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十七大代表风采录:刘昌福拽出一条致富路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7日03:04 人民网-人民日报
刘昌福在认真检查新建的蓄水池工程质量 新华社记者 刘 潺摄 站在人堆里,皮肤黝黑的刘昌福并不起眼,但一说话嗓门很大,听得出来有股子闯劲儿。 年近六旬的刘昌福,是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龙溪乡如榔村党支部书记。十多年来,他带领村民引电入村、开凿公路、修建学校、发展产业,让如榔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如榔村全村1000多人,世居在海拔1200多米的高寒山区。村子三面是悬崖,只有3条羊肠小道通往外面。进入21世纪,这里还有九成村民没到过县城。化肥弄不进来,谷子卖不出去,直到上世纪90年代,如榔村年人均纯收入还只有可怜的200多元。姑娘们都嫁到外头去了,如榔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光棍村”。 1997年以前,如榔村的夜晚还是漆黑一片。县供电部门曾多次来村里勘测,终因电线杆无法抬上山,解决用电问题屡屡搁浅。“咱如榔村穷,但只要大伙儿拧成一股绳,引电入村不能算是天大的难事!”刘昌福四处筹措了5万元,购齐电线等材料。村民们被他的决心打动了,决定用绳子把电线杆子拽上山来。16个大汉一组,一天抬一根上山。一年后,如榔人终于结束了用煤油灯的历史。 全村通电后,刘昌福又领着村民赶修村小学。他们将水泥、河沙、钢筋背上山,又把在外面租的一辆拖拉机拆散了背进村里,再组装起来拉石头。几个月后,140多名学生第一次坐进了能挡风遮雨的教室。到2006年,村里已有5名学生考上了大学。 走出大山,是几代如榔人的梦想。难题又摆在了刘昌福的面前,但他毫不含糊:“拽”也要“拽”出一条致富路来。 刘昌福跑到乡里、县城去争取,可有些干部不敢明确表态支持。还有熟悉当地地形的人警告他说,要修这条路,至少得准备20口棺材。老伴也坚决反对:“恁大的工程,哪来的钱?万一出了人命,你负得起这个责吗?” 面对压力和质疑,刘昌福没有退缩。在审慎研究方案的基础上,1999年正月初一,他领着400多村民进山修路。用锄头、铁锤、钢钎和自制的炸药,如榔人硬是在峭壁上辟出一条路来。有整整5公里路,是村民们用绳子吊在半空,一锤一锤凿出来的。 2000年3月5日,这条被村民称为“通天大道”的公路终于建成了! 这条路,彻底改变了如榔人的生活。如今,多数如榔村民修起了新砖房,全村400多人外出务工,每年至少带回来上百万元现金收入。 为了寻找更多的致富门路,经刘昌福和村党支部一班人积极争取,县林业局扶持如榔村建起了优质板栗、核桃等林果基地。刘昌福还带头从外地引进良种山羊和种猪发展畜牧业,使全村养殖生猪和山羊达到4000多头(只)。到2006年,如榔村年人均纯收入接近2000元,家用电器入户率超过80%,八成村民喝上了自来水。 看着如榔村的巨变,村民们由衷地感谢他们的好书记刘昌福,有人把他的事迹编成快板广为传唱:“人民的好公仆刘昌福,决心让九道拐变通途,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甩掉贫穷全村幸福。” 简历:刘昌福,59岁,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龙溪乡如榔村党支部书记。2002年,当选重庆市人大代表,2005年被评为“重庆市劳动模范”,2007年获“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本报记者 刘天亮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