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9名诺奖得主纵论能源与环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2日01:30 北京晨报
2007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连开两天 晨报讯(记者 王大鹏)昨天上午,9位诺贝尔奖得主、6位知名科学家齐聚人民大会堂,2007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拉开大幕。在接下来的几天中,这些科学大师将围绕“能源与环境”的主题,就全球气候变暖、节能减排、世界能源与环境保护现状及前沿理论等发表50余场演讲,为北京市民进行一次科学知识普及和科学素养洗礼。 记者了解到,在人民大会堂进行的学术论坛将持续两天,分为全球变化、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三个单元,每一单元安排5至6位中外演讲嘉宾就相关研究领域发表学术演讲并回答听众的提问,其中每位外方演讲嘉宾均有影像资料介绍。据悉,论坛期间,部分演讲嘉宾还将走进北京八中、首师大附中、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等学校,并接受有关大学授予的荣誉称号,同时和青年学者开展交流活动。 聚焦会场 “澳蝴蝶舞翅 风可能刮到北京” “澳大利亚上空的蝴蝶舞动翅膀,它所带动的飓风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北京。”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澳大利亚科学院院长库尔特·兰贝克用“蝴蝶效应”理论向北京市民强调全球在能源和环境问题上必须合作。 他说,澳大利亚有意在这些方面与中国加强合作,共同建立气候预测模型、建立一个中澳水资源中心、清洁煤的合作项目等。 “人类有足够知识应对全球变暖” “我们应该给地球涂上一层防晒霜。”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理查德·杰尔说。昨天下午,在他的《全球变暖之我见》的演讲中,他预测,气候变化会在本世纪使得气温增长3摄氏度。为了缓解气候变暖,理查德·杰尔教授提出,可以控制地球对太阳的反射,“比如把地球表面进行一定的改造,给地球涂上一层‘防晒霜’。另外,在大气层中减少二氧化碳,减少使用大量含碳的能源,使用混合动力车等。理查德·杰尔说,我们有足够的知识来应对全球变暖,但关键是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意愿。 “奥运将促进北京温室气体减排” “奥运将促进北京温室气体减排。”在昨天的诺奖论坛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奥组委奥运总体影响项目顾问吴季松说。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受害者。吴季松说,申奥以来,北京节能减排取得了很大成效,单位GDP耗能和二氧化碳排放明显下降,这些年的成绩说明,“对北京大气担心没有必要!” 权威表态 北京能源结构将以电为主 昨天,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在论坛上发表了主题演讲,向中外来宾、学界大腕介绍了北京市未来的能源战略。 吉林指出,北京将一改过去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将发展和引进清洁优质能源,建立起以电为主,煤、气、油为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补充的能源结构。另外,北京新建居住建筑将严格执行节能65%的设计标准,逐步实施大型公建的节能改造,推进建筑节能。 吉林还提到,北京还将要建立能源安全预警和应急体系。同时,健全煤、电、油、气、热等能源品种的应急预案,完善能源调度应急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对话大师 “仅为诺奖做科研是不对的” 昨天,正在参加北京论坛的两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到北京八中,和该校上百名高中生一起交流科研和人生成长的话题。1992年诺奖获得者马库斯教授向年轻的学子提出忠告:“仅把目光锁定在诺奖上做科研是不对的,重要的是研究者对知识本身的热爱。” 面对在场目光热切的高中学生,马库斯教授笑着说,自己当初选择化学研究时根本不知道诺贝尔奖这回事,“如果把科研的目标定在诺贝尔奖上,那人生中失望和不开心的时候会很多。”他期待年轻人能保持对做事本身的兴趣和对知识本身的热爱,这样,无论人生取得成功还是陷入低谷,都能保持快乐的心情。 “我只是走我自己的路!”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市民的老朋友蒙代尔教授演讲时即兴唱起一首名为《我的路》的歌曲,以此来勉励北京八中的学生。 晨报记者 王大鹏 代小琳 罗德宏
昨天,两名诺奖获得者来到北京八中与学生座谈。蒙代尔教授的儿子、9岁的小尼古拉斯在父亲演讲结束后,直接跑上讲台和父亲击掌相庆。晨报记者 蔡代征/摄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