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物价上涨工资涨不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8日09:57 观察与思考
-观察记者 戚永晔 池鱼之困,物价上涨凸显底层百姓困境 22岁的小张是台州人,今年刚刚从杭州一所本科院校毕业。父母在家乡为他安排好了工作,希望他学成回家,但小张却有着自己的打算。 “在杭州生活了四年,对这里有了感情。杭州有着家乡不能比拟的机遇和挑战,我很希望留在这个大城市发展。” 于是,小张找了份与所学专业很对口的工作。虽然拿着微薄的薪金,但他坚持最初的理想,为留在喜欢的城市而打拼。“为了积累资历,一切从头开始嘛。虽然一个月收入只有1450元,可足够我一个人开销了。”小张给观察记者算了笔账:每个月房租500元、水电上网费100元、吃饭是单位餐厅解决的,不会超过500元;剩下的钱交交电话费、车费、买几件衣服、偶尔和朋友出去“撮一顿”足够了。“每个月都有几百块的积蓄,我老想着,一切都才刚刚开始,会好起来的。” “涨价风波,粉碎了我留在这个城市的梦想。”小张有些无奈地表示。7月份,房东突然告诉小张“房租要加到600元一个月”,生活一下子拮据起来。紧跟着,单位餐厅的菜价也开始上涨,每个月的伙食费开始超标。 “最头痛的是物价上涨,工资却像铁板钉一样纹丝不动。我们几个差不多情况的同事联名向老总反映了生活困境,但第二个月老总只是形式化地给我们加了50元钱,根本没起到任何作用。毕业好几个月了,也要开始办养老保险什么的,如果这块保险金都自己掏钱,真不知怎么活了。” 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小张也尝试了换工作、换租房等办法,但最终无功而返。无奈只得向父母妥协,放弃梦想,回到家乡开始了既定的生活。 事实上,类似小张这样年轻、有学历、有拼劲、家境好的人,并不能算是社会的最底层。在工资不涨物价涨的社会里,他们还有路可退。但如果是那些真正处在低保线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退路又在哪里? 对公众来说,“百分比是多少”,“警戒线是什么”,这些都是乏味和空洞的名词。他们中大多数人甚至还搞不清楚,CPI和自己的生活有什么相干。真正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是活生生的现实。 权威数据表明,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3.2%,其中8月CPI更是上涨了6.5%。物价指数增长了,人们赖以维持生计的工资有没有可能也“水涨船高”,这是不少工薪阶层所关注的问题。 物价上涨,特别是生活基础商品价格的暴涨,直接影响到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可是工资上涨,不少人非但没有感觉,反而激发了百姓对贫富差距的进一步追问和反思:肉价在上涨,粮价在上涨,房价在上涨,几乎所有与民生相关的物品都在上涨。但不管物价怎么涨,那些高收入的人一样消费得起,普通百姓却只能吃不起猪肉吃青菜,吃不起青菜吃腌菜,一步一步后退。 社会总财富高速增长的同时,在分配社会资源相对有限的蛋糕上,弱势群体明显失去了更多的份额与竞争力。经济观察家、北京大学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说:“有经济实力和社会主导地位的人,可以把钱转化成房产、地产等等形式。但普通的老百姓却没有办法。他们没有富余的资金进行保值增值,只能维持日常生活,这样的群体,他们抵抗通货膨胀的能力非常弱。”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物价上涨,最直接受影响的,正是广大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面对这些底层群体,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 搏牛之虻,工资虚涨难以缓解经济压力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2422元,到2006年达到2100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递增12%,比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9.2%高2.8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工实际工资收入水平增长最快的时期。 但据今年6月份《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杂志就职工对当前工资的满意度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5.4%的人自称工资涨幅不到12%,甚至有7.1%的人称4年来工资“不涨反跌”,对当前工资状况不满意的人达96.5%。 物价上涨,每个人都感同身受,以致一碗兰州牛肉面的限价就能引来不少人的共鸣。可是工资上涨,非但大多数人没有感觉,反而由此激发了公众对贫富差距的进一步追问和反思:到底是哪些人撑起了中国职工工资上涨的假象? 且不说12%的年平均工资上涨幅度依然低于财税收入的增幅,单就由极少的一部分人、由那些垄断行业拉动的工资涨幅来说,大多数人实际上并没有在工资的平均上涨中获益。因而,这个算出来的12%,遮蔽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事实,更没有反映出收入分配改革的民间吁求。而只要收入分配没有做到相对均衡,所谓的工资上涨在轮番上涨的物价面前,就既没有说服力,也不具有可信度。 追根究底,原因在于工资增长与物价指数增长的配套机制不够健全,缺乏“硬约束”的制度。 作为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及重要的要素价格,中国工资收入的增长一直是引人瞩目的话题。可是就目前来看,在工资总体水平不高的国内,不少的底层劳动者拿的都是“最低工资标准”,他们本来就不怎么滋润的日子,在物价频涨面前更加捉襟见肘、进退两难。 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用工荒”不断蔓延,在某些地方“最低工资标准”已经不是保护劳动者的工具,反而成了保护少数人的傀儡、增大贫富差距的帮凶。企业为了招人和留人就得提高员工的待遇,但他们却不愿意多出钱。所以,他们就想出了如“住房补贴”、“交通费”“工龄工资”等本来属于公有企业职工的那些待遇的办法来吸引人。对他们用“固定工资”来蒙人的做法,劳动部门没有一点办法,因为人家给出的基本工资已经高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了。“最低工资”沦为克扣劳动力的工具。 尽管各地出台了各种救助低收入者的预案,但这些措施在一定意义上只是临时的“救命钱”,并不能根本上解决物价上涨带来的矛盾和压力。 他山之石,配合市场变化推进“倍增计划” 有人说,解决现状最直接的方式是全面推进“倍增计划”。那么,何谓“倍增计划”? 欧美社会经济学家的解释是:物价上涨到一定程度,就应成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明确信号,两者应直接挂钩。并且,物价大幅波动时应缩短最低工资的调整周期,比如一年一调。这就是所谓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韩兆洲教授,对该计划有着更鲜明、更独到的见解:“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幅度,应该高于CPI指数!”韩教授认为,不仅是最低工资标准,只要是效益正常的企业,其工资增长也应不低于物价指数,这是一种“硬约束”,更是提高工资上升指数说服力的有效手段。 正是基于这种规划,社会舆论对“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有着一边倒的拥护,并将其与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相提并论。言下之意,当下的中国如果想提高工资,就不能只是象征性地提高一点,而应有个系统的计划,工资增速要赶超GDP增幅、财政收入增幅,工资增幅要超过物价增幅,而不能再像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数据所显示的那样—劳动生产率6年间提高了六成多,但工资却增长缓慢。 但是,一个系统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不是单纯地提高工资那么简单,还应有税收的减免、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等配套措施。我国税收收入占到财政收入的95%,但社会保障体系却还不完善,使得国民的工资很多要用来支付医疗、住房、教育等民生支出。所以,要真正提高工资,还要少收税,多提供社会保障,这样方能减轻物价上涨的压力。 其实日本等国成功实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绝非给老百姓涨个工资这么简单。这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有“国家减税”、“控制物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比较重要的辅助手段。现在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推行中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当然也不能把眼光局限于加工资这个简单的手段,而是要在加工资的同时,极力做好配套措施,让老百姓增加的收入能够安心入袋。 在国家减税方面,其实自去年以来,已经有税务部门传递了很好的信号—国家今后可能将根据纳税人实际负担的不同实行区别征税。在这样的背景下,控制物价上涨就有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和更为现实的针对意义。相关职能部门也应及时着手考虑相关的配套机制、手段,尽快实现工资增长与物价指数增长的并驾齐驱。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司司长邱小平日前提出,将通过五大措施提高普通职工工资。“倍增计划”呼声正高之时,相应政策的出台就显得既应景而又必需。 住房、医疗、教育已经压得很多人喘不过气来,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更是时时刻刻地牵动着普通百姓的神经。应该说,有关部门一直在努力设法缓解这些问题,比如更加体现公平的新医改方案即将出台、对高房价一波接一波的调控、对教育事业持续的投入。现在国家又给了大家一个希望:要努力把大家的工资涨上来—不用说,这十分让人期待。 国家出台政策,把老百姓涨工资的事提上议程,这当然是好事。人们比较一致的期望是:国家是否能够以提高工资为契机,来推动实施中国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藏富于民”,让老百姓更多地分享发展成果。且不说我们的经济发展已经具备了给普通职工提高工资的实力,从刺激内需、以消费而不是依靠出口来带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加工资也是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的需要。因为物价升了,工资必须上涨,然后居民才有消费能力,才能扩大内需市场。 但问题在于,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偏高的前提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所谓的提高普通职工工资,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物价持续上涨所带来的压力?什么时候开始涨?能上涨多大的幅度?这些都还是未知数。 总而言之,我们应当虚心学习日本等国成功的“倍增计划”经验,国民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他们也曾经历这样的波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牢记他们的前车之鉴,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另外,在推进的同时,相关配套措施应该跟进;企业的人性化意识和用工道德应该加强;政府对物价的调控更应该雷厉风行。否则的话,即使老百姓的收入比以前增加得更快,也会在物价的持续上涨下消弭于无形,国民实际收入的倍增依然会成为一句空谈。 -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