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送菜军团”温暖空巢老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4日09:32 京华时报
社区“送菜军团”温暖空巢老人(图)
8月24日,丰台区西洼地社区志愿者购物服务队正式成立。本报实习生 张沫 摄

  开栏的话

  社区是现代都市的细胞体。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区里充满着最真实,最具体,也是最生动的和谐氛围。

  在社区里,一个个党支部或者党员,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把为民服务落实到了一件件实事上,让每一位社区居民共享幸福生活。在十七大来临之际,本报记者走访了北京部分社区,采写了这组“感动社区”系列报道,为广大读者讲述社区里发生的平凡而感人的真情故事。

  8月29日中午,3个“神秘人”来到丰台区西洼地社区居委会,在核对居委会资金落实情况后满意离开。他们是第二届北京魅力社区评选组委会的百姓观察团成员,为“暗访”该小区参评的项目———社区购物队而来。

  这支购物队成立于8月24日,专为小区里的空巢老人提供送菜上门服务,已被居民誉为“送菜军团”。

  事实上,购物队的前身是该小区的“老党员慰问组”。按居委会党支部和居民的说法,两者仅仅名称不同,但都在踏踏实实为居民办事。

  空巢老人买菜成难题

  82岁的霍杰英家只剩她一个人住了。

  老人在丰台区西洼地小区住了26年,儿女中一人出国,其他住在宣武区,“常回来看我,就是离得远了些”。今年4月,她85岁的老伴儿住进

医院,家里愈加冷清。

  同小区里许多老人一样,买菜难是霍杰英的一块心病。丰台区东高地街道的西洼地社区约有4000多户居民,其中,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230多户,占了26%。由于社区前身是国企职工宿舍,居民结构偏于老龄化,买菜问题日益严重。

  距西洼里小区最近的东高地北市场有两公里。“以前腿脚好的时候,来回路上得花快俩小时。”霍杰英说,如果骑车还得逆行和爬过街天桥。几年前,老两口腿脚不好,儿女们就趁轮流回家陪他们时捎来食物。老人偶尔下楼,到小区里的一个流动摊贩处买菜,“可那里的菜不新鲜,还贵”。

  阴天下雨时,老人家的电话繁忙起来,儿女们一面叮嘱他们不要出门,一面问家里有没有菜,“每次我都说有,没有也说有,怕他们惦记”。

  庆幸的是,今年8月,霍杰英和其他空巢老人们都收到一张特殊的字条。字条是居委会送来的,上面有一个热线电话,只要空巢老人拨打,便有人把菜送上门。

  党支书牵头送菜军团

  热线电话的背后,是一支在居委会党支部带领下,由居民志愿自发组成的“送菜军团”。

  胡希贵是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也是“送菜军团”的团长。

  据他介绍,“送菜军团”脱胎于年初居委会牵头的老党员慰问组,可老党员们年龄都大了,慰问组遇到了“年龄”瓶颈,发展受限。面对霍杰英等空巢老人的现实难题,胡希贵萌生了重新组建一支正规购物队的想法,“和老党员慰问组一样,目的就是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服务”。

  今年7月20日,胡希贵以小区居民自建购物队的项目参加第二届北京魅力社区评选,并因此获得1万元项目基金。这笔钱成为购物队的启动资金,居委会用它购置了两辆三轮车、配套服饰以及胸卡和为志愿者购买保险。

  8月初,购物队正式发布招募新志愿者的消息。消息一出就有130多名居民报名,“连白发苍苍的老人和稚气未脱的儿童都来了,我们做的事正是居民们盼望的”。

  由于招募的人数有限,最后经过评选,社区购物队吸纳了30名正式队员和10名机动人员。

  这10名机动人员中一部分是在职的居民,他们利用周末帮居民买菜。另外,年龄超过70岁的报名人员为机动人员。“我们打算给没被选上的居民发一封感谢信,感谢他们对社区活动的支持。”8月24日9点30分,丰台区西洼地社区志愿者购物服务队正式成立之际,胡希贵感慨万千。

  老党员争当服务先锋

  在居委会办公室内张贴着一张排班表,这是购物队队员的排班表。按排班,30名队员平均每月轮岗一天。

  “大家干劲很高,李正芬就是一个,老遛达到居委会主动要加班。”居委会主任谢伟华说,65岁的老党员李正芬是“送菜军团”的资深队员,年初就是老党员慰问组成员之一。

  见记者要采访,李正芬老人紧张了,边笑边摇手“不会说”。老人说,参加购物队对她来说是件“很好玩”的事情,“平时能帮到别人就觉得开心,我也会有走不动的一天,帮他们其实就是帮自己”。

  一次买菜,超市开给李正芬的小票有误,几盘鸡蛋只需10多元,小票却多打了90多元。李正芬把鸡蛋送到居民家中才发现这个错误,立即找到居委会主任,让主任陪着她去讨回多给的钱。从这以后,李正芬买菜算账格外小心,反复核对小票才放心。

  记者注意到,购物队“党性”鲜明。在正式成立那天,也是购物队第一次采购时,停在居委会门前的两辆三轮车分别竖着两块牌子,醒目地写着“邻里和谐号”和“党员先锋号”。当天,65岁的李正芬和71岁的机动队员滕辉各骑一辆,带着其他队员奔向东高地北市场。

  到了市场,两位老人驾轻就熟:李正芬负责砍价,滕辉拍板,配合默契。

  “土豆不要带坑的,不好削皮;

西红柿不能太红,不好存放;蒜苔要嫩,好吃……”李正芬说,自己买了几十年的菜,“心里跟明镜似的”。为了给居民买到省钱又新鲜的菜,购物队的队员会定期查看一些超市的特价商品海报。“一般酱油、醋、鸡蛋都去万客隆买,便宜。”滕辉说,“在市场上买鸡蛋一般是3块6,如果在万客隆打特价的时候买10斤以上,合一斤3块2毛5,如果买3斤半左右,省下的钱还能买4个馒头呢。”

  在西洼地社区服务队队员手里有两本“秘籍”———一本是以前的老队员合写的《购物服务培训教材》,如注水肉的鉴别、挑选黑木耳等技巧都有详细记载;另一本“秘籍”是《西洼地社区购物服务队管理制度》,这是居委会特意为队员们制定的军规,包括规定队员们义务服务、不要报酬等。

  “不喝服务对象的一杯水,不抽服务对象的一支烟,不收受服务对象的答谢礼品……”胡希贵说,所有队员都必须像党员一样严格要求自己。

  “送菜军团”获居民首肯

  购物结束后,记者和志愿者一同将购买的蔬菜送到范秀珍老人家中。

  “刚好等着菜送来后下锅呢。”在厨房淘米的范阿姨说,每次志愿者都能及时地将菜送到。

  范秀珍老人今年86岁,老伴98岁。儿女平时不在家,范阿姨平时不但要照料自己,还要照顾98岁的老伴。

  去年夏天,范阿姨在买菜返回的途中不小心摔了一跤,把嘴角摔破了。老伴和儿子看到后心疼范阿姨,再也不让她出来买菜了。现在范阿姨家里买菜的任务都交给了热心的队员们。

  提起购物服务队,范阿姨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感谢。“他们对我可好了。”范阿姨说,队员们不光帮助买菜,还帮自己出主意,“吃饺子不知道包啥馅好时,队员们都能提出好的建议”。

  在居民认可的同时,另一支队伍也秘密驻扎进西洼地小区。

  在社区申报项目后,第二届北京魅力社区的百姓观察团秘密来到社区,进行数次“暗访”。观察团一行3人,他们在与居民聊天中发现这支购物服务队伍在社区中的认知率很高,居委会的工作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看到60岁的老人帮助80岁的老人买东西场景很让人感动。”观察团成员张新玲说,西洼地社区的主要问题在于居民买东西不方便,为解决这一问题,社区内成立了购物服务队。从人群参与的广度、深度来讲是非常不错的。参加人数多,年龄从11岁左右到60岁不等。

  张新玲透露,这次检查发现购物服务队收效不错,按照原计划进行,开展得很红火。“居委会和志愿者做了很多实事,我们都看在眼里。”

  购物队人人有保险

  购物队成立后也出现过困难。

  居委会书记胡希贵说,曾有志愿者在给居民买东西的途中跌倒受伤,事后他们都轻描淡写,但居委会工作人员听了心里难过。

  “为大家义务服务,出入安全。”胡希贵说,在叮嘱队员路上要注意小心的同时,还决定改善项目,让队员们的安全更有保障。8月21日,居委会正式为队员投保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险额每人每年100元,最高赔偿额度为每人每年1万元。

  胡希贵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居民觉得老让队员们买东西不好意思。居委会了解情况后,考虑让这些老年人子女在周末也加入到服务队伍之中。这样既能扩大队伍,又能避免老人不好意思求助。

  谈到未来的打算,胡希贵说,在做好老年人工作后,将来可能让志愿者队伍继续扩大。社区中还有一些年轻居民虽然有能力自己购物,但由于工作忙,没有时间。社区考虑将这些人群也纳入“顾客”范围,并收取一定的费用,以供队伍发展。

  虽然正规的购物队已现雏形,但一个问题仍萦绕在胡希贵心头。

  “老年人越来越多,菜买来了可饭做不动了。”按照胡希贵的设想,居委会打算和产权方商量,在社区改建时,独辟一家“老年食堂”,更好地解决空巢老人的饮食问题。

  “现在不着急,事情要一件一件踏实地做。”采访结束时,这支购物军团的“胡团长”信心十足说。(本报记者李慧博 王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