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项措施解决三峡生态环境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6日18:33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9月16日电(记者杨金志 李桃)来自中国农业部、水利部、三峡总公司以及云南、上海等10个沿长江省市的代表,16日在上海参加“长江生物资源养护论坛”时表示,中国政府一直在采取放流等积极措施,开展各项科学研究,消除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重庆市副市长马正其说:“近二十年来,长江上游因水电工程的建设变成为相对独立的河段,特别是随着三峡大坝建成蓄水,库区水流趋缓、水体变深、水面加宽,对鱼类种群结构、数量和生殖繁衍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表示,水力发电是公认的可再生

能源和清洁能源,但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事实上,早在1980年,有关方面就提出了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200米方案的环境影响报告。1994年12月,三峡工程开工后,三峡总公司编制的《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实施规划》《长江三峡工程环境保护补偿项目实施计划》等相继出台。

  中国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庄会柏说,从三峡工程开工起,中国就同时启动了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中科院特有鱼类实验站对三峡工程影响的40余种特有鱼类开展工作,其中黑尾近红鲌、厚颌鲂、岩原鲤、华鲮和中华倒刺鲃取得实验室繁殖成功。

  根据规划,三峡工程开工后,中国已在长江上兴建了长江上游合江至屏山江段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等5个自然保护区,以及长江上游达氏鲟人工繁殖放流站等3个鱼类人工繁殖放流站。

  其中,长期放流大量中华鲟,就是中国积极保护长江生物资源的一个缩影。从三峡工程立项以来到2007年5月底,中国葛洲坝中华鲟研究所已经在长江中放流470余万尾中华鲟。

  为消除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关方面除了积极开展各项工作,还提出了许多设想和建议。

  重庆市提出,要在库区条件适宜的地方建立长江上游濒危、特有鱼类基因库,加大投入提高库区渔业行政执法管理水平。

  湖北省认为,当务之急是制订《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法》,推进长江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法制化;制订长江保护与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建立流域性综合管理机构,打破“条块分割”的现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