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日将揭晓8月份CPI指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1日02:16 第一财经日报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毕井泉日前表示,3%是一个预期性的、指导性的调控目标,高于预期调控目标和低于预期调控目标的情况都是正常的 作为本周系列宏观数据的第一项,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数据显示,8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2.6%,涨幅较前两月有小幅反弹,但未改年初以来的下滑趋势。 与PPI的平稳相比,今日出炉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否会突破市场预期将备受关注。 国家统计局昨日数据显示,由于油价企稳、钢材市场供需仍将保持平衡,生产资料价格后续涨势有限,但食品、衣着为主的生活资料价格仍在一路高歌。 8月份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5%,涨幅较上月增加0.4个百分点;生产资料涨幅仍保持在2.2%,与上月持平。两者之间增速差距仍在扩大。 由于食品原料价格的带动,生活资料价格涨幅7月开始就已超过生产资料价格和PPI涨幅,且暂未出现明显滑落迹象。 在粮油、肉类等食品原料价格有较大上涨的同时,国际市场玉米、棕榈油及谷物价格上扬很快传导到国内,进而使牛肉、鸡蛋、软饮料等相关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加上运输成本增加、劳动力成本提升等,食品类轻工产品生产成本普遍增加较快,导致最终产品价格呈上涨趋势。 除食品外,近几个月,也出现了一般日用品的价格涨幅缓慢增加、耐用消费品价格跌幅逐步减小的现象,但其价格传导强度有限。居民消费价格中的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涨幅在1~7月仍稳定在2%左右。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由于前期投资蓄积了大量的产能,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将是产能集中释放期。不考虑行业周期变化和国际市场需求等因素,从总体趋势看,原材料、工业和居民非食品消费中的制造业产品价格增速将可能继续减缓。 在总体下行的趋势下,主要生产资料产品的价格表现不一。钢材价格持续上涨、水泥价格由降转升,是刺激当月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保持回落,减少了国内企业成本压力,减缓了PPI的上升趋势。 国家发改委上周预测认为,今年钢材等生产资料市场供需总体仍是平衡的,进一步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水泥、电解铝等也都是产能过剩行业,产品价格总体上也将保持稳定。 当下,通胀与否已成为各界关注焦点,此前几月,CPI已经数次突破3%的政府警戒线。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毕井泉日前表示,3%是一个预期性的、指导性的调控目标,高于预期调控目标的情况和低于预期调控目标的情况都是正常的。 在今日数据最终发布之前,有市场预期认为8月份CPI可能超过6%。此前的7月份,CPI达到5.6%,创下10年新高。 作为货币政策制定者,中国人民银行在上周同时动用了存款准备金率和定向央票两大利剑。其调控步伐显示,政府政策并不着眼于短期物价变化,更希望通过控制流动性过剩对通胀压力釜底抽薪。 对此,市场的预期仍不算乐观。高盛亚洲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就表示,他们将密切关注8月份的货币及信贷数据,以观察央行通过道德劝诫控制信贷扩张的努力是否取得了成效。而截至7月份的贷款增长表明,今年的货币及信贷实际状况有可能显著突破央行在今年年初时所设定的目标。汪时锋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