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后物欲时代的会所生活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1日12:02 中国新闻周刊
精英的先行者已经在体验“后物欲时代”的会所文化 建设中的北京香港马会会所在闹市中不动声色 全方位的品位生活所带来的自由的时间、安宁的氛围、稀缺的空间以及更多只属于少数人的生活方式,都在传达着一种独特的精神,某种程度上表明精英们正由彰显财富的奢侈向强调卓越人生转变 文/王晨波 陈默 上帝未死而天道隐遁,生活在今天的人们遭遇的旧时代的难题,也有新时代的困惑。物质时代的生活方式在制度和文化的层面上,蜕变远未完成,“后物欲时代”却在迎面向我们走来。 值得探求的是,在一个必将来临的“后物欲时代”,对于那些在物质上已经无欲无求的人群而言,什么是真正的舒心感与幸福? 后物欲时代来临 1990年代,即使在北京的大街上,如果一辆奔驰车驶过,路人艳羡的目光一定会追随很远。而今,这些“名车”在马路上早已不再新鲜。 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在中国,一个强大的财富阶层在崛起。对他们而言,物质财富的“炫耀性消费”已成为过去时。 “在温饱已经基本解决的社会中,继续以物质来炫耀,其一是自己的身体承受不起,其二因工业带来的巨大复制能力,可以迅速拉平人们在某种商品占有上的差距。”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郑也夫说。 郑的新书《后物欲时代的来临》,全面诠释了“后物欲时代”人们的价值观、消费观。在所谓的后物欲时代,人们渐渐放弃崇尚物质的价值观,“先富阶层中的思想意识领先者将率先放弃它”。 放弃物质价值观的先富阶层,开始更多的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和谐,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精神生活当中。在西方,很多上流社会人士都对马术喜爱有加,但其实真正让他们醉心的并非运动本身,而是参与运动之中的某个场景。 明朗的蓝天、高雅的会所、骄阳下泛着健康色泽的名马、尽享尊贵的会员、充满活力的草地和四周五彩缤纷的凉伞、还有贵妇遮阳帽上轻盈的飘带、绅士们散发出的淡淡香水味道、孩子们稚嫩的笑语……这样的组合总能让人想起雷诺阿的油画,带着光斑的下午,令人迷醉。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者在《奢华,正在流行》一书中,指出生活方式所带来的满足有益于消除人们生活中的紧张压力,被他们视为成功时的奖励品或失意时的慰藉。 生活方式亦能表达个人风格,表明个人兴趣,并引发他人的崇拜和羡慕,这也有助于人们建立、维系、加强他们与朋友、工作伙伴甚至家人间的关系,从而尝试新的体验,学习更多文化和思想。 全方位的品位生活所带来的自由的时间、安宁的氛围、稀缺的空间以及更多只属于少数人的生活方式,都在传达着一种独特的精神,某种程度上表明精英们正由彰显财富的奢侈向强调卓越人生转变。 他们倾心于独特的细节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理念,注重生活品质,希望从生活的艺术中增添涵养和深度,并由此感受自身的成功。 “绅士阶层”的诞生 如果说,中间阶层是一个理想社会的主体,上流阶层则是这个社会的大脑与心灵。也许,他们的选择将多少有助于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解放与超越。 未来中国,市场经济趋于成熟,多元社会正在发育,社会不同阶层的产生与分化将是一个必然趋势。在共同的社会规范之下,不同的人群还将遵循自己的方式与行为准则生活。 物质的富足未必意味着随心所欲,财富分层次,也有品格。财富如何才能营造出文明?当下中国能否孕育出一代高尚的“绅士阶层”? 郑也夫认为,富人实现物质与精神和谐的前提,是对财富的正确认识:财富不是一切,挣钱不是全部。 财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个人的角色必将随之发生改变,成为社会财富的看守者,成为一个特殊游戏的参与者。完成了这一转变将是巨大的提升,完不成甚至有极大可能被财富摧毁。 如何完成这种转变和提升,中国的先富阶层在思索,追求和谐的中国在思索。对于这样一个阶层,来自外部的说服可能效果不彰,而个体的自律和群体内他人示范却显得尤为有效。 古代东西方贵族在应对富足的挑战时,依赖的手段是乐趣的培养、精神的充实;他们凭借生活艺术化,来疏导丰盈的物质造成的空虚。 早在17世纪,英国就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会员制俱乐部,由于这种俱乐部为相同社会层次的人提供了一种排他性的私密社交场所,因此大受欢迎并延续至今。 世人还沉溺在消费主义的狂欢节里,精英中的先行者已经在体验“后物欲时代”的会所文化。 会所文化 有人说,会所是上流生活的风向标,也有人说,会所是都市中的时尚先锋。会所这样一个“舶来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中国最早的会所可上溯到明朝永乐年间,会馆,当时是同乡人在异地建立的一种社会组织,主要为客居异地的乡人提供聚会场所。 事实上,会所就是将有形的设施和无形的服务糅和在一起,以会员制的形式提供各种活动和交流的场所。会所是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也是反映现代社会精神面貌的一个缩影。 会所在功能和设施标准上类似五星级酒店,而最大的区别在于:“酒店的客人对象是开放的,会所的客人必须取得会员资格所以相对限定;酒店为客人提供的是标准化的服务,而会所给会员带来的更多的是人性化的服务和强烈的归属感。”香港马会会员事务部执行总监陈锦程说。 会所文化是指会所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意识理念、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是一个会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会所文化发展到今天,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一个休闲、聚会的场所,会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另一方面,会所也是一种组织,为同一目的或爱好进行社交与娱乐的团体服务,是专属于某个阶层沟通交流的平台。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私人会所,最早出现在上世纪90 年代中期。以长安俱乐部、京城俱乐部等为代表的会所在北京成立,把私人会所概念引入中国。 尽管私人会所在中国已经走过了 10多年的历程,但相比于欧洲、美国,这段历程仍然过于短暂,还处于发展的婴儿期。 有着悠久历史和严格规则的香港马会会所悄然进入内地,在过去近百年里,他们已经深刻影响了香港的上流社会文明。 “我们是同样的一群人,请您也和我们一样。”会所中无声地洋溢着这种充满了自豪与尊贵感的规则意识。现在,马会会所正将这种融汇了尊贵与和谐的生活规则引入变革中的中国。 “效仿和学习地位优越的成员,不仅是人类,而且是诸多灵长目动物中的现象。因此成功人士态度的转变将产生连锁反应。”郑也夫说。上流社会的交流秩序势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文明进展,也将为更多的人们所仿效。 由会所文化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正在悄然蔓延开来。★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