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死在细节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1日18:30 观察与思考

  新闻,就这样死在细节误差里。“新闻是历史的底稿”,但新闻本身却连“底稿”都不打,弄得细节常常不靠谱,这样下去行吗?

  -浙江杭州 凡布衣

  新闻似乎越来越喜欢拿受众寻开心了,它就是不肯在细节上求真求实。

  8月7日《中国青年报》发了篇《一个央视人的抱怨:网络为何总妖魔化我们》,作者是央视编辑郑根岭;为央视叫屈,关注度很高,读者反响强烈。先说该文本身的一个细节—作者说到央视清理临时用工,“鉴于个别部门的不规范用工,央视才痛下决心清理临时人员”。恰好在同一天《中国青年报》另一个版上,有一个长篇报道是说“同工不同酬”属于就业歧视的,开篇就说到一家“著名电视台”7月初开始大裁员,“估计全台离去的不少于1000人”。毋庸讳言,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著名电视台”就是中央电视台。“全台离去的不少于1000人”,难道是“个别部门用工不规范”乎?这个“旁证”,不会是报纸故意安排用来向“为央视叫屈”者抽耳光,但郑根岭一文已经被轰倒了,倒塌在细节上。作为读者,我已难以相信这篇“抱怨”之文。

  大凡既得利益者,通常会有意无意地固化“利益根据地”,媒体人士大约也不例外,看看其行文细节就不难看出来。如果这位郑根岭属于央视这回清理的上千临时工之一,他会是这样的措辞吗?他会写出《一个央视人的抱怨:网络为何总妖魔化我们》这样一个噱头的标题吗?

  这篇叫屈文章主要是为海霞“解说门”事件“澄清事实”的。央视名主持海霞因“王家坝分洪”的“‘过年’之说”而陷入“解说门”,笔者因为当时没有、至今也没有亲眼看到电视新闻,无法弄清海霞解说中出现“过年”一词的准确细节,所以一直无法就此作评论。查看那些当初报道此事的媒体,至今我也没有找到一个报道具体还了原海霞解说的镜头。也就是说,这些报道的媒体没有一个去回看海霞解说的新闻镜头。这些报道的源头是一个网友之帖,网友夸大其词是有可能的,但人家不是新闻。我们的新闻没有去求证“真实的底稿”,那么也完全有可能紧跟着失真。

  那么,迄今惟一看到的,只有这位央视抱怨者“独家”的“还原”,其结论是,海霞在直播时提到的“过年”,“是对记者的说法表示怀疑,兼带有提醒记者纠正自己‘像过年’的判断,可记者并未意会到,反而又吐出了两个掷地有声的字‘是的’”。问题是,连自己的记者都无法理解主持人的“纠正”意味,那么如何让读者理解海霞是在纠正记者“像过年”的判断呢?我又怎么能相信郑根岭的“海霞纠正记者之说”是精准的?

  在分洪之际,无论是谁,只要用“过年”来作比喻,都是可耻的。甚至想到这个词都是可悲的。“分洪”本来就是“两弊相权取其轻”,多轻的弊也是弊,你实在想把“无可奈何的分洪”提升到“伟大光荣的分洪”,也用不着拿“有点儿像过年一样”来形容吧?所谓“像过年”,正是典型的“想当然”、“见风就是雨”。由此可见,无论后来怎么演变,海霞“解说门”事件的始作俑者是

中央电视台自己的记者,然后才关乎网友的发帖,然后才是媒体的跟进。

  细节的失真,最容易让媒体世界扭曲。这次海霞“解说门”事件的报道如果是失真的,那么比较其“失真流程”,不难看出:网友最初发的帖子,失真可能性最大,这是失真之源;平面媒体的跟进,没有去精准还原电视镜头的实际情况,自然也容易在细部失真;后来“哗然”的评论于是只好跟着失真,但评论者是无奈的,谁说评论者要写评论都要先去核实那些见报的新闻是否真实?至于电视新闻更是一遍而过的,想看也往往找不到了。

  可怜的是,有权威时评家还忙着写时评批评这些“失真”的评论同道,说“网络批判的矛为什么就不能指向自己”,颇为义正词严的样子。文章同样不在细微处作推敲,不说清“网络批判者自己”究竟是谁谁谁,不区分“网络时评”与BBS上“网友发帖”形态之不同,简单地责问“网络批判的矛”为什么不能“指向自己”,凌乱地将舆论、媒体、网络、网友、批评、批判这些概念一锅煮。“网络批判”的“自己”不可能是具象的个人,能要求人家像鲁迅那样“解剖”“自己”乎?如果出现一篇“网络批判”指向了“网络自己”,那算不算“网络批判的矛”已经“指向自己”了呢?就算网络评论、网络批判之矛,全方位指向了那乱说海霞“解说门”的失真之帖、指向了网上各种失真之论,那能算“指向自己”吗?

  “一些媒体人士惯于‘想当然’、‘见风就是雨’、以讹传讹的浮躁心态,甚至连新闻真实性的底线也不遵守了。”这是郑根岭文章中的话,它恰恰就包括了郑根岭本身、郑所在的中央电视台的一些从业者,当然也包括一些批评央视的平面媒体,以及呵护央视的时评家。新闻从业者包括一些评论者的“浮躁心态”,是活生生的现实:没有人愿意多跑一步,没有人愿意多问一句,没有人愿意多想一下,新闻的细节、评论的支点,就停留在似是而非的表面。

  又如,2005年,“民工王斌余讨薪未果杀主人怒杀4人”大案曾经轰动一时。王斌余后被判处死刑,有不少人愤愤不平,原因是扭曲的、似是而非的报道太“深入人心”。该案媒体报道的“事实”与法庭认定的“事实”存在很大差距,报道没有在细节尤其是关键细节上较真,从而失真蒙蔽了太多的人。

  新闻,就这样死在细节误差里。“新闻是历史的底稿”,但新闻本身却连“底稿”都不打,弄得细节常常不靠谱,这样下去行吗?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