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父亲的事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0日02:20 京华时报
一个父亲的事业
28日凌晨,在媒体的包围中,小惠敏骑在哥哥头上,看完升旗。本报记者 夏永 摄

  一个父亲的事业

  很多人质疑张建民是个疯子。在25岁的儿子张迪眼里,部分成功的人都有疯子的精神———执著。54岁的父亲正是这样的人。张迪说:“父亲起码比现在的思想早了20年。”

  曾做过酒店调酒师、保安的张迪解释说,“如果早20年,就是我在跑,不过,我不是那块料。”张迪说,父亲在家里经常研读体育类、医学类的专业书籍,研究人体构造,他支持父亲带妹妹跑步的想法,自己也辞职全程陪同。

  张建民做每件事都有严密的计划。出发前,他给女儿设计了一条路线,准确到两个县城之间的距离和大概需要的时间。

  曾在江苏老家一质量技术监督局做过工程师的张建民说,以前他有职务,经常面对电视镜头通报监督检查情况。“对名利看得很淡。”1996年,“为实现人生价值”,张建民辞去公职,到海南做养殖业。他先在市场上给别人打了14个月的工,学习市场经验。随后他养中华鳖和观赏鱼,养了三四年。从女儿3岁8个月开始,他开始陪女儿练习长跑。

  在海南老家,他还收养了一个先天残疾的孩子,如今已经20岁。每天还要接受治疗,需要很多费用。张建民说:“当时没有人愿意养,放到我们家门口。”但妻子并不支持他的想法。

  尴尬的母亲

  因为各种观念的冲突,到海南后,张建民和妻子分居了8年。他说:“在事业和家庭中间,我选择事业。”

  妻子一直反对他带女儿练习长跑,对这次的千里长跑,她也不感兴趣。中途她以保姆身份进入家庭团队,大多数时候都是沉默。8月27日,到北京后,她一直待在宾馆房间里刷鞋子,洗一家人的衣服。昨天,听说张建民和女儿要去江苏老家,她帮着收拾行李和衣服,拿起两件备用衣物放进包里,张建民抓出来一把扔到床上:“不要那么多!”

  不知道说到什么,旁边的儿子大喊:“你管好后勤和内务就行了!”张建民的妻子回应道,“累死了!来这里都成你们的洗衣机了!”

  旁边有人插话说:“等小慧敏成名了,你天天就是这样的生活:躺在被窝里数钱。”张建民的妻子笑着说:“那还不累死啊,天天这样!”

  那些未来的期望

  说到一路上感动的事情,张建民落泪了。他转身离开,“以前最对不起的是父母,一直想给父母买套房子却未能实现。现在最对不起的是女儿,她吃了很多苦,所以什么事情都尽量由着女儿。”

  对女儿的成名与个人发展,张建民有自己的打算。他说:“人的发展应像一个正三角体,底端要稳,还要有冒尖的地方。现在小慧敏冒尖儿的是长跑,以后如果她喜欢音乐、跳舞或其它项目,都可以学。”

  一路上媒体不断地质疑:“别跑了,我给你40万。”“危害8岁女孩的身体,残暴的父亲”。张建民觉得很正常,他带女儿来跑,就是“跑着玩”,“想跑就跑,跑不动就上车”,“一路上,蹦蹦跳跳就玩过来了”。

  “实践出真知!”张建民不断向记者重复这句话。昨天晚上,他带着女儿离开北京回了江苏老家,“一切顺其自然好了。”

  但实际上,对女儿小慧敏,张建民有很多期望。

  从三亚出发前,张建民设计了一面红色旗帜,上面有一个图标,由3个“3”和两个“1”连成,组成一个象征年龄和其他更多意义的“8”字。

  张建民解释说:“数字代表的意思是,两个国际马拉松的第一名和三个第三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还经常在家里教女儿练习签名。本报记者 田乾峰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