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劼人澳洲日记(3):悉尼大学漫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4日13:55 中央电视台

  2007年8月31日星期五

  ○○……

  昨天我们三个加上管我们的“儿童团“托娅团长全部迟到,被全剧组严肃而沉痛地批评了。所以今天定了7点的闹钟 ,决心要准时到达。

  7点的时候闹钟响了,实在是不想起床。于是对自己说:“要不再睡一会吧,就一会会儿。”

  脑子里出现另一个声音:“不行,再迟到的话会死得很惨的。”

  是啊,这时候无非两种结果:起床——困死;迟到——被骂死。反正都是死。不过前一种死是属于因公殉职,后一种 死则属于个人责任事故。权衡利弊,无论从道德上、伦理上、意愿上、死法上、名声上、可操作性上来看,都是前一种死法比 较好。

  一跃而起,洗漱化妆……总算平安地在开车前5分钟到达集合地点。庆祝一下!哈哈

  ○○……

  从我到CCTV去开会开始,就每次听到潘导接起电话只有一句话:“喂?哦,我房子已经租出去了!”

  已经出国了,潘导的全球通每接个电话5元钱。还是每每听到他接起电话就一句话:“喂,谁,我在国外呢。哦,我 房子已经租出去了!”

  话说潘导出国前想着要把自己的一个旧房子租出去,于是把自己的电话放在了网上。用他自己的话说:“至今人生最 大的错误啊。”

  可怜的潘导……不过终于在“茅台”大哥的帮助下开通了全球呼,把电话都转成了手机。

  ○○……

  今天开始拍摄悉尼大学。

  悉尼大学一直强调自己学校“没有胜出的可能,所以要把组织工作做好。”今天接待我们的是商学院的一位老师,志 愿者都是商学院来自中国的

留学生。

  悉尼大学果然非常有古老学校的“范儿”。这所建立于1850年的澳大利亚大陆上的第一所大学,当年是按照英国 牛津和剑桥的标准兴建的。直至今日,USU的校徽上依然有着深深的印记——由代表牛津的狮子图案和代表剑桥的书本图案 。

  和UNSW不同,悉尼大学的建筑保留了Elizabeth时代的风格,人字形尖顶,精致地外墙浮雕,高耸的柱 子。不变的依然是欧式风格的大草坪,和学校主要位置处的Quantangle,以及澳洲的蓝天白云。

  上午A组去Quantangle的盛典大厅——也就是我们的比赛场地——参观拍摄,我则跟B组去了一位辩手劳 伦的家中。劳伦是悉尼本地人,但她居住在学校的Village里。她所居住的House离学校很近,出门大概走路5分 钟就到了。一个Village里有很多同样外形的House,每个三层,一共住5人,一年的住宿费用是1万澳元,相当 于6-7万人民币,包括了所有的水电网络等费用。House里居住的一般都是本国的学生,因为申请Village的人 相当多,要在开学前提早很多时间去预订,所以等留学生到学校报到时,已经没有空房了。

  劳伦长得很漂亮,学了1年半的中文,因为她打算毕业后去中国上海发展。我们参观了她居住的场所,聊了各种女孩 子之间的话题。恩,有个细节跟大家说,虽然劳伦的学习和社会活动相当忙,但她一周一定逛一次街,每个月大概要在买衣服 上花400澳元……汗,原来全世界女孩子都一样喜欢shopping。

  因为她要去APEC做志愿者,所以采访匆匆结束。

  ○○……

  下午的一大任务是参观悉尼大学的FisherLibrary(渔夫图书馆),这是南半球最大的图书馆,而内设 的一个东亚图书馆也是南半球第三大的中文图书馆。

  FisherLibrary看上去真的不大,不知道为什么就成为了南半球最大了,也许是南半球的国家太少了吧 。不过这个图书馆很好的一点是进门不用任何证件。也就是说随便什么人,只要想进图书馆看书或自习,都可以自由进入。一 个大学的图书馆对于公众的意义应该怎么去体现,我想最好的做法莫过于此。

  我在图书馆4楼发现了一个好玩的现象,任何一个图书区,都会在很显眼的地方放置两本厚厚的牛津高阶词典。我问 辩手之一的William这些词典为什么不放在工具书书架上,却要放在这里。William说这是方便学生查阅,特别 是文、法科的学生常常会遇到记不起来和不认识的单词,那么就可以随时来这里了。但在电子辞典大行其道的今天,为什么不 使用类似文曲星这样的器械呢?William笑着告诉我们说:“电子辞典的条目太少了,根本不够看。”英语国家的学生 尚且如此,不知道国内以来电子辞典而不愿意翻纸质英文字典的人看了,做何感想。

  这里的图书查阅系统和国内类似。不同的是,在中文书的查询方面,如果遇到了没有中文输入法的电脑,则可以使用 拼音来查阅。把书名的拼音输入后,系统自动会列出所有此名的中文书籍。当然,如果输入的是该中文书的英文名,那么相应 的,系统提供的就是该书的英文翻译本。东亚图书馆内自习的学生基本都来自中国,因为这里平时人不太多,所以自习的环境 比较好。

  在图书馆的7楼,有一间展览室。这里展示的有从

伊拉克买回来的5000年前的图书雏形,也有五线谱发明前的“ 四线谱”乐谱集,还有圣经故事的彩绘图。而在门口放置的东西大家能猜到吗,竟然是一台有年头的中文打字机,上面还写着 是1910年代上海某报纸使用过的。想不到一个只有短短2、3百年历史国家的一个大学图书馆里,竟然收藏了20世纪初 一个5000年文明古国的“古董”。听说这里还珍藏着牛顿的手稿,只是今天我们无缘相见了。

  离开图书馆的时候已经太阳西下,班驳的光影透过榕树的叶子投射到图书馆门口的地上,远处是Quantangl e的大尖顶,草坪上依然坐着各式的人群。这个时间,在清华,该是主干道上繁忙的车流和食堂门前匆匆的人群吧。大学的气 质和一个社会的氛围总是无比的吻合。不知在这里待久的人猛到了清华,会不会也喜欢上那种忙碌,人总在追求自己得不到的 东西,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生活在别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