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一新课改揭幕 新生开学发书40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2日02:36 新京报
北京高一新课改揭幕新生开学发书40册
  昨日下午,北京五中高一(七)班老师跨过书堆为学生发放教材。课改后,今年高一教材增至40册。本报记者 王佳琳 摄

  本报讯 (记者王佳琳 杜丁)随着开学第一天,各高中适应高一新课改的新课表也正式出炉,由于教材、课标的变化,高一的新课表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少学校在课表中预留出了学生选修课的位置,研究性学习也走入了高一新生的课程表。由于新增加了一些选修课和研究性学习课程,原来语、数、外等课程的每周所上课程数比过去相应减少,一些学校担心上课时间减少可能难以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而一些学校则增加了上课的节数。

  研究性学习,“功夫”在课外

  在一些高一新生拿到的课表中,课时安排与过去一样,非常紧张———每天上8节课,甚至9节课的情况也实际存在。而市教委关于高中新课改的课程安排规定,原则上每周按35学时安排教学,每学时45分钟。

  对于占用课时较多的研究性学习,一些学校采取了变通的原则———将研究性学习的学时分散在课上一部分、课下一部分,学生课后学习的时间也将计入研究性学习的总学时。“研究性学习要用108学时,如果全部安排正式课时根本不可能。”一位教学主任说,学校会在正式课程中向学生讲授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和方法,而学生的课题研究过程可以放在课后完成。

  主课减少,选修课挤进课表

  一位高中教学负责人说,与过去相比,很多主课一周所上的课时数都有所减少。

  北京市第156中学第一周的课表共有35课时,总课时与以往一样,但具体安排有了不小的变化,语、数、外、物理和化学各减少一课时,多出的五课时安排了两节体育活动课、两节校本课程和一节研究性学习。北京市广渠门中学语文教师刑老师也告诉记者,原来她每周5课时的语文课现在变成4课时了,“选修课增多了”。

  考纲未定,教师“新旧兼顾”

  “感觉课时比较紧张”,北京市第156中学高一年级组组长瞿辉表示,由于谁都不知道以后高考会怎么考,所以现在老师都采取“新的内容照讲,旧的东西也不敢扔”的态度,“这样一来,预测课时会紧张”。

  对于老师遇到的困惑,一位校长表示,他们现在只能通过提高早读利用率来解决老师反映的课时不够的问题。

  课改新生开学发书40册

  有学生感慨没想到课改后教材不减反增

  本报讯 (记者王佳琳)昨天的开学典礼之后,北京五中向高一新生下发了高一一学年的课本,由于课本总数达到40册,比以往高一多近一倍,老师不得不反复叮嘱学生清点课本,避免领取时出现遗漏。看着厚厚的一摞课本,一位学生感慨:“原来以为课改后书可能会少点,没想到啊……”

  据了解,由于高中课改后各科目按模块教学,因此很多科目的教材也将按模块分类。比如过去语文是一个学期一本书,而变成模块教学之后,语文就变成一个学期两个模块,对应这两个模块,也就有两本教材。数学、外语也都有类似情况。另外,数学还有很多分专题的小册子,数列、函数、不等式等各成一册。

  新课本里还包括“音乐鉴赏”、“美术欣赏”以及“体育与健康”等课本。参与学校新课程设计的北京五中校长助理李欣说,高中新课程更加重视艺术教育,“过去音乐美术课程基本不考虑考核问题,而现在则关系到学生的毕业。”

  李欣说,高中课改实施模块教学后,对任课老师的能力要求更高。过去由于教材是按学期编写的,老师基本是按照教材授课,需要自己规划设计的内容很少。高中新课改后,要求老师要对三年所教课程有整体规划。

  

股票投资“挤进”高一课表

  市156中学跑班选修10月启动,冷门校本课程将随时淘汰

  本报讯 (记者杜丁)“北京胡同文化”、“股票投资技术分析”、“国学修养”等由学校老师自己设计制订的“校本课程”挤进高一课程表里。10月份,北京市156中学高一新生将开始跑班选修这些课程。

  昨天是新生开学第一天,北京市第156中学制订的新课表让学生“眼睛一亮”,每周不但多了两节体育活动课,周四、周五他们还能跑班选修自己喜欢上的课程。据北京市第156中学副校长王勇毅介绍,对比过去,今年高一新课表语、数、外等课程减少一课时,相应增加了体育活动课、研究性学习课和校本课程。

  据介绍,第156中学的“校本课程”都是由学校老师利用暑假自己设计制订的,开学后,学校将把50多位老师的设计方案,根据学生的喜好筛选出20多门,作为“校本课程”供学生选读。在50多份方案中比较引人注目的课程包括:国学修养、北京胡同文化、股票投资技术分析、城乡规划、全脑思维训练等。“学生报的少的课程我们将随时淘汰。”

  石景山区小学推迟至8点到校

  多数家长赞同;有家长称减负根本在于减少学习内容

  本报讯 (记者吴狄)昨天是小学开学的第一天。早上7点半,玉泉路小学的教师正准备着新学年的开学典礼。而在以往,这个时候正是学生们开始早读的时间。新学期,石景山区33所小学在全市率先将早上到校时间从7时30分推迟到8时,并取消了早自习。

  7点40分,该校家长带着学生陆续赶到学校。“挺高兴的,早就应该推迟上课时间了。”一名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家长说,平时总是担心孩子睡眠不足,每次送孩子上学都是急匆匆的,生怕耽误学校规定的早读时间,而现在推迟半个小时,孩子可以从容地吃好早餐,然后送到学校,自己再去上班。很多家长和老师表示了类似的看法。

  也有学生家长表示了另外的担心。鲁谷小学一名三年级学生家长说:“虽然上学时间推迟了,但这不表示孩子一天的负担就减轻了,因为孩子一天的学习内容实在太多了。下午放学后,大多数孩子都要参加这个班那个班。现在没有了早读时间,学习内容会压缩到其他时间里,这样等于在规定的学习时间里,学习的内容反而多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应该减轻学生的学习内容,这样学习时间才会真正减少。”

  “推迟上学将带动更多学校效仿”

  市政协委员王晋堂表示,早到校导致学生睡眠普遍不足

  本报讯 (记者吴狄)“石景山全区率先推迟小学上课时间,是一个好的开端,将会带动全市更多的学校效仿。”北京市政协委员王晋堂表示。今年他提出的议案“关于把小学生上学时间推迟到8时30分或9时的建议”引起了广泛关注。

  王晋堂在提案中提到,目前小学上课时间让学生睡眠普遍不足、早餐也吃不好。由于交通阻塞,一些住得远的学生起得更早,导致小学生睡眠不足影响健康,也影响学习效率,引起广大家长的忧虑。

  有调查显示,有六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7个小时。“这和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小学生睡眠要超过10个小时,初中生最少9个小时,高中生最少8个小时的政策显然是不符的。”王晋堂说。

  对于今年这份提案,王晋堂表示市教育部门回复时表示统一在全市推迟学习时间会有很多难处,但认为各区各个学校可以自己规定上学时间。“我和很多校长沟通过,他们都很赞成,但是担心自己学校单独实行会引发一些问题。”

  不希望改变的家长多数是担心推迟孩子上学与自己上班有矛盾,王晋堂在提案中建议,在上学时间之前和放学之后安排有教师值班,使早送来和晚接走的学生有人管理,让家长放心。王晋堂表示,石景山区的做法将会带动全市更多学校效仿。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