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雕:濒危的绝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0日14:15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杨东晓摄影/庄健

  禁猎大象给这种动物带来了物种繁衍的曙光,但牙雕工艺却因之濒危,因此几十年前的大师作品显得更为珍贵

  “正午的太阳灼烧着纳米比亚北部的平原,一只刚进入发情期的母象用足以媲美手提电钻的隆隆吼声发出求偶信号, 一会儿一只高大强壮的公象神气活现地朝它走来,远处稠密的植被后,几个当地人平静地看着这一切??”在非洲禁猎近20 年后,大象仍然以每年两万头的数量下降,这无疑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所描述的那些植被后躲藏的眼睛有关。

  不同于亚洲大象的是,非洲象无论雄雌都有巨大的象牙,长着这对庞大的第二对门齿的大型动物,自有了象牙贸易以 来生命一直危在旦夕,它们本是大象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特地转化为可以防御侵犯和进行战斗的武器,现在却给自己带来了种 群灭绝的灾难。

  在1989年的《濒危野生动物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通过了全面禁止象牙贸易的决议。

  中国是此决议的缔约国。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象牙雕刻作品展”,所有展品都是北京工美大厦收藏了二十多年的藏品,至于象牙的收藏年代, 那就更早了。在全球禁猎象牙之后,正式入选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遗”)、有着2000多年工艺史的北京牙雕濒 临失传。而在一段时期内,也很难再见到如此大规模的展售活动。收藏象牙在中国必须同时获得国家林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 理总局共同颁发的收藏证,否则视为违法。

  本次牙雕展作品的雕制者现在最年轻的也已60多岁,这些展品都是20多年前他们黄金时期的作品。

  主要由磷酸钙和有机体构成的象牙硬度为1.5,这个硬度比玉石弱一点,因此更容易雕琢,中国南派工艺中经典的 多层镂空和张开的鱼网就是利用它的这一特性。白、黄、浅棕的牙色是不同地区象牙的特征,而且随着大象年龄的增长,牙也 开始弯曲,整支象牙多是月牙形。象牙约有三分之一长在牙肉内与骨头相连接处,是空心的,露出部分称为牙尖。牙尖是实心 的,也是象牙质量最好的部分。

  中国牙雕分为北派和南派,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派以前是专为宫廷御用的,所以在造型上更为大气、线条流畅,但细处 如眉毛、云鬓、衣纹却很细腻;南派工艺以繁琐、精巧著称,本次展览中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南派作品。而《少司命》则完 美地结合了南北工艺之长。

  中国牙雕南派艺术的代表就是“多层镂空象牙球”。广州最早的象牙球贡品,是制作于乾隆年间的11层镂空球。到 了1915年,中国以广东艺人翁昭的24层象牙球参加巴拿马赛会,从此,广东象牙雕刻名扬世界。据王府井工美大厦王左 军副经理介绍,当时有两只镂空球使各国评委举棋不定,更多的评委倾向于日本国的镂空工艺。这时有人提出,把两只球都放 在水里。不多时日本那只精美的镂空球在水中瓦解,那是用胶粘在一起的,而中国的24层万向转动镂空象牙球依旧玲珑剔透 转动自如,因此得了该届巴拿马赛会的一等奖。

  现在,象牙球已经达到了50层,球柱球托设计也别有生趣。而在清初,牙球只能用一根绳子吊起来。

  象牙之所以贵重,不仅因为它的纯净无华、精光内敛,也不止是它在雕刻过程中的坚韧,更是由于它来自生命的高贵 和珍稀,所有这些特点构成了象牙天然、原始和完美无暇。

  国人总以九字为吉祥尊贵之兆,在《九龙图》中工艺大师陆鸿波选用一支洁净无暇、丰腴温润的原支象牙,精雕细琢 九条型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神龙,或舞爪张牙,或挟雷奔电,出没烟波里,游戏水云间,潜越东海千寻,腾飞南天万里,鬼斧 神工,艺能精绝。这是岭南牙雕的经典作品。

  《国色天香》是北京工美大师柴慈继的杰作。作品中的古装仕女左手拈拂尘,右手托花兰,杏眼、桃腮、云髻、樱唇 如赵家飞燕之轻盈,似杨氏玉环般华丽,再看彩云簇拥中的一颗玲珑剔透的牙球宛如中秋满月,闪烁光华,仙子足下生祥云, 彩带翻飞栩栩如生。

  如此规模的“单个”人物牙雕是大师的盛年之作,观之已达活色生香的境界。

  培养一位牙雕大师要20多年的时间,有人提出为了避免牙雕技艺的失传,可以让一些牙雕艺师用牙雕的手法移植到 骨雕或木雕上,但事实上,不同材质对给人的反馈和对人的“培养”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是目前各国牙雕界共同面临的 难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