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正在改变的城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9日15:39 《决策》杂志

  -祁胜勇 王立新

  “钻出矿井,挺进海洋”,唐山豁然开朗。唐山要用蓝色思维改写黑色“煤都”的历史。

  用蓝色思维改写黑色“煤都”

  唐山,是一个浓墨重彩的名字。作为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她首先使现代工业文明进入中国北方。直到现在,唐山的煤炭、钢铁、机械等产业仍是河北省的支柱性产业。但在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唐山经济发展却进入了一个徘徊期。传统产业的潜力已经挖掘完,地下自然资源也难以对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唐山新的发展契机在哪里?

  唐山人思索着,寻觅着。唐山人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海洋。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蔚蓝色的大海近在咫尺,唐山靠海,为什么忘了做这篇大文章?“钻出矿井,挺进海洋”,唐山豁然开朗。唐山要用蓝色思维改写黑色“煤都”的历史。

  走向海洋,需要一个起锚的地方。90年代初期,唐山与北京联手建设了京唐港,结束了有岸无港的历史。但唐山人感觉港口的拉动作用还不够,他们期望大项目,大手笔,“需要一个大大的蓝色标签,把唐山由内陆城市置换成沿海城市”。

  唐山把目光投向了曹妃甸。“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是曹妃甸最明显的自然地理特征,岛前自然水深25-30米,一致确认是渤海湾内唯一不需要开挖航道和港池,就具备建设20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天然良址。后方陆域有大片滩涂,可提供充足且低成本的建设用地,为临港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曹妃甸,一时被誉为“钻石级”港址,是“国宝之地”。

  唐山以特有的韧劲开始,唐山市委、市政府换了好几届,但进军海洋的思路始终未变。从1992年着手对开发建设曹妃甸进行可行性调研到开工建设,唐山人经历了13年坚忍不拔的漫长追求。13年中,唐山市向“水里”投进了6000多万元。唐山人的努力终于换回了一个巨大的惊喜,2005年2月20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

首钢搬迁曹妃甸。

  至此,唐山人修得“正果”:曹妃甸开发成为河北省的“一号工程”,2005年10月,被列为国家首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2006年3月,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而且是规划中已开工建设的最大工程。

  振奋无比的唐山人给曹妃甸工业区作了如下规划:逐步把曹妃甸建成具有战略地位的国际性能源大港,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今后五年,工业区计划完成开发建设投资1500亿元左右,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达到70亿元以上,港城建成区面积达到90平方公里。

  唐山市常务副市长周仲明介绍说:“现在曹妃甸工业区一天投入的建设资金是一个亿。”从2005年开始,曹妃甸正式拉开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序幕。新首钢一期工程计划投资608亿元,2010年前竣工时将形成年产970万吨钢的能力,技术及装备的先进性为世界之最,主要生产汽车板、桥梁板、造船板、锅炉板、硅钢板等长期依赖进口的高附加值精品钢。

  首钢搬迁不是简单的原厂复制,它必将带动唐山乃至河北钢铁行业的重组和整理。这正与唐山“由钢铁大市向钢铁强市转变”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钢铁作为重要的上游产业,其重组再生必将带动下游产业,使唐山的装备制造业因此受益。新首钢的入驻,还极大地促进了曹妃甸矿石、原油、煤炭等港口群的建设,这些港口群犹如一个强大的磁场,促使相关重化工产业竞相向曹妃甸集聚配套。加上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有着悠久历史的陶瓷、食品等优势产业集群,唐山的产业调整与发展之路越来越清晰。

  南堡油田,为

中国经济

  第三极“加油”

  进入2007年,曹妃甸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已经十分火热,这时,一只看不见的巨手却来“火上浇油。”

  2007年5月,中国宣布在渤海发现10亿吨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南堡油田和曹妃甸近在咫尺,甚至新发现的油田有一部分就位于曹妃甸海域!

  大油田的发现,使中石油一举成为亚洲最大的石油股,也使曹妃甸成为“具有战略地位的国际性能源和原材料集输大港”的自我定位成为一种清晰的未来。

  到曹妃甸去!这个口号一时间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圈里十分响亮。当中国的其他地方为吸引投资艰辛努力的时候,在曹妃甸,一场投资争夺战却已经开始上演。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巨头,相继表明强烈投资意向,但到曹妃甸来的远不只是这三大石油公司。

  曹妃甸管委会招商局局长王文忠透露,目前已有多家世界500强公司前来曹妃甸考察,主要集中在机械制造、海洋采油设备生产、炼油和石油物流领域。“都是看到了发现大油田的信息后,与我们联系的。”王文忠兴奋地说,“乙烯项目是外资关注的焦点。”面对外资的“兴趣”,曹妃甸也开始提高了自己的招商要求。“挖到篮子里就是菜的时代过去了,”王文忠笑着说,“现在不只看投资的数量,更关注投资的质量。”

  毫无疑问,大油田将成为继曹妃甸之后,推动唐山、河北乃至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又一巨大引擎。一条完整的石油石化产业链,包括原油、

成品油、天然气、塑胶、涤纶、树脂、乙烯等。而油田开发前必将进行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将拉动钢铁、机械制造、建筑、运输物流等相关产业,而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环渤海地区。

  按照唐山市最近提出的“大曹妃甸”概念,曹妃甸新区将囊括乐亭、滦南、南堡开发区、曹妃甸工业区等9个临海行政单位,它们作为统一的经济共同体,全力打造曹妃甸新区。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说,未来的唐山要从内陆城市变为沿海城市,城市中心要从老城转移到曹妃甸新区,而这个新的城市中心地名规划叫做———滨海新城。

  如此思路,颇似当年天津的滨海新区“东移”战略。“天津的今天,就是唐山的明天!”河北省的经济评论人士这样预言。

  曹妃甸之于滨海新区,曹妃甸和滨海新区之于环渤海区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其实这已经不是两地间关注的问题,更是整个环渤海区域乃至国家关注的焦点。据曹妃甸实业公司总经理王钟敏介绍说,现在天津很多单位到曹妃甸考察,“我觉得这是好事。滨海新区与曹妃甸距离这么近,实际上是共同产生一个聚集力,两地间有很多互补。”

  显然,津冀两地高层清晰地看到了滨海新区与曹妃甸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7月,河北与天津举行交流合作座谈会,双方进一步达成了两地加强合作的战略共识。滨海新区管委会与唐山市政府正式签署了经济合作协议,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两者合作被媒体评价为翻开环渤海区域一体化中的历史性一页。

  新唐山,改变与被改变着

  唐山在变,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变,地质年代上才会发生的沧海桑田般的变化,似乎就在眼前清晰地上演着。

  首先的变化来自于自身的脱胎换骨。因为曹妃甸,唐山人实现了自己的海洋之梦,一个历史上的内陆城市,迅速地走近海岸线;一个传统老工业基地,升华为科学发展示范区。

  今天,唐山整个城市的发展中心和重点向海洋转移。曹妃甸工业区的发展规划几经调整,现在,一个“大曹妃甸”已经出笼。曹妃甸新区覆盖全市所有沿海岸线的9个行政单位,总面积达53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唐山总面积的40%。

  唐山在省内的角色也在变。河北省提出了建设沿海强省的战略,并将这个战略作为指导全省发展的基本纲领。而在这个战略中,河北省对唐山的要求是:唐山在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中发挥带头作用、在冀东城市群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中当好“领头羊”。

  此前,石家庄一直是河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山是河北省老工业基地。经济老大的位置长期被石家庄占据,唐山是千年老二。但随着全省海洋战略的调整,河北省决策层终于意识到要把唐山这样的沿海城市扶上马。而这时,唐山有了曹妃甸,于是,老大角色的转换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唐山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地位也在变。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都会汇聚此地,唐山已经具备了成为京津冀城市群中主导经济城市的潜力,其经济辐射范围将包括整个环渤海地区。2007年6月,新上任的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把他履新之后的第一次出访,放在唐山,放在曹妃甸,足见对这个近邻的关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