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政府围绕老百姓关心问题开展和谐社会建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2日15:4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2日电(记者徐京跃 田雨 吕诺)“回顾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一个显著特点是,政府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表示。 近年来,中国政府以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维护公平正义,社会建设取得全面进步,在重大民生问题上发生了明显变化。 “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连,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说。 据了解,2003年至2006年,中国年平均新增城镇就业人员近1000万人;中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国家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普遍减轻;2007年,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 人们所关心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的执政党,没有党内的民主,中国目前的民主就是一句空话。”中央编译局副局长、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认为。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无论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还是《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都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通过党务公开、扩大党内民主,推动全社会的民主,是推进中国民主的现实道路。”俞可平说。最新统计显示,从2003年3月到今年6月,国务院向全国人大提交法律议案29件、制定或修订行政法规122件。在大量法规的字里行间,频频闪现普通百姓参与的智慧光芒。 “政府的管理方式,也正在努力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向注重依靠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转变。”汪玉凯说。 改革开放29年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化,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深层次矛盾不断凸显,转型时期的种种变化考验着人们的价值观。而最近一段时间,在全国范围内的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中,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 年轻的何紫娟在失去丈夫后,一个人毅然挑起了当家的担子,独自照顾着年近90岁的婆婆;90岁的老红军、原军委工程兵副政委刘月生将军和他的妻子、84岁的八路军老战士王世昌,18年中引资、捐资300万元,在国家级贫困县、河北省顺平县建成了当地设施最好的中学;24岁的退役的江西省运动会举重冠军熊文清,在车祸现场连救27名乘客后悄然离开…… “道德模范的候选人全都是老百姓身边的人,都是看得见、信得过、学得到的平民英雄。”中央文明办协调组处长赵树杰说。 评选全国道德模范活动,只是中国各地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一个片断。 “道德模范具有极强的社会示范作用,有利于激励普通人树立热爱集体、热心公益,孝敬长辈、勤俭节约,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等高尚的道德情操,摒弃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见利忘义、奢侈浪费等腐朽的道德观念。”曾荣膺“全国杰出十佳公民”“全国学雷锋标兵”的孙淑君说。 从最初的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不是简单的增加,而是认识上的飞跃。 人们期待着,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对加快推进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