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教育学”离我们有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3日08:42 河北日报

  核心提示“希望教育部门、学校和老师更多地关注贫困家庭和孩子。学校的大门是向人人开的。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这就是穷人教育学。”教师节前夕,国务院院总理温家宝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刚入学的免费师范生时深情地说。

  继“穷人经济学”之后,温总理的“穷人教育学”再次在各大媒体和网络上激起巨大反响。读懂“穷人人教育学”并实践“穷人教育学”,让贫困家庭子女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是构建和谐社会、破解民民生问题的应有之义

  1 从"穷人经济学"到"穷人教育学"

  由于温总理的引用,舒尔茨的那句名言在国人中传颂:“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

  依照同样的逻辑,此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提出了“平民教育学”的说法,而今更进一步,干脆提出“穷人的教育学”,总理对于中国教育的忧虑可见一斑。

  在“穷人的经济学”里,温家宝总理曾把穷人比作一个舰队中航行最慢的船只,“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从“穷人经济学”到“穷人的教育学”,让我们看到一个大国总理对贫困家庭面临问题的重视。

  然而,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刚取得一些成就,一些专家学者就不顾国民收入差距不断加大的现实,鼓吹教育产业化、市场化,致使教育产业化步伐在短短几年内越走越快。教育产业化、市场化的结果,自然是违背了“穷人的教育学”,上学贵、上学难,也成了人们议论最多、反响最大的问题。

  教育部部长周济曾明确提出,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提出教育要产业化。但地方政府让教育创收、从教育中提取收益的例子却不少。据报道,国内有一位市长曾明确表示,对高中阶段教育,今后政府不仅要“断奶”,还要让学校创收,向财政交钱;某中学为完成镇政府下达的“创收任务”47万余元,不得已向学生乱收费,等等。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是完全市场化的。即便在一些发达国家,尽管人均收入已经相当高,教育依旧是国家义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的教育投入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远低于联合国建议的6%的标准;政府投入只占学校开支的53%,其余费用由学生负担。显然,政府加大投入,是解决穷人上学的关键。

  2“穷人教育学”就是要“一个都不能少”

  有这样两则消息,典型地说明目前的教育状况,与真正落实“穷人教育学”尚有差距。

  一则是,云南宣威的娃娃刘云川去年12月被人骗到了武汉。因为他不知其父母姓名、家庭住址,所以至今只好呆在武汉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新学年开学之际,7岁的他因为是名流浪儿,所以无法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中心工作人员都在为他的将来担忧。

  另一则是,孤儿特困生四川大一新生小桃(化名),带着亲戚东拼西凑的几千块钱,揣着特困及孤儿证明前往四川师大外事学院报到,本想通过绿色通道求助的她,却被学校拒之门外。学校因为她交不足学费,不同意她报到,并告诉她,是银行停了助学贷款业务,学校也没有开通“绿色通道”的承诺(当然,后来该学院有关负责人出来解释,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对贫困生的资助,小桃的事情实属误会)。

  这两则消息,反映出帮助贫困学生中的两方面问题。

  一是制度亟须完善。对于流浪儿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虽然义务教育法有明文规定,但由于流浪儿的特殊身份问题,接受义务教育成为难题。这需要当地政府完善相关制度,履行自身的义务教育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安排这些流浪儿进学校接受教育。

  即便在国家提出为上大学的贫困生提供“绿色通道”的大环境下,相关制度的缺失,仍使一些贫困生难以享受到这种“待遇”。

  据了解,对民办性质的学院,目前尚无开辟“绿色通道”这一硬性要求。有调查显示,民办高校中的贫困学生比例,一般在10%-20%之间。

  二是教育者应具有爱心。温总理说,“无论是做教师,还是做人,都应该有一颗同情心、一颗爱心。”这在帮助贫困学生过程中,十分关键。

  一个充满爱心、同情心的学校,是不可能面对孤儿特困大学生而无动于衷的,是不会只看学费不看人,并由于学费问题把学生拒之门外的。

  八年前,张艺谋拍摄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之所以感动了无数老百姓,就在于那个年仅13岁的乡村代课女教师,为了老教师留下的一句话:“这28个孩子我交给你,到我回来,一个都不能少”,想尽办法,不让一个学生失学。在这个女代课教师面前,也许不少大城市里的学院院长、校长会脸红。

  3 让更多人掌握“社会公平的钥匙”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正因为如此,“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被称为社会的基本权利与起码公平之所系。

  应该说,靠大力发展教育来保障社会的基本公平,这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的冷静定位。正如思想家罗杰斯所说:正义即公平,社会正义就是最大程度上的社会公平。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少数地区先发展起来、多数地区仍然非常贫穷的国家而言,最基本的教育公平,就是能保证每个中国人无论他是谁,无论他有没有钱,他出生在怎样的家庭里,都能享有跟别人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曾说过,中国“少修几条高速公路,少建几个机场,少建几个城市广场,就把教育投入解决了”。然而,直到今天,我们教育占GDP4%的比例还没有实现。

  穷国办教育,要有穷国办教育的样子。但由于“穷人教育学”观念的缺乏,一些教育管理者养成了“富家子弟”的做派:使劲透支学费,在银行里高额贷款,然后盖高楼、盖豪华校舍、豪华校门,大学里公款浪费严重……大学里此起彼伏的高楼、中学里一掷千金的重奖大手笔都告诉我们,教育缺钱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很多人是用富国都不敢想的办法,在折腾穷国的教育。

  上下两方面的压力,使得上学接受教育已经成为公众不能承担的重负,“不上学等着穷,上了学立刻穷”的消极言论甚嚣尘上,“即使卖血也得把孩子供出来”的豪言壮语让人心酸。尽管国家采取了大量措施,用贷款、助学金等方式保障孩子的接受教育权,但一方面这些政策属于“补救措施”,另一方面各地存在执行不力的问题,使得这种教育压迫感长时间内仍将存在。

  穷人教育学,就是时刻将教育行为放到基层和弱势群体的现实需要上,时刻将教育立足于解决社会教育难题和教育尖锐矛盾,用教育公益性和教育公平性化解问题。这是最根本的社会公平观念。大力倡导穷人教育学,就是要让更多人掌握“认识社会公平的钥匙”。

  综合新华社、浙江日报、解放日报等报道集成/本报记者张许峰

  观点选萃

  谁最该听总理讲“穷人教育学”

  热衷于教育产业化、市场化的专家学者,热衷于教育创收的官员,都应当听听温总理讲的“穷人的教育学”。只有完全理解“穷人的教育学”,这些政策建议者和决策者,才能正确对待教育,正确对待穷人的问题。

  ———《中国青年报》

  懂得“穷人教育学”的人有多少

  目前,懂得“穷人教育学”的人实在太少了。

  这不仅表现在一些地方在教育投入的不足上,更表现在日常的某些教育决策中,缺少站在穷人的立场,缺少对于民生艰辛的感悟,缺少“穷国办大教育”的胸怀。

  ———《工人日报》

  要改变贫穷就要懂“穷人教育学”

  我们常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但实际上,教育在向精英倾斜的同时,逐步冷落低收入贫困群体。当教育也患上“嫌贫爱富病”时,穷人教育学的提出就显得更加大有必要了。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只要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贫穷就不会变成世袭,就不会一代一代世世代代地穷。”言下之意也就是,要改变贫穷,就要懂得穷人教育学。

  ———《广州日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