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旦,躲进雨林的美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3日10:09 生活新报

  

曼旦,躲进雨林的美丽

  清晨第一缕晨曦刚刺破天边的云彩,西双版纳勐腊县勐腊镇曼旦村周围山包上已经云蒸霞蔚。曼旦村处于澜沧江流域,在西双版纳的南端,是典型的热带河谷气候。大清早,热带雨林气候带来的湿热已渐显端倪。我们进入曼旦,眼前的一切都使我们受到震撼:深绿色的植物、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风景……

  在版纳潮湿的绿色世界中,人的心情总是由最初的震撼一点点地宁静下来,宁静到如同这千百年来静默的大地,似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这片土地息息相通。

  黄昏将近,人们从村外劳作归来。眼下正是收获橡胶和砂仁的季节。时而有人骑着摩托车从村外飞驰而至,或者身上背负着装有砂仁的口袋,或者腰间别着劈刀。一脸的幸福,一脸的满足。

  沿着寺旁的小路向东,走上田间小路。沿途的含羞草浪漫地将小路一分为二,夕阳斜挂在身后的山间。这样的田间小道,适合两人携手而行。

  也许是感觉上的一瞬间,也许很久远,夕阳坠下,晚霞满天。顺村西而下的小河里,男人们仍不倦地撒着渔网,一下一下,也许一无所获,也许男人们并非真心捕鱼,只是在洗去一天的劳顿。

  顺流而下不足一百米的地方,那里是女人们洗衣的地方。霞光在小河里流动,洗衣的女人长发垂至水面,面前光洁的鹅卵石上,铺开了家人或自己的衣物,木杵声响起,傣家女人的日子在水声和笑声中静静流淌。

  夜幕像网似地静静拉开,稻田里蛙声四起。月亮偷偷探出山头,风吹凤尾竹的沙沙声传到耳畔。仿佛能够看见某个曼妙的傣家女子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的身影。在这样的夜晚,雾霭笼罩山间,不经意地隔断了人的视线。小木屋下的柚子树枝上,萤火虫飞舞,置身这样的场景,旅人的疲惫不复存在。空间仿佛变得不真实,而时间好像也停止了流逝……

  这是我们漫长行程中停留的第一个村子,明天我们将出发。曼旦,离别时手臂请不要挥动得那样多情……

  (本报记者 包倬)

  勐腊曼旦村 雨林深处的 世外桃源

  澜沧江浊浪翻滚,犹如一个入乡随俗的游子,在流入异域之后,被称作湄公河。车行澜沧江畔,空气中飘荡着湿漉漉的气息。大自然的无形之笔将版纳这片土地涂抹成了绿色。312国道旁,橡胶林笔挺,犹如队列整齐的卫兵,日夜守卫着这个天然氧吧。凤尾竹婆娑,犹如美丽姑娘的纤纤玉手,抚摩着澜沧江这条即将远行的汉子。在版纳潮湿的绿色世界中,人的心情总是由最初的震撼一点点地宁静下来,宁静到如同这千百年来静默的大地,才能与这片土地息息相通。而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一个名叫曼旦的村庄。

  寺庙 让傣文化延续

  

曼旦,躲进雨林的美丽

  8月18日,我们从昆明出发。说起曼旦这个由傣语音译而来的村名,我们说惯了汉语的舌头变得不听使唤。山路在不经意间转弯,汽车悄然驶上了一条平整的乡村便道,凤尾竹扑面而来,砂仁树叶如同绿玉带子,在晚风中摇曳;炊烟就在不远的前方,袅袅升起。曼旦村,这个几乎穷尽了我们想象力的村庄,终于出现在了眼前。

  耸入云霄的望天树,碧绿的稻田,把曼旦村包围在正中央。80座干栏式木屋,400人口,乡村便道腰带似的环绕着村落。便道两旁,流水潺潺,熟透了的瓜果沉甸甸地挂在枝头,刚下过雨的泥土散发着芬芳。村西头的寺庙里,气定神闲的和尚们倚着柱子,注视着我们这些外来者。

  曼旦村有两座佛寺,今年刚建成的佛寺用黄色琉璃瓦盖成,如今是和尚们住宿的地方;紧挨旁边的是一座庄严肃穆的旧佛寺,这里才是和尚们诵经念佛的地方。村里的老人告诉我们,傣族人信奉由印度传入的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是佛教的一个支派,即“南传上座部佛教”,经由缅甸、泰国传入西双版纳傣族地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小乘佛教提倡出家修行,西双版纳傣族男子过去从儿童时代起,大都要过一段脱离家庭的寺院生活。他们认为只有当过和尚的人才是有教养有学问的人,才会受到社会的尊重。不过,对于傣族男子而言,出家更多的是一种仪式,他们一般都是要还俗的,还俗后便过上婚丧嫁娶的世俗生活。

  曼旦村的佛寺住着30岁的大佛爷“都香”和6个小和尚,“都香”是曼旦村人,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由父母代为耕种。

  我们走进“都香”的宿舍,他正躺在床上休息。屋里陈设简陋,唯一值钱的是床前那台十四英寸的彩色电视机。“都香”面善,回答问题时轻言细语。“都香”是这里的住持,平时他的主要任务便是教寺里的小和尚们学习傣文。当然,除此之外,“都香”还得参加村民们在节日里的相关祭祀活动。如今,而立之年的“都香”每隔15天便会去勐腊的佛寺里学习一次,再将从外面学到的新知识传授给小和尚们。

  我们在“都香”的陪同下来到位于中间的那间僧舍。除了一张简单的床以外,黑板、课本、纸笔等学习用具一应俱全。无疑,这里是小和尚们学习傣文的地方。黑板上写着傣文,小本子上写着傣文,课本是简单的复印版本。看到有人在参观他们的教室,时而有“小光头”从门外伸进来,好奇地打量着我们。生活在曼旦村佛寺里的小和尚,他们基本上都还在学校里念书,只有在放学或者放假以后才会回到佛寺。他们在村里有家,平时也可以很自由地回家。我们在村里采访,时常看到和尚们骑着山地自行车或者摩托车在村里飞驰的身影。

  在佛寺旁一个貌似厨房的地方,两个十来岁的小和尚正在烤用木棍串着的香蕉。这种全新的烤法令我们大为好奇。同村的另一位陪同者告诉我们,这是他们的下午菜。在曼旦村,以前是每户轮流给和尚们送饭菜,但因为每家的吃饭时间不固定或饭菜的质量不一致,后来改成了每户每月给和尚们10元钱用作食用。我们算了一下,曼旦村共80来户人,每月和尚们的资助是800元,加上大佛爷“都香”共7个人,每人每月的生活费仅100多元。

  如今,村里的傣族能认识傣文的人在渐渐减少,“都香”是傣族文化的传承之人。每晚七点,小和尚们坐成一排,由“都香”教他们认识傣文。我们无法听懂他们的学习内容,但在那一刻,语言已经不再是最大的交流障碍,透过那抑扬顿挫的幼稚童声,我们能读出的是专注,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之声。

  

  酸鱼 让曼旦村富裕

  村主任波光丙介绍,1946年以前,这里的人们居住在如今曼旦村东南一条狭长的山谷里。由于地势较低,全村人于1946年集体迁移,搬到现在村寨所在的位置。此后,村民们又将附近的两条河流引入山谷,并在原村寨两端筑起了堤坝,于是便有了如今的曼旦水库。除了灌溉之用,曼旦水库里还盛产生态鱼,用这里的鱼腌制而成的酸鱼,早已销到了勐腊、昆明,甚至更远的地方。

  清晨第一缕阳光从山间探出头来,曼旦村周围的山间云蒸霞蔚,我们决定跟随村主任波光丙的女婿去看他收网。摩托车的声音在村里陆续响起,村民们骑车赶往曼旦水库,收获他们的成果。

  桨声打破了水面的宁静,水面散发着雾气,青山倒映在绿水中。盛产生态鱼的水库属于所有村民,这是大自然对他们的恩赐,早上收网,晚上布网,已成为曼旦村人的劳动之一。据波光丙介绍,每晚他们在水库里布下2-3个鱼网,便能在翌日清晨捕获20-30公斤鱼。当前的酸鱼市价小鱼为每公斤20元,大鱼18元,由此,村里每户的年收入增加了一两万元。

  从水库里捕捞的鱼被村民带回家后,经过村民们的精心腌制,便成了远近闻名的酸鱼。我们看到,从曼旦水库里捕捞到的鱼大多是拇指大小的小白鱼。在腌制过程中,要先将鱼的内脏去除,洗干净,拌上盐以后再放入坛里。据村民介绍,酸鱼的腌制时间不等,冬天的腌制时间在10天左右,夏天的腌制时间约为一个星期。在这之后,酸鱼基本上腌熟了,然后再倒出来拌上米粉、辣椒和生姜,再放回坛里腌制2-3天,这样,傣家的美食腌酸鱼便制成了。

  在采访中,村主任波光丙从家里拿出一沓厚厚的资料,上面是关于曼旦村和酸鱼的介绍,他们正在申请注册一家酸鱼加工厂,把酸鱼的腌制由家庭作坊式转变成工厂式。

  

  刺青 正在消失的传统

  中午的村里有点安静,我们行走在村里,干栏式建筑下,傣家老人正在干着他们力所能及的活儿。老人们手执篾刀,编织篾货。太阳热烈,他们赤裸着上身,不经意间便露出了身上的神秘刺青。文身是傣族男子的重要特征,是傣族男子壮美的标志之一。按传统习俗,傣族男子到一定年纪都要文身,否则会受到岐视,特别是受妇女的岐视。甚至在以前,身上没有刺青的男人是很难娶到老婆的。

  曼旦村的老人说,刺青在他们这里叫做“篌恭”(hou gong,傣语音译),其意义除了是傣族男子壮美的标志外,还是他们的护身符。男子刺青是一个很正规的仪式,刺前得先烧香,并杀鸡祭祀。刺青一般由村中寺内的大佛爷来完成,在文刺过程中要忍受巨大的痛苦,一般要休息3到7天。

  在如今的曼旦村,刺青的传统正在慢慢消失,我们只能在40岁以上的傣族男子身上看到比较正规的图案或傣文。而年轻人呢,他们身上也有刺青,但内容多是“爱恨情仇”的字样以及“一箭穿心”的图案。当然,对于年轻人来说,刺青的意义可能只在于好看而已。

  看过傣族老人的刺青,我们打算去拜访一个会制作象脚鼓的师傅。有傣族的地方,就有歌舞,有歌舞的地方,就有象脚鼓,波坎丙就是曼旦村里的象脚鼓制作者。波坎丙年轻精干,身上有着和其他傣族人一样的热情好客。41岁,这位靠手艺吃饭的汉子脸上看不出已过不惑之年的岁月痕迹。他喜欢唱歌和跳舞,是村里的文艺积极分子,制作象脚鼓,来源于他无师自通的心灵手巧。

  在波坎丙的印象中,如今会制作象脚鼓的艺人不超过5个。然而,波坎丙并不担心这种手艺会在他手里失传,目前他已经开始教自己的大儿子了。

  

曼旦,躲进雨林的美丽

  □ 专家点评曼旦村

  刘光平(昆明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我个人认为,曼旦的魅力就在于其建立在传统之上的发展模式,它是美丽的,如它现在仍在民间流传的乐器象脚鼓和制作酸鱼的方法。同时,它也是和谐的,是“传统与现代的和谐”,这种和谐在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风韵,以及当地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给乡村带来的观念上的冲击和生活方式的融合。

  木霁弘(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曼旦是个很具魅力的村庄,它有三个特点:自然、文化、和谐,它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也不抛弃现代文明,可以说它算是众多傣族村落的代表。

  雷平阳(著名作家):曼旦村是无数个众多傣族村寨中的一个,类似曼旦村这样的傣族村寨各有各的独特魅力。傣族是一个南迁民族,他现在形成的文化、自然环境、人居现状是云南众多民族中融合得较好的民族,也许这片土地是专门为傣族人准备的。本报记者 邓建华

  □ 乡村之子

  热带雨林中走出的县旅游局长岩征:

  

  不读书的农民不合格

  对比云南的少数民族村寨,曼旦村是个富裕的地方。然而,在这样一个富裕的村寨,迄今为止仅仅走出过唯一一个大学生——现任勐腊县旅游局局长岩征。人们在提起他时,脸上是羡慕和钦佩的表情。

  新报:能谈谈你的经历吗?

  岩征:我1978年当兵离开曼旦村,1982年回到地方,1988年我参加了全国成人高考,并考上云南大学政治系,在那里上了两年专科。1990年毕业以后,我先后任过乡党委秘书和党委副书记,后来到县国税局任副局长,1998年到勐腊镇当镇长,今年任勐纳县旅游局局长。

  新报:曼旦村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岩征: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是这个村的生态环境比较好,气候相对适宜生活,还有就是民风比较淳朴。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老百姓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接受教育,这确实是最大的问题。

  新报:目前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如何?

  岩征:首先,他们应该做的是保护民居。我们已和镇上谈过了,今后的寨子要重新规划,要保持原来的建筑风格。现在我们出台了《民居管理办法》,通过法律和村规民约,来约束这种随意改变建筑风格的行为。第二呢,就是要加大生态和环境的保护;第三呢,就是要更进一步改善交通问题。把这几项基础设施完善以后,乡村旅游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新报:你觉得曼旦村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缺点又是什么?

  岩征:优点就是朴实、好客;缺点就是对子女的读书问题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曼旦村人比较团结,人也比较厚道,在我的记忆中,几乎没有人犯过法,也没有吊儿郎当的情况。

  新报:导致这种不读书现象的因素是什么?

  岩征:首先是他们现在的优越感很强,没有危机感。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占有土地的面积会越来越少。如果大家都不读书,农村劳动力是无法分流出去的。另外,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困难,也给他们带来了影响。“读了大学又能怎么样呢?”他们经常这样问。

  新报:要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岩征:对这个问题,过去我们也想过很多。最有效的方式,我认为还是教育,让他们转变这种观念。我想多组织他们到发达的一些地方去走走看看,给他们分析讲解那些典型的例子。如果靠他们自身的意识提高后再来重视教育,那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光讲大道理是没有用的,要用活生生的例子去教育他们。像曼旦村这样的傣族村寨,如果不读书,不光是没有文化,甚至连汉话都不会讲。那他们怎么去跟外面的人沟通呢?

  新报:如果请你向你的父老乡亲们说一句心里话,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岩征:说心里话,希望他们能尽快转变观念,高度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只有这样,曼旦村才能更快地赶上别人,否则就要落后了。这真的是我最大的愿望!

  □ 乡村档案

  全村人口:80户共400人。

  民族成分:傣族,因姻亲(招赘或者嫁入)进入村中的外族人极少数,目前已知的有两个汉族人。

  传统美食:酸鱼

  传统节日: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

  教育状况:现有村小一所,学校教学主要用普通话,孩子学习傣语主要依靠寺院的佛爷。

  交通状况:勐腊县城距景洪约190公里,皆为柏油路面。曼旦村距勐腊县城10余公里,天气晴朗时乘车半小时即可到达。没有专门跑这条线路的客车。

  村庄来源:1925年村子从老挝搬迁到此地,当时在现在的水库所在地建村,由于地势较低,1946年全村稍作迁移,搬到了现在的位置。传说后旦傣族部落首领的儿子要到老挝乌德娶当地一个部落公主,因彩礼发生争执,公主的送亲队伍行至现在曼旦村的地界时不再前行了。补齐彩礼后公主顺利地嫁到了傣族部落。傣族部落因此决定定居在当时公主暂时停留的地方,这个地方也因此被命名为“曼旦”。“曼旦”是傣语音译。曼字的意思是“村、村落”,而“旦”字的意思则是“抵押、抵押物”。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 包倬 张朗坤

  本版图片 本报记者 胡辉

  “魅力乡村云南行”

  新报邀您一同参与

  

  8月18日,在省内众多专家和六大茶山茶业有限公司、石林天外天矿泉水公司、祥兴(福建)箱包集团等赞助商的嘱托和寄望下,第一批新报“魅力乡村云南行”的记者出发了。他们到的第一个乡村是位于西双版纳州的曼旦村。从记者发回的稿件中,我们能看到曼旦有多美。

  亲爱的读者,您走过多少云南的村寨?您有多少对云南村寨的认识和感想?您心中的魅力乡村是怎样的?我们想分享您的记忆与希望。我们诚邀您参与到我们这次活动中来,有兴趣的读者、旅游爱好者、摄影家、写作者都可以参与到我们的“魅力乡村云南行”的探访行程中来。只要您认为有价值、有魅力的村庄,均可致电本报热线3110110或者直接登录本报网站“‘六大茶山’魅力乡村云南行专栏”(http://www.shxb.net/mLxC.aspx)进行推荐。(本报记者 邓建华)

本报记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