目前希捷在美国、墨西哥、马来西亚、中国、泰国、新加坡等地设有工厂。它早在1995年便在无锡设立了在中国 的第一家硬盘装配工厂,这是希捷全球最大的硬盘驱动器生产基地。 根据2007年6月29日的2007财年第四财季报告,截至2007年6月29日的12个月内,希捷的硬盘出 货量达到1.592亿台,收入达到114亿美元,增长23%,其中亚太区贡献了40%强的收入。 但也有业界人士认为,在最前沿的市场上,希捷的表现并没有外表看去那样凌厉。 深圳赛格广场的经销商认为,希捷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它占有优势的台式PC市场已经在衰退,市场上笔记本电脑和 其他电子消费产品对移动存储的增长速度明显的快于台式存储,而希捷在这个增长强大的移动PC市场上的份额正在被日立、 三星蚕食掉。“希捷现在只是品牌比较响亮,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体验和性价比中并不明显优于其他牌子。”经销商们在评价希 捷在移动PC市场领域的表现时说。 按照8月27日的股价折算,作为美国上市公司的希捷如果出售,其总市值约为136亿美元。 中国公司的可能性 其实,这已经不是美国人第一次出售他们被视为“高技术”代表之一的硬盘业务了。 2002年6月,PC硬盘先驱IBM以20亿美元将其全球的存储(硬盘)业务出售给了日立。日立拿下了包括I BM在深圳两家生产硬盘磁头及磁头组装公司在内的全球存储业务。之后日立开始以中国为基地扩张其全球硬盘产业链,包括 将其全球磁盘生产基地从美国圣荷塞、日本小田原迁往深圳,并在深圳投建新的硬盘驱动器生产中心。 从那时开始,加上希捷在无锡的生产基地,中国成为了全球硬盘制造中心。但是这对中国在该产业中的国际地位没有 带来根本的改善。易拓与长城硬盘成长史就证明了中国在硬盘等PC业务上的被动与弱小。 1994年,长城集团的创始人王之为长城引入了IBM,成立一系列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分为两大类,一为PC的 主要配件存储和硬盘业务,另一为PC整机生产业务,前者以深圳海量存储公司为代表,后者以后来出售给联想的长城国际为 代表。 10年后的今天,IBM在悉数将其在中国的制造业整体出售后,开始淡出长城的视线:从2002年到2004年 间,在整体退出制造业的战略指导下,IBM将其在中国的两大块业务——存储(硬盘)和PC整机生产分别售与了日立与联 想,这让当年的搭桥者长城感到了失落。 公开资料显示,10年合资期间,IBM在中国的存储和PC等公司收益逐年加大,但同时长城在合资公司中股权比 重及参与程度却逐年下降:长城电脑在IIPC中的股权比例从1999年49%下降到了2004年长城国际转售联想前的 20%。不少长城集团员工都认为,10年的合资,除了投资收益,IBM并没有给长城带来更多参与合资公司经营管理以及 技术研发的机会。 长城电脑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2001年成立的硬盘公司易拓科技可以视为IBM在有计划陆续出售其制造业务前 给予长城的一种补偿:IBM公开承诺,提供技术支持委托易拓科技以OEM方式生产IBM部分台式机硬盘,另外双方约定 易拓可以通过自己的品牌来开发和销售硬盘。2002年底,IBM宣布出售旗下所有存储业务后,IBM对易拓的承诺转由 日立来兑现。 “IBM没有完成的产业整合,由日立携手长城一起完成。”日立大中华区总裁德克·托马斯曾经对本报记者说。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