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组织助力我省禁毒防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3日10:44 云南日报

  

NGO组织助力我省禁毒防艾

  志愿者张贴防治艾滋病的宣传画(资料图片)

  阅读提示: 记者从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局了解到,目前,在我省从事防治艾滋病项目大大小小的NGO组织共有30多家。各种NGO(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即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在减少歧视、关怀救助、同伴教育、帮助感染者生产自救等诸多领域里发挥了积极作用。

  “很多NGO项目官员都认为云南是中国NGO组织发展最发达的地方。”中-美艾滋病政策项目中国总部主任胡斌认为,由于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加之我省对NGO开放的态度和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不仅吸引了众多NGO到我省来开展项目,也促进了本土NGO的发展。

  但由于自身的草根性和制度不健全,不少NGO组织,尤其是本土NGO组织的成长仍存在障碍,在回归主流的过程中,亟需加强自身建设。

  科学研究助力政府决策

  中-美艾滋病政策项目是一个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的双边合作项目,目的是通过和中国当地政府及其他组织的紧密合作,来创造一个抗击艾滋病的支持性政策环境,项目周期为2006-2010年。该项目中国总部主任胡斌介绍,利用自身长项,为中国当地政府提供科学分析,作为决策依据,这是该NGO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

  过去3年来,该项目和省防艾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合作,在综合分析与倡导项目(A平方项目)中,利用计算机目标模型和亚洲流行病学模型分别对艾滋病防治的经费、流行趋势与流行趋势的关系进行分析,为政府决策、尤其是资源配置方面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多方认可是成功标准

  云南戴托普药物依赖治疗康复中心副主任王晓光认为,成功NGO需要得到目标人群(戒毒人员、感染者)、同行业和政府的认可。“迄今为止,中心已经为2700多名药物滥用者进行过脱毒康复治疗,社区服务门诊先后为数万人次提供了心理咨询及减少伤害的健康教育。”王晓光说:“同时还开展家庭介入治疗,帮助药物滥用者恢复和建立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

  据介绍,通过跟踪调查,在接受完心理康复治疗、家庭治疗、重返社区及善后照顾等系统治疗(治疗时间为一年至一年半)的康复者中,现有近200人在成功操守,其中26人留在社区成为工作人员。另有80人通过培训成为同伴教育员,定期到各强制戒毒所、劳教所开展培训,激励越来越多的戒毒人员战胜毒品、走向新生。

  本土组织希望回归“主流”

  “非政府并不是无政府,很多NGO组织都在与政府部门密切合作。我们当初在强制戒毒所里开展同伴教育的项目时,警察不放心讲课的内容甚至担心我们带毒品进去。多年的合作,加深了双方的了解和信任,现在,我们上课时,警察一般都不会守在旁边。”王晓光说。

  因为NGO组织注册的门槛较高,因此,许多本土组织在发展中,都意识到只有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将工作开展下去,表现出回归“主流”的趋势。“70公社”和彩云天空活动中心等本土组织在发展中,都积极地与相关政府部门开展合作。

  例如,今年初,“70公社”主动找到昆明市官渡区公安局强制戒毒所谋求合作,提出依托“70公社”建立戒毒人员回归社会过渡平台的构想。在有关部门的协调和帮助下,双方共同成立了官渡区公安局强制戒毒所就业培训基地。

  云南同志网于今年2月份,在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支持下,成立了彩云天空活动中心工作室,提供HIV免费检测与咨询,安全套、润滑剂免费领取。受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还可开展同伴教育、心理咨询等服务等。

  建平台让民间组织形成合力

  在回归“主流”的努力过程中,不少关注同一领域的本土组织认识到,需要搭建起相互交流的平台,形成民间合力推动禁毒防艾工作。

  今年7月18日,我省首个云南协调指导HIV感染者互助组织联席会议机制建立,目前已有来自昆明、个旧、陇川的8家感染者互助组织成为联席会议的成员,他们将通过定期会议机制、建立交流对话平台、以及技术支持和能力建设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实现资源互补避免资源浪费。并通过问卷调查、专题小组、个案研究等方法分析某些政策在实施或落实方面的障碍,促进艾滋病相关政策的督导与落实。

  刘 磊(春城晚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