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十七大-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迈出新步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3日11:49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3日电 (记者 邹声文) 自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全社会创新热情被更加充分地激发出来,一项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引人注目。

  为了引导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2006年6月,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确定了第一批试点企业103家,包括15家国有大型骨干企业、77家民营科技企业、11家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一年多来,这些试点企业把创新作为根本战略,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着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中近一半企业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6%。

  今年6月,在科技部、财政部等统筹协调下,数十家知名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了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新一代煤化工产业技术、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农业装备产业技术等四大创新战略联盟,着力打造钢铁、煤炭、化工和农业装备领域产业技术创新“

航空母舰”。

  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巨额的资金投入。近年来,国家金融、财政、税收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扶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2006年3月,科技部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合作协议,确定以500亿元贷款支持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一些有远见的企业,更是自觉加大了科技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今年6月,中国最大的镍钴金属生产企业金川集团在河西走廊召开“科技大会”,列出包括近70项技术难题的“科研需求表”,出资邀请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帮助其攻克技术难关。

  不断加大的科研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2006年我国研发投入达3000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22%,创历史新高。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激发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在基础研究领域,我国科研人员将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发展新原理和新方法作为主要目标,取得一批重要原创性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非线性光学晶体、量子信息与通信、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创造新物质的分子工程学、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脑科学……在一个个重要研究领域,我国科学家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高新技术领域,我国已由跟踪世界科技前沿进入创新发展的阶段。研制成功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成功进行超级稻育种……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重要高技术领域,我国科研人员突破了一批具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显著增强了我国高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并引领相关领域创新发展。

  今年8月2日,国际权威测试组织SPEC公布,由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百强企业浪潮集团完成、全球第一个基于Intel四核平台的一款服务器,超过了此前由国际巨头惠普公司的小型机保持7个月之久的双路平台最好纪录。这也是浪潮服务器自2004年以来第四次刷新世界纪录。浪潮集团的系列重大创新成果,打破了国外厂商的技术垄断,降低了中国信息化建设的成本,维护了国家信息安全。

  此外,华为、中兴、中星微、联合基因、三一集团……一批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令世界瞩目。

  专利是反映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参考数据。据统计,200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发明专利申请21.05万件,比上年的17.33万件增长了21.4%;其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为12.23万件,比上年同期的9.35万件增长了30.8%,占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58.1%;尤其引人关注的是,国内发明专利授权达2.51万件,占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43.4%。

  专家表示,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去年呈现大幅增长,表明我国创新能力和技术发展水平有了稳定提高,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影响不断增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